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華
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數學教學要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就使得原來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再滿足于教學要求,需要教師及時地改進教學策略。本文著重就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改進初中數學的教學模式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新課改;改進;策略
新課程改革后的初中數學教學,在關注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向著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方向發展。初中數學的核心素養包括邏輯推理能力、建模能力、直觀想象能力和數學運算等能力,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要求更強。這就決定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再適應形勢的發展,必須及時地改進教學策略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當前的教學目標來制定新型的教學策略,同時還要關注初中生特有的年齡心理等特征,以及自身的發展需求,只有這樣,才能讓初中數學教學真正變成適合于初中生長遠發展的教學。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指向標。沒有明確教學目標的課堂教學就像是一盤散沙,教師的教學活動就會呈現更多的隨意性,經常左顧右盼,不知道該怎樣進行下去。這樣會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而不能“物盡其用”,課堂教學效率更是無從談起。因此,在每節課開始前,初中數學教師都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要明確通過一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哪些主要知識,在此基礎上,再精心制定教學設計,這樣才能將短暫的課堂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才能使得課堂教學目標有實現的可能。
例如,在學習《全等三角形》這部分內容時,我就制定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我通過深入研究教學內容,明確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為:讓學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并學會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我精心設計了教學方法。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增添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從生活事例角度來引入新課內容,利用動手操作來增強學生對全等三角形的認識等等。并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可能出現的反應進行了初步預設,從而能夠確保課堂教學活動按照預期順利進行,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創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
二、重視情境創設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會以開門見山的方式開始一堂課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更是爭分奪秒,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并不多。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死氣沉沉,無精打采。而新課程改革更強調學生的自主思考,關注對學生思維的發展。對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就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研究應該運用怎樣的教學策略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創設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將數學教學與生活相聯系,以生活事例來自然地引出數學問題的方式來創設情境,這樣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入教師營造的氛圍中,增強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有理數的乘方》這部分內容時,我就利用創設情境的方式來無痕地引出新課知識。上課意識,我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播放了拉面的制作過程,并讓學生觀察拉面師傅是怎樣在短暫的時間內把一根面條變成無數根的。在此基礎上,我帶領學生來分析拉面制作過程中用到的數學知識。將一根拉面經過一次折疊、二次折疊......十次折疊后,變成相應的面條數一一列出來,使得學生在研究拉面的過程中學習了有理數的乘法知識。這樣,我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得數學教學在無聲中拉開,使得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從而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三、組織合作學習
初中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一階段,教師不能一味地對學生進行解題思路和方法的灌輸,而應該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合作學習是拓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方法。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地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課堂上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讓學生自主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驗證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通過不斷地修正最后真正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進而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弧長及扇形的面積》這部分內容時,我就積極地組織學生開展了合作學習。課上,我通過求圓弧形操場的跑道長度的習題引出了弧長的計算,并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去自主探究弧長的計算公式。學生在合作討論中想到用幾個特殊的圓心角(1°、45°和60°)來計算弧長,然后通過對比計算結果和圓心角之間的關系,由特殊到一般總結出了弧長的計算公式。這樣,我一改以往帶領學生去尋求解題方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去自主探究數學知識,從而使得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了提高。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要求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大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應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根據初中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和制定教學方法,并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教學反饋來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制定出符合學生的教學策略,才能促使初中數學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陳遵志.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
[2]黃聯輝.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實踐感悟[J].新課程(中),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