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明顯改善,對精神生活的要求在不斷提高。群眾文化活動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對新形勢下組織與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推動群眾文化活動的繁榮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群眾文化 問題 策略 思考
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組織與開展,是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徑。同時,在當今社會節奏不斷加快的背景下,群眾文化活動還有利于緩解人們的精神壓力、心理壓力,從而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但就目前來說,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導致群眾文化活動的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基于此,必須正確認識群眾文化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予以解決,以實現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
一、群眾文化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活動形式不夠豐富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互聯網、大數據、數字化等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了各種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和信息交流的方式。新媒體環境下,人人都是信息的發布者、傳播者和接收者。同時,隨著國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但現階段,群眾文化活動相對單一,沒有與新媒體有機結合起來,無法吸引大眾,難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從活動形式方面看,群眾文化活動主要是歌曲、舞蹈等,相對單調;從活動內容方面看,群眾文化活動中缺乏能夠體現文化底蘊的作品,且活動內容缺乏創新。目前,群眾文化活動呈現出低水平、小規模、淺層次的局面。
(二)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群眾文化活動在我國一線城市現已到上升階段,因受場地的限制,相關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很多地方沒有專門的場所,就在居民樓下進行各項廣場活動,常出現擾民、糾紛的現象。同時,在設備方面也比較落后,沒有緊跟時代步伐,設備比較老舊,燈光音響不齊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主要由業余愛好者自發從中指導與輔助,整體素質較差,無法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專業化的指導。專業文化人員缺乏的現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專職演出團隊、文藝創作人才非常缺乏,沒有充分挖掘民間文藝人才,使得群眾文化活動缺乏專業性、存在亂象,效果自然不佳。
(三)群眾參與熱情不高
就現階段來說,群眾文化活動雖然開展較多,但除了中老年人,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人群卻相對較少,特別是年輕人。其原因在于,第一,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者缺乏對群眾文化活動內涵的認識,在組織、策劃群眾文化活動時準備工作做得不夠充分,導致群眾文化活動流于形式、缺乏內涵,這樣的群眾文化活動勢必無法吸引人們的興趣;第二,有一些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出于自身政績考慮,罔顧自愿參與原則,強制性要求群眾參與群眾文化活動,這樣勢必會導致一些群眾失去參與積極性,甚至對群眾文化活動產生逆反心理與抵制情緒。
(四)活動影響力有限
群眾參與群眾文化活動以廣場舞為主,對其他民間、民俗有特色及傳統的活動宣傳較少,是造成群眾文化活動受局限的主要原因所在。組織者在宣傳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組織調動工作的時候,沒有做到充分準備、缺乏創新意識,沒有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來進行宣傳,使得群眾文化活動難以突破地域性、局限性,無法有效吸引群眾的關注與參與熱情。同時,社會風貌、價值觀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群眾文化活動影響力的大小。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但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群眾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不足,導致群眾文化活動的影響力較低。
二、新形勢下組織與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策略
(一)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形式
組織者在組織與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應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進行豐富,開展多樣化的群眾文化活動,使群眾文化活動朝著更高層次、更多領域、更多種類的方向發展。同時,要將群眾文化活動與傳統文化精髓有機結合起來,以重大節慶日、民俗節日等為載體,推出富有民族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者也要樹立創新思維,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與內容進行創新,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文化內涵,從而更好地吸引群眾參與群眾文化活動。此外,文化管理部門應做好對基層文化建設工作的幫助與引導,創新引導機制,由群眾進行“菜單式服務點餐”,使群眾文化活動做到聽民聲、干實事、合民愿。
(二)完善基礎設施,提高人才素質
首先,上級部門應高度重視群眾文化活動,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群眾文化活動的相關設施,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也可以設立專項基金,用于群眾文化活動的專業人才培養與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資金充足。其次,應加強對年輕文化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并要在人民群眾中挖掘文化人才,培養文化人才,從而解決專業人員匱乏的現象。在專業文化人員的指導與輔助之下,更加科學、高效地組織與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三)提升群眾對活動的參與熱情
新形勢下,若想實現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離不開組織者的科學組織與規劃,更離不開群眾的積極參與。基于這樣的原因,必須加強對群眾的引導,提高群眾對文化活動的參與熱情、參與主動性與積極性。組織者在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群眾的實際需求,使群眾文化活動更加貼近群眾的實際文化需求,從而促使群眾主動、積極參與文化活動,并在參與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增進自我了解、提高自我認識、獲得自我發展,從中得到收獲,實現群眾文化自信價值的充分發揮。
(四)擴大群眾文化活動的影響力
群眾文化活動是社會生活的產物,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影響力,是實現群眾文化活動繁榮發展的重要前提與基礎。為實現群眾文化活動影響力的提高,應開展品牌文化建設。打造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可以使群眾在參與文化活動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活動的特色,特別是本土文化,便于組織者更好地把握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有利于實現群眾文化活動整體價值的提高。若想要打造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組織者應對現有的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借助一些專業的技能、技巧來組織群眾文化活動。同時,也可以開發具有獨特內涵的資源,力求促進群眾文化活動中物質、精神的雙向發展,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影響力,充分發揮群眾文化活動的作用,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不管是在組織群眾文化活動的時候,還是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組織者均要做到深入研究、不斷調整、不斷優化,這樣才能實現群眾文化活動影響力的提高,助力建設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
三、結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活動現階段存在活動形式不夠豐富、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群眾參與熱情不高、活動影響力小等諸多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況,組織與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應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與人才培養、提升群眾對活動的參與熱情、擴大群眾文化活動的影響力,堅持公益性、群眾性、社會化的理念,保障群眾文化活動內容積極向上,從而借助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更好地推進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王淑杰.當前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路徑[J].才智,2019(33).
[2]金香蘭.新形勢下對群眾文化的思考研究[J].才智,2019(33).
[3]朱軍霞.面向基層社會管理的群眾文化活動與創新途徑[J].吉林農業,2019(21).
[4]李慧華.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開展路徑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9(31).
[5]洪明升.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J].黃河之聲,2019(19).
(作者簡介:楊秀娥,女,本科,深圳市鹽田區鹽田街道辦事處文化體育活動中心,中級,研究方向:群眾文化)(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