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要:
新媒體環境下中職德育教育面對于許多問題和挑戰,中職學生在網絡大數據環境下處在社會和非社會的邊緣,主觀意念強烈,傳統的說教教育方式明顯無力適應當今中職德育教育,結合筆者的德育教育實踐,提出需要結合中職學生實際情況用多種體驗活動,增加德育課和學生的粘度與互動。
關鍵詞:中職;德育教育;新媒體;活動體驗
當今,大部分中職德育工作在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相互不對稱,存在著許多急待解決的問題。很多家長處于補償心理不斷滿足孩子物質需要,很少重視家庭教育環境下和孩子情感的引導。進入職業學校后,學生新媒體大數據環境下的社會和非社會的邊緣,主觀意念逐漸強烈,與父母、老師在觀念上存在較大的認知差別和隔閡,很難達成共識。中職德育教育亟待從傳統的說教式德育課堂轉型。
一、中學技能實踐活動,讓職校生做“師傅”
每年的職業教育周活動都會迎接了一批剛升入初二學生在走進職業學校參與社會實踐職業技能體驗活動,初二學生走進職校,聽報告,學技術,做產品感受職業教育。怎樣借力此活動的契機作用中職學生的德育課堂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為了增加職教體驗活動的互動性,學校專門招募旅游酒店管理、汽車維修專業、機電工程等專業的學生作為志愿者,和初二來的學生一起做一天職業教育體驗,中職學生也第一次過了一把“師傅癮”。
劉某便是這次活動汽車維修專業的“小師傅”,也讓他在在這次體驗中收獲不少。劉某平日的技能考核不是很好,可一聽說是自己初中初中母校學生,就突然打起來了十二分的精神,閉關緊急突擊技能訓練,每天放學就和同學們去實訓場訓練技能,期待在活動中在學弟學妹面前大顯身手。
初中學生和職業學生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劉某在課堂上做起師傅有模有樣,一遍耐心的教學生汽車維修的項目技能,一遍不厭其煩的回答學生們提出的各種奇怪的問題,儼然專家的模樣,滔滔不絕,和爸爸所說的那個人截然不同。結束后,劉某一遍復原好實訓工位,不停的抱怨“這些初中的小孩真難教,不聽話、不好溝通呀……”老師問:“那你下一場還來嗎?”他轉過頭著急地說“來,下一期還讓我來教他們,挺有收獲的,老師下次還讓我來行嗎?”
職教周活動,讓職校學生也獲得了一次難得的德育體驗。在新媒體環境下中職德育教育應該從活動開始,讓中職學生在活動中相互影響。
二、校園文體節活動,布局德育文化場
校園文體節是德育活動展示的重要平臺,班主任根據職業學生的特點在每個月、季度的節點上設置多種多樣平臺讓大家展示個人的才華,發掘個人的潛力。“書香課堂讀書巡講”“中秋傳統文化漫談”“我和我的祖國快閃”讓中職德育教育取文體活動之形式,融德育之內容,采他校之經驗,成陽光之特色。
2019年10月1日是祖國70周年華誕,面對特殊的局勢環境,今年的國慶很特別,全國上下的愛國熱情日益高漲,大家都用自己特殊的形式去表達“我是中國人”的驕傲和自信。職業學校上下的每個班級也都紛紛開展“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教育活動。
班級的同學都提議,用手機拍快閃,做抖音、快手的形式,制作微視頻,為中國70華誕獻禮,劉某便主動請纓擔任起這個拍攝任務的策劃人。劉某和成員在網絡上借鑒各種愛國主題的視頻文稿材料,還請來計算機專業的同學助陣,經過一個星期的反復終于完成了微視頻《我和我的祖國》快閃的拍攝。音樂響起短短的三分鐘讓同學們看到中國70年一路走來改變,看到了香港動蕩變幻中升起的每一面五星紅旗而,看到了中國人在各個場合為中國發聲,一種特殊的愛國情懷油然而生。
以各種新媒體手段作為活動的載體,融入教育主題內容引領班級學生德育教育和諧發展,在活動的引領讓中職德育教育從有聲到無聲,從它律到自律,從自育到自塑的,在小小活動中健康成長,體會大道理。
三、“翻轉式”主題德班會,給中職學生找“說話”的理由
德育主題班會活動是開展中職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針對校園低頭族的現象班級開展了《放下手機回歸生活》德育主題德育班會。這次班會卻和以往的課堂有很大的不同,德育老師把每個同學請上講臺。
德育老師引導每位學生圍繞著手機低頭族主題,準備各種形式的腳本,課堂上老師只做觀眾去聆聽學生對于這個主題的見解和想法。大家在每個環節上紛紛走上講臺,多言、多做、多演開展各式各樣的宣導。從手機問卷調查測試,小視頻《大話西游低頭族》,到情景劇《無處不低頭》,改編神曲《我的低頭族》,雖然有些環節略顯青澀,語言上還有單薄,但是大家每個人積極的完成了主題。這次平時默默無聲的劉某也表現出語音的天分,他和同學表演的小品《手機綜合癥》他的名言“寧可不吃飯,手機不能沒電”詼諧幽默地展現出了校園低頭族的日常,同學們自發地針對新媒體環境手機的影響和給生活帶來的便利都發表自己的觀點,感慨時光白駒過隙珍惜當下的時光,回歸生活的活動主題。
“翻轉式”的班會德育活動將學生請到講臺,德育老師僅僅作為情感引導者,讓他們自主、自由的創作,相互討論傾吐自己的心聲,在集體環境下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劉某在每次的活動中都給會展示出自己不同的一面,堅持、愛國、執著熱情、團結,在每次的活動中不斷的蛻變,在和諧的德育活動中學會成長。他帶著耳機一個人靜靜的坐在最后一排,老師問,“劉,你在聽什么呢?”他回答:“笨小孩……”“那你畢業了之后想做什么?”“我要去當兵!”
潤物無聲,通過德育活動布局中職德育教育思路,是中職德育一條有效的途徑。中職德育教育不是站在道德高地威嚴地反反復復說教,需要結合新環境因勢利導尊重情感需求學生與學生一起在每一次活動增加粘度,一起修行,從參與活動、體驗生活,到感悟再內化為自己的行為習慣,使中職德育讓看能夠得到、摸得著,喚醒中職學生內心真正的需求。
【基金項目】2018年安徽省馬鞍山市市級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新媒體環境下中職德育微課應用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MJG18009)
(作者單位:安徽省馬鞍山皖江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安徽 馬鞍山? 2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