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勁科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初始階段。如何在學生初步接觸化學這一門全新學科的時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之后的化學學習打好基礎是身為教師的我們應該關注的話題。同時,有效教學也是新課改所倡導的理念。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應從新課改理念出發,結合自身學科的特點,積極探究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開展教學活動,使化學教學綻放出全新的光彩,為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不斷做出努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提高教學有效性;課堂導入;實驗教學;聯系實際
有效教學是以滿足學生的基本發展,促進學生全面進步以及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的教學。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以來也是教師關注的焦點和追尋的目標。就初中化學這門具有一定抽象性和理論性較強的學科來說,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實驗教學以及加強理論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所在。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應積極探究化學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此來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實現有效教學。
一、注重課堂導入環節的設置,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良好而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能夠吸引學生對課堂的快速注意力,使其從課間嘈雜的玩鬧聲和興奮的狀態中快速回味過來,以飽滿的狀態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在初中化學這門具有一定抽象性和相對枯燥的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注重課堂導入環節的設置,以此來消除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厭煩情緒,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其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例如,以《常見的酸和堿》的教學活動為例,在課堂伊始環節,為了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我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段視頻,視頻展示了一片紫羅蘭花瓣由于沾上某種液體而出現紅點的過程,然后趁機向學生問道:“為什么紫羅蘭花瓣會變色,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順勢引入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并向學生講述了視頻中所展示的畫面正是著名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的發現,以及他的探究歷程。學生都聚精會神地聆聽著,對這位化學家的故事充滿了興趣,我也趁機開展了本節課的教學活動。如此,便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課堂中,激發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究欲望,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好了基礎。
二、強化實驗教學,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直觀、明了的實驗能夠將枯燥、難懂的文字變得通俗易懂,從而易于學生理解,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除此之外,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化學實驗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化學世界的奧妙和神奇,為課堂教學增添無限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應注重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以此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使化學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以《金屬的化學性質》這部分內容為例,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認識鐵、鎂、銅、鋁等幾種常見金屬的化學性質及其活動性,我設置了實驗教學。首先為學生提供了實驗器材如試管、鎂條、鋁箔、鋅粒、銅片、鐵絲、稀鹽酸和稀硫酸等,然后將這些金屬分別放到稀鹽酸和稀硫酸溶液中,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記錄下來,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對實驗現象、結果進行分析、探討,總結這幾種金屬的活動性,并寫出相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都積極參與,認真觀察實驗過程,并在小組討論中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小組在出現不同意見時還通過親自動手實驗的形式驗證了正確的猜想,最終得出實驗結論。如此,通過開展實驗教學,加深了學生對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的認識,促進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使化學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對知識學以致用的意識
化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學生學習化學的目的也是將其運用到實踐中,用其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為此,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強化化學理論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在課堂上有意識地介紹與理論知識相關的生活常識或是滲透課堂教學內容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知識,以此來培養學生對知識學以致用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以《二氧化碳》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低碳”出行和學生熟悉的溫室效應,使學生認識到二氧化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從而培養學生愛惜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通過結合自然界中的萬物與二氧化碳的緊密聯系性使學生認識到二氧化碳的用途,從而看到事物具有兩面性的特點。又如,以《化學肥料》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可以結合農作物生長過程中遇到的不同問題及產生的相關癥狀,區分氮肥、磷肥、鉀肥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的不同作用,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如此,便加強了化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化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有效運用,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總之,有效的教學能夠實現學生更快更好的發展,為課堂教學注入無限生機與活力。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應從自身的學科特點出發,積極探究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開展教學活動,不斷進取,勇于創新,為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不斷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張喜玲.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讀寫算(教研版),2014.
[2]付悅.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