林雪榮 蔣惠



[摘要]運用情境式主題探究復習教學,可有效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在具體教學中,需要針對學生的認知水平科學設置不同等級的問題,開發學生的生活空間和思維空間。文章以《電功率》的復習為例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核心素養;情境式探究;復習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0)05-0033-03
學科核心素養是在三維教學目標基礎上的提升,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方面。著名物理特級教師吳加澍曾把物理學科的教育價值精辟地歸納為“實現三個轉化”,即把人類社會積累的知識轉化為學生個體的知識和觀念;把前人從事智力活動的思想、方法轉化為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思維方式;把蘊含在知識載體中的觀念、態度轉化為學生的行為準則。這三個轉化與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不謀而合。
知識的情境化是知識活化并轉化為素養的重要途徑。物理復習課是在新授課的基礎上的拓展和升華,這就需要教師創設一定的情境,巧妙地將物理知識融入其中,一方面讓學生樂于學習、樂于探究;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借此拓展自己的視野,提升思維能力。本文以《電功率專題復習——小燈泡奇遇記》為例,談談在復習課中如何創設情境,開展主題探究,進而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一、設計思路分析
1.情境式主題探究教學中,創設恰當的情境是“教”與“學”的重要一環,所以,情境創設應從“設計”和“實施”兩個方面進行,如圖1所示。
設計時,由小到大,從問題情境設計、教學設計和課程設計三個方面入手。即整節課創設一個核心情境,用與主題相關聯的幾個具有開放性的學生探究活動的小情境作為主線貫穿課堂教學過程,將問題串聯起來,使學生在整節課中都能興趣盎然,并高度參與。這樣的復習教學過程成了學生的“亞研究”“再創造”過程,學生在獲取物理知識的同時,啟迪了心智,培育了品格,也落實了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2.物理復習課是在新授課基礎上的提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讓學生構建學科知識網絡,還要讓學生具備物理學科的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這就要求教師注重將核心素養與課程內容相結合,避免“課標歸課標,素養歸素養”。電功率是初中物理電學內容的重中之重,實際教學中,可以運用探究式教學,體現“從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初中物理課程標準》和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對本課所需完成的核心素養教育目標進行分解、梳理、細化,如下表所示。
二、教學過程
初三復習階段,既要讓學生能應對考試,更要讓學生具備相應的物理思維能力,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針對電學中的眾多習題,經過梳理,筆者以燈泡奇奇的奇遇為線索,創設了思維深度由淺入深、逐層遞進的多個故事情境,故事的主線是:誕生——歷險——戀愛——結婚。每個故事都涉及一些電學知識點,使課堂呈現低起點、高要求、便于掌握的三大特點,以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劇情1:燈泡誕生記——通過物理學史引入,凸現科學探究
劇情2:奇奇歷險記——以電燈的各項額定值與實際值比較,強化物理觀念
將電燈在不同電壓下的電功率計算設計成有趣的任務清單,由學生自主討論完成,并交流各自的解決方法。
劇情3:“熱戀”中的奇奇——通過電燈亮度分析,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俗話說:“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問題引領顯得尤為重要。而問題引領的前提是教師對課程的整體感知,即教師要充分了解學情,理解教材。設計的目的旨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系統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實現由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提升到智慧學習和素養提升的層面。
劇情4:“結婚”后的奇奇——以電燈種類變遷,落實科學態度與責任
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考慮由點到面的廣度和深度,而深度拓展是教師根據教材、學習情況和教學設計二次開發的總體設計。拓展的內容包括知識拓展、方法拓展和思維拓展。
課程改革對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樣使核心素養內化為學生的品質,成為物理教師不斷探索的方向,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思考的問題。
本節課以燈泡“奇遇”為線索,以問題情境為主線,以導學案為載體,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主要通過電燈的發現歷史,不同電壓下電功率的比較,復習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額定電壓和實際電壓、額定電流和實際電流的關系;通過串聯、并聯時兩燈電功率及其他物理量的比較,復習電路計算;通過白熾燈與節能燈消耗電能的比較,復習焦耳定律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