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虹
摘要:農業是國之根本,而農民科學素質的高低不僅影響著其自身的形象,還極大地影響著農業的科學化發展。因此,深入細致地研究我國農村科普工作就尤為重要,根據當前科普工作存在的農民缺乏足夠的科學觀念、農村科普資源較為匱乏、科普機制落后等現狀進行分析,提出采取加大經費投入力度、不斷完善農村科普工作體系及優化整合科普工作隊伍等相應措施,來推動我國農村科普工作順利開展。
關鍵詞:農村科普 現狀 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3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4-0224-02
目前,我國農村科普工作雖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諸多不足。農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特別是那些位于經濟欠發達并且比較偏遠的地區,只有少數的農民接受過教育,從而導致他們對科學文化知識缺少足夠的了解,尤其是科學觀念淡薄。
一、農村科普工作的現狀分析
1.農民缺乏足夠的科學觀念
這一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有些地方仍然殘留著封建迷信思想,比如,巫醫神漢看病,怪力亂神之說,風水先生、算命先生、各種宗教活動等;另一方面,由于觀念落后,科學文化知識匱乏,在很大程度上給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有機,如在農村大力宣傳保健品的功效,致使很多農民的錢財被騙走,疾病并未治愈,甚至惡化,從而嚴重影響了廣大農民的身心健康。更有一些非法組織如傳銷等,在這些地方扎根扎點,欺騙人們上當甚至犯罪,從而導致許多農民家庭的悲劇。
2.農村科普資源較為匱乏
一是在宣傳上缺少充足的設施。在農村,科普工作的開展主要是靠科學櫥窗、畫廊等形式,卻極少創建科學活動室。還有些地區雖然創建了科學活動室,卻很少使用。而像科學技術博物館、科技館等一些較為大型的機構則多位于城市當中,這也極大影響了科普工作的進度。二是農村科普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存在著人員不足的情況,通常是多個村的科普宣傳工作都是由一個人來負責,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收效甚微。還有就是科普人員主要是由農業、科研兩部門人員組成的,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科普工作的開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3.農村科普機制較為滯后
農村科普機制上的落后,極大制約了科普工作的開展。首先,領導力有待加強。有些農村基層干部不夠重視科普工作,更別提積極投身到科普工作中。其次,開展科普工作的相關經費不夠充裕,致使工作時斷時續,不夠系統化,從而使科普工作進展緩慢。最后,在形式上呈現單一化。科普工作未能實現創新,在工作的開展形式及方法上極為守舊,不能有效吸引農民的注意。另外,我國農村人口分布范圍廣、農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等問題的存在,也制約了科普工作的發展。
二、農村科普工作相關措施
1.加大對農村科普工作經費投入力度
各級政府部門必須大力發展農村科普工作,統籌規劃好各個工作環節所需的經費,并適當增加經費的金額。首先,政府職能部門必須深入細致地研究農村科普工作的開展細則,制定明確的農村科普工作目標,進而有針對性地安排各階段農村科普工作應如何開展,從而促使農村科普工作向著系統化、持續化的方向發展。特別要充分考慮農村規模、人員配比、人口數量等因素,從而明確農村科普的各項工作經費數目及時間,并對農村科普工作的相關基礎設施、設備不斷完善。保證充足的資金,使農村科普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其次,為了能夠使農村科普經費得到有效使用,就必須創建科普經費應用評估機制,有效評估農村科普經費的具體使用情況,及時掌握并適當調整農村科普經費的使用方向、額度等,進而使農村科普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得到有效彌補。最后,積極拓寬經費的來源渠道,鼓勵更多的企事業單位積極投身農村科普工作,以保障資金渠道的極大暢通。
2.不斷完善農村科普工作體系
農村科普工作要想順利開展,就必須高度重視農村科普體系。首先,要明確組織體系并不斷完善,切實有效地落實基層的組織建設工作,在鄉鎮、村子中創建農村科普網絡。除此之外,在企業、科研單位及農村等科普組織之間創建有效的組織體系,從而使農村科普組織力量得到充分的發展壯大。其次,不斷完善農村科普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為了使農村科普工作順利開展,工作落實到位,需要對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規范。政府部門應根據當前農村科普工作開展的現狀,頒布適用于扶持農村科普工作的政策法規,制定相關的保障措施。縣、鎮等政府機構應根據所在區域內的農村實際情況,針對農村科普工作實際制定相應的規劃、制度等,通過不斷探索研究,從而采取科學合理的考評制度、激勵制度等,讓相關工作人員能以更加積極更主動的態度,推進農村科普工作并切實落實到位。
3. 優化整合農村科普工作隊伍
農村科普工作離不開科普人員的支撐,工作人員綜合文化素養水平對科普工作開展的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從以往農村科普工作開展情況可以看出,要想使農村科普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科普目標得以順利實現,就必須高度重視農村科普隊伍的整合優化。首先,充分掌握和考慮農村科普工作的實際情況,明確科普隊伍的編制,使科普工作隊伍長期保持穩定狀態。其次,制定農村科普工作人員的有效考核制度,并定期組織開展相關專業技能的考核活動,從而使農村科普工作人員通過考核結果,及時發現并充分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認真分析總結,得出經驗教訓,積極學習相關的科學理論知識,充實自己,從而使農村科普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有效提高。最后,在選拔人才時要轉變觀念,將鄉土科技人才擴充到隊伍中,并對他們進行大力度的培訓和教育,讓他們更好地為科普工作服務。另外,要積極推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以確保農村科普工作長期、穩定發展。
4.創新農村科普工作方式
農村科普工作質量要想得到切實有效的提升,相關職能部門就必須對工作方式不斷創新,以順應農村科普工作的發展需求。首先,優化傳統的科普方式。在農村可以將科普宣傳畫繪制到墻體上面,這樣的宣傳方式效果會更加明顯。在各個村里設置專門的科普宣傳欄,由本村的科普志愿者負責宣傳欄的管理、內容的更新等。除此之外,通過當地電視臺,邀請相關的專家進行科普宣傳講座,并對科普節目播出時長適當延長,通過這種長時間的熏陶來影響廣大農民群眾,讓他們認識并了解科普,進而成為農村科普工作的踐行者。其次,采取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有效推動農村科普工作的開展,將互聯網技術充分運用到農村科普工作中。對于電子產品已經普及的廣大農村,以村、鎮為單位創建農村科普工作qq群、微信公眾號等,由科普人員適時更新并推送有關農村及農民自身的科普信息、資料、視頻等,從而讓廣大農民及時獲取信息。
三、 結語
總而言之,職能部門必須高度重視農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及其艱巨性,充分考慮各地區的人口、經濟以及文化等諸多因素,因地制宜,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使廣大農民的科學知識水平得到不斷提高,有效促進農業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鐘博.提升現階段我國農村科普工作實效性的路徑分析[D].重慶:重慶大學,2014.
[2]丁愛俠.農村環境科普教育實效性推進策略研究[J].學會,2017(2).
[3]張靜蓉,王明慧,陳永梅,等.農村環境科普的實例及建議[J].環境保護,2016(21).
[4]郝志華,榮薏.淺談新形勢下加強農村科普工作的意義及對策研究[J].大眾科技,2016(3).
[5]劉敢新,鐘博,丁媛媛.中國基層科普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3(1).
[6]匡雅雯.鄉村振興戰略研究:現實問題與路徑選擇[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8.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