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梅 王冰冰
【摘 要】目的:探討對骨科患者行疼痛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術后鎮痛的效果。方法:納入時間為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納入來我院就診的骨科患者56例,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28例。對參照組行常規護理,對實驗組行疼痛護理。計算2組骨科患者的VAS評分(視覺模擬評分)、睡眠時間以及鎮痛效果。結果:實驗組骨科患者的VAS評分相比于參照組較低,睡眠時間比參照組常,組間差異性明顯(p<0.05);實驗組骨科患者的鎮痛效果相比于參照組較優,2組數據有一定差異性(p<0.05)。結論:對骨科患者行疼痛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其疼痛情況得到明顯緩解,將生活質量提升。
【關鍵詞】骨科;疼痛護理;常規護理;術后鎮痛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1
對手術患者而言,術后疼痛屬于機體的防御機制,嚴重損傷機體組織的生理反應,在術后2~48小時中發生率較高,是手術患者必須經歷過程,其屬于手術患者的觀察的重要生命體征[1]。臨床骨折疾病就診率較高,少數患者必須采取手術治療,有利于患者恢復正常。在治療的基礎上加之疼痛護理,有利于患者骨折盡早恢復。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時間為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納入來我院就診的骨科患者56例,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28例。實驗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介于22歲至75歲之間,中位年齡為(50.21±1.23)歲;參照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介于23歲至75歲之間,中位年齡為(50.42±1.32)歲;使用統計學軟件對以上數據進行分析計算,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
對參照組行常規護理,對實驗組行疼痛護理,主要內容為:(1)心理干預:因骨科患者在受傷之后,內心十分緊張、恐懼、焦慮,心理護理的實施有利于患者恢復健康。醫護人員需依照患者的實際心理狀況,與患者進行主動交談,明確患者的心理想法。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將不必要恐慌、消極心理予以消除,將戰神疼痛的心理予以提升。盡量避免在患者面前探討病情,避免患者出現消極情緒。在實施護理干預前,將相關操作規范化,防止患者出現二次疼痛感[2]。(2)疼痛宣教:醫護人員需根據術后疼痛情況對舊觀點進行忍耐,對患者予以鼓勵,積極的表明患者的想法,并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觀察。醫護人員需將相關疼痛癥狀的表述方法告知患者,并告知其采取何種方法可改善疼痛感,將止痛藥物治標不治本的效果告知患者。讓患者嚴格遵醫囑使用止痛藥治療。告知患者止痛藥可使患者的血液供應、自身氧分壓情況,將術后并發癥予以減少,將劇烈疼痛造成的心血管、呼吸情況得到改善,有利于患者恢復健康,將住院時間縮短。(3)止痛藥干預:在術后1~3天發生疼痛感,疼痛感隨時間增長逐漸減輕。依照不同患者的耐受程度予以相應的止痛藥。使患者的心理負擔明顯減輕,將麻醉性鎮痛情況予以改善,并對患者的反應進行觀察。(4)體位干預:參考手術方法、部位、疼痛情況,保證患者處于舒適的體位。輔助患者翻身,避免受壓部位長時間處于疼痛狀態,并對患者實施按摩。
1.3 判定指標
計算2組骨科患者的VAS評分(視覺模擬評分)、睡眠時間以及鎮痛效果。
1.4 統計學分析
對涉及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 20.0 統計學分析軟件進行計算,使用()形式表示計量資料,并利用t檢驗方法計算;使用(%)形式表示計數資料,并利用卡方計算,計算結果證實存在明顯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計算2組骨科患者的VAS評分(視覺模擬評分)、睡眠時間
實驗組骨科患者的VAS評分相比于參照組較低,睡眠時間比參照組常,組間差異性明顯(p<0.05)
2.1 計算2組患者的鎮痛效果
實驗組:鎮痛效果無效、有效、顯效比例分別為1例、11例、16例,其鎮痛有效率為96.43%(27/28);參照組:鎮痛效果無效、有效、顯效比例分別為7例、8例、13例,其鎮痛有效率為75.00%(21/28);經對比卡方值=5.2500,p值=0.0219<0.05。
3 討論
術后疼痛發生率較高,是一種機體自我保護功能,對其植物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造成影響,進而引發多種不良事件發生。骨科手術患者存在不良情緒,對疼痛的敏感性較高。實施疼痛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的緊張、恐慌情況,將生活質量提升。有關文獻中表明,在術前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有利于患者恐懼心理的消除,防止術后因疼痛嚴重出現不配合治療和護理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將手術效果提升。術后通常對手術患者予以止痛藥物治療,但在治療的同時,需重視患者的生命體征,并予以止痛藥護理、體位護理、疼痛知識宣教等護理內容,體位護理主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和需求,幫助其改變體位,定時幫患者翻身,對受壓部位進行按摩,使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度明顯增加[3]。止痛藥護理服務主要因患者對止痛藥存在一定錯誤認知,認為長時間使用止痛藥治療,會出現上癮情況。針對以上問題,在健康宣教護理中,向患者進行耐心結石,將鎮痛藥物成癮的幾率減小,使患者的內心顧慮予以解除,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
以上數據經對比得出,實驗組骨科患者的VAS評分相比于參照組較低,睡眠時間比參照組常,組間差異性明顯(p<0.05);實驗組骨科患者的鎮痛效果相比于參照組較優,2組數據有一定差異性(p<0.05)。
綜上所述,對骨科患者實施疼痛護理和常規護理,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明顯改善,將治療效果提升,使患者在短時間內緩解疼痛。
參考文獻:
胡煥嬋,楊煥珍,梁健芳等.疼痛護理干預在緩解骨科患者術后疼痛中的應用效果[J].齊魯護理雜志,2015(14):96-99.
張太梅.疼痛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鎮痛效果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5(28):152-152,154.
安琪,劉旭琴.綜合護理干預創傷骨科患者術后疼痛效果觀察[J].西部中醫藥,2017,30(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