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君 薛麗靜 邵超 王敏軍 李國成
摘要:本文從暖棚(溫室)搭建、育苗土配制、品種選擇、培育壯苗、冷棚地塊選擇、整地施肥、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總結了吉林省白城地區(qū)黃菇娘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為農民選良種、用好肥、施準藥,生產出高質量的安全綠色菇娘食品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黃菇娘;優(yōu)質;高效;栽培
中圖分類號:S35? 文獻標識碼:ADOI:10.19754/j.nyyjs.20200229037
前言
黃菇娘是一種藥食兩用的草本水果,酸甜適口、營養(yǎng)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目前菇娘產業(yè)已成為吉林省科技扶貧的項目之一。黃菇娘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就是采用黃菇娘冬末暖棚(溫室)育苗,春季冷棚定植,按無公害綠色栽培技術生產,使生產的菇娘品質好、上市早,為消費者提供所需的同時獲得更高的經(jīng)濟效益,帶動當?shù)厝罕姳M快實現(xiàn)脫貧致富[1]。
1黃菇娘暖棚育苗
1.1品種選擇
選擇優(yōu)質、高產、抗逆性、抗病性強的品種。目前,比較適宜本地種植的黃菇娘品種有牡丹江中揪、佳木斯皇冠、豐田系列、鐵把青等。
1.2暖棚搭建和苗床選擇
1.2.1暖棚搭建
暖棚(溫室)選擇陽光充足,易于通風管理的地方搭建。方位以東西走向,南偏東5°左右為宜,這樣有利于早晨棚內提溫。有條件的可搭建雙層鋼架棚(棚中棚),1層棉被1層大卷簾的雙層電動卷簾大型暖棚;條件差的可搭建成簡易的棚中棚(3層1被),外層棚1層膜、第2層棚膜上加蓋1層棉被,苗床上再扣小拱棚,需要覆蓋3層膜。2種暖棚都要在背光的一面懸掛銀色反光膜,高度距地面0.8~1m。亦可串聯(lián)安裝幾個燈泡,以防光照不足,幼苗徒長。
1.2.2苗床選擇
一般育苗床選擇在暖棚內的中部,陽光充足、保暖較好的地方。苗床寬度一般以1.2~1.5m為宜。每500m2大棚需要育苗面積15m2。
1.2.3苗床加溫設施鋪設
將育苗床平整壓實,用厚度為2cm的苯板或地膜鋪好,地膜上要適當打孔,以利于多余水分的下沉。上邊鋪電熱線,電熱線用量為300m2的暖棚用15根,每根長120m,間隔10cm來回鋪線,要有控溫儀。或者用電熱板做育苗床,也可用浴霸、火墻等加溫。保溫較好的大型暖棚,一般不需要加熱設施。
1.3育苗營養(yǎng)土配制與處理
1.3.1營養(yǎng)土配制
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和田園土按4∶6的比例混合過篩備用。田園土要求選擇pH值在6.5~7.5之間、土質疏松、保水性好、未種過茄科作物、無農藥、除草劑殘留。最好在上一年夏秋季節(jié)取樹葉土,堆放在暖棚備用。苗床土一般厚6~10cm,1m2需用營養(yǎng)土100~125kg。
1.3.2營養(yǎng)土處理
1m3營養(yǎng)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g,先與少量土混合,再混入土中充分混均,堆放5~7d后裝缽待播。有條件的可用營養(yǎng)塊育苗,營養(yǎng)全,苗齊苗壯,不用除雜草,成本大約0.07元/塊。
1.4種子處理
1.4.1曬種
種子催芽前2~3d選擇晴天上午每天曬種2~3h。
1.4.2浸種
用50~55℃的溫水浸種,水量約為種子的4~5倍,邊倒水邊攪拌,待水溫降到30℃左右為止,然后置于室溫下浸種,每隔7~8h換1次30℃的清水,浸種24h。
1.4.3催芽
菇娘種子小,用量少,可用細沙拌種法催芽,按細沙∶菇娘為10∶1的比例混合,細沙事先經(jīng)開水消毒后與種子混拌均勻,然后用濕布包好,在25~28℃條件下催芽,每天翻動2次,并用25℃左右的清水淘洗,3~4d待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
1.5育苗
2月5日左右在暖棚進行育苗。
1.5.1育苗方法
有苗床直播法和缽、盤、營養(yǎng)塊育苗法。
1.5.2播前準備
苗床直播法,保溫較好的暖棚,一般不需要鋪設加溫設施。在苗床底部鋪1層用高粱秸稈做的簾子,其上鋪6~10cm的床土。在暖棚的空地挖個坑,用大棚塑料膜墊好,在播種前2~3d,在坑內放滿水備用。
缽、盤、營養(yǎng)塊育苗法,一般采用8cm×8cm缽;育苗盤規(guī)格為52cm×28cm,32孔穴盤 ;營養(yǎng)塊大小為5cm×5cm。先裝營養(yǎng)土至缽80%的高度;在播種前1d將裝好土的缽、盤、營養(yǎng)塊擺放好,用事先準備好的水徹底澆透;苗床直播的將苗床土澆透水待用。
1.5.3播種
苗床直播法,500m2大棚保苗900~1100株,需要5~6g種子,按每平方米2g(干籽)在澆透水的苗床上均勻播種,覆沙土0.5~1cm,然后覆蓋1層地膜,上面扣上小拱棚,其上可覆蓋2~3層膜。
缽盤育苗法,將種子播點在缽、盤或營養(yǎng)塊上,每缽播種子5~6粒,隨后覆沙土0.5~1cm左右,之后蓋上塑料膜、扣上小拱棚以達到提溫保墑的效果。
2苗期管理
2.1播種至出苗前
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溫度最低應保持在15~18℃,播種后至出苗前一般不澆水,待菇娘苗拱土后揭去地膜。
2.2苗期管理
出苗后溫度,白天控制在20~25℃,最高不超過33℃,超過就斷電或通風降溫。夜間控制在15~17℃。這時期原則上少澆水,如果苗床較干,就應適當補水,用坑里困好的水澆,保持苗床或缽內土壤見干見濕,以利于根系的生長和培育壯苗。
2.3假植
3月初當苗長出3~4片葉時,進行假植。在假植前將缽盤裝好營養(yǎng)土,擺放好,假植前1d用坑內準備好溫水徹底澆透,第2天將無病、健壯的苗移栽在缽內,每缽1棵,缽里再少淋一點兒水。
2.4間苗定植
對于用缽盤和營養(yǎng)塊育苗,苗期共間苗2次,第1次間苗在3~4片葉時,每缽留2~3棵壯苗,在缽中間處留苗。第2次間苗在4~5片葉時,每缽留1棵壯苗。
2.5練苗
在定植前7d進行練苗,練苗前苗床澆透水,練苗過程中控制好溫度,白天20~25℃,夜間13~17℃,要通過斷電、換氣通風來調控棚內溫度和濕度,讓小苗逐漸適應冷棚環(huán)境,育成壯苗。在定植前2~3d,打開小拱棚,打開2層棚被。
3定植前準備
黃菇娘栽植大棚前,須提前(一般在3月中旬前)做好以下工作。
3.1大棚地塊的選擇
要求肥力中等、土質疏松、排灌條件良好、土層深厚的沙壤土地塊,pH值在6.5~7.5之間,前茬以玉米、麥類等禾本科作物較好,要求沒有除草劑藥害殘留。不選擇瓜類茬口,忌與茄科、十字花科作物重迎茬[2] 。
3.2整地施肥覆膜
種植菇娘的地塊應進行秋翻,隨翻隨耙,翻地深度為25~30cm,或深松30~35cm,起壟夾施有機肥;秋打壟,促進土壤熟化。沒進行秋翻起壟地塊,早春應及時頂漿起壟,結合整地每500m2大棚施充分腐熟農家肥1000~1200kg,草木灰75kg,磷酸二銨7.5kg,硫酸鉀7.5kg,硅肥、鈣肥各1kg,打壟規(guī)格為大壟寬120cm,壟高20~25cm,每2個大壟之間空1個30~60cm寬的小壟。起壟后鋪設滴灌設施,然后覆好地膜。
4定植
于4月上旬進行大棚移栽。定植前3~5d,將覆好地膜的大壟進行1次滴灌,過3d棚溫升至8~10℃時,即可定植。起苗前1夜?jié)餐杆鹈鐣r不澆水,防止缽土吸水易散坨。秧苗要用筐或箱裝,運苗時要輕拿輕放減少秧苗損傷。大壟雙行拐子苗定植,壟上行距40cm,株距60~70cm,依品種土壤肥力而異。在壟上依次進行打孔、放苗、覆土、摁實、澆透水,完成定植后,在大壟上用竹條扣上小拱棚。
5田間管理
5.1查田補苗
定植后2~3d,勤到棚里查看,發(fā)現(xiàn)未成活苗及時補栽。
5.2溫度管理
定植后5~7d為緩苗期,應注意溫度變化,白天溫度20~28℃,不超33℃不放風。緩苗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夜間13~17℃。
5.3水肥管理
定植7d左右,澆1次緩苗水,接著進行蹲苗,以促進根系的發(fā)育,控制營養(yǎng)生長、促進花果的形成,蹲苗結束,這時植株已全部進入開花結果期,需水量相對較大,應每隔10d左右滴灌1次。當果實成熟時應少灌水,視菇娘長勢情況沖施氮磷鉀復合水溶肥。采摘2次果后,葉面噴施鉀、硅、鈣、硼、鋅肥等,提高葉面抗蒸騰能力,減少落花落果,使果實商品性好。注意硼肥最好單獨施用,每10d左右施肥1次。
5.4除草
采用地膜覆蓋的菇娘,要隨時鏟除大壟間雜草。
6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
防治原則為以防為主,綜合防治;以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通過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精耕細作、培育壯苗、合理密植、高壟覆膜、滴灌栽培、加強田間管理等農業(yè)措施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黃菇娘生長發(fā)育而不利于病蟲害發(fā)生的環(huán)境條件。藥劑防控原則為推廣使用生物農藥,化學藥劑應優(yōu)先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以生產出安全綠色菇娘產品[3]。吉林省白城地區(qū)主要病蟲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根腐、枯萎、黃萎病、白粉病、病毒病、蚜蟲、白粉虱。
6.1猝倒病、立枯病
土壤含菌多,重茬、低溫、高濕、寡照易發(fā)生。小苗2片葉時加強苗床管理,注意提高地溫,控制濕度,進行科學放風。用霜霉威(普力克)66.5%水劑800倍液噴淋1次。與立枯病混合發(fā)生,可加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淋。視病情隔7~10d再噴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6.2根腐、枯萎、黃萎病
整個生育期都可以發(fā)生,用30%惡甲水劑加萎菌凈(10億活孢子/g枯草芽孢桿菌)800倍液灌根,每株灌200~300mL[4],或50%噁霉·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加生根粉加葉面肥(避開高溫強光時間)噴淋、灌根,每株250~300mL,7~10d進行1次,連防2~3次[5]。
6.3白粉病
發(fā)病初期用25%乙嘧酚懸浮劑800~1000倍液,或50%醚菌酯(翠貝)干懸浮劑2500~3000倍液,或2%寧南霉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幾種藥交替使用,7~10d噴1次,連防2~3次。
6.4細菌性葉斑病
用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或春雷素加40%碧生(或20%碧生),注意春雷霉素不能高溫用藥。
6.4.1病毒病
采用30%鹽酸嗎啉胍藥混劑加50%氯溴異氰尿酸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或2%寧南霉素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7~10d噴1次,連防2~3次。
6.4.2蚜蟲、白粉虱防治
用黃板誘殺,在棚室內懸掛黃色粘蟲板,每500m2懸掛30cm×40cm黃板25~30塊,黃板高度以其下緣略高于菇娘植株的生長點[6]為宜。使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蛾類成蟲,或用1%阿維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或用殺蚜煙劑每500m2棚300~375g,分散放3~4堆,用暗火點燃冒煙后密封3h。
7收獲及效益分析
6月中旬,當菇娘果實外皮變黃,果實微軟有光澤時就可采收,一般隔日采收1次,要隨熟隨采收隨賣。賣時最好按大小、毛色、品質分級走貨。此時上市價格一般為40元/kg,中后期30~20元/kg,平均30元/kg,500m2大棚菇娘產量600~650kg,產值在18000~19500元。冷棚或露地覆膜粗放栽培,一般在7月上旬以后成熟,上市價格30元/kg,中后期 20~10元/kg,甚至更低,按平均20元/kg,500m2產量600~650kg計,產值在12000~13000元。500m2產值前者比后者增收6000~6500元,效益十分顯著。
8清潔田園
采收結束后及時將田園菇娘秧及雜草和地膜徹底清除干凈,集中無害化處理,保持田園清潔,防止第2年病蟲害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胡德新,林殿仕,盧遠東.露地無公害菇娘栽培技術[J].現(xiàn)代化農業(yè),2007(9):21.
[2] 宋艷富,張瑜,張彥彥.有機菇娘栽培技術[J].農業(yè)與技術,2015(12):115.
[3] 陳淑君,薛麗靜,王敏軍.籽用西葫蘆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J].蔬菜,2018(2):46.
[4] 孫茜.無公害蔬菜病蟲害防治實戰(zhàn)叢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0:81-88.
[5] 王爽,吳頁寶,劉景華,等.特色草本水果黃菇娘地膜覆蓋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8(23):30.
[6] 都昌杰.A級綠色食品——富硒黃菇娘生產操作[J].農民致富之友,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