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芬
摘 要:數學這一門學科的教學來說,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數學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學會從學生的立場來思考數學問題,這樣才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解決數學上的問題以及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在本文,筆者主要對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針對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思維的方式,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發散思維
現階段,在新課改的發展形勢,教師需要努力做到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對不合時宜的教學方法不斷進行創新化改進工作,以新穎、科學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能夠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讓自己的視野、思路變得更加靈活廣闊,而不是墨守成規、思維固化,死讀書已經不符合現代教學發展趨勢,必須要做出改變。
一、動手練習,解決問題
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如果想要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一定要注重引導小學生進行動手練習活動,以此來促進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另外,引導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當中,能夠自己進行動手練習,不僅可以合理、科學地培養學生的思維進行發散,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手練習學會合理的解決問題,提高對數學的學習積極性。以新人教版小學數學課本為例,在課本當中有“正方形與長方形的周長”的教學內容,教師在對該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小學生通過動手練習,學會相關的知識和技巧,讓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散。
教師可以在課前事先準備一些相關的、相對簡單的材料,然后再給學生拋出探究的問題:“一個長為10cm、寬為6cm的鐵絲,這根鐵絲可以圍成正方形嗎?”教師可以先讓一些學生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讓他們自己通過動手來進行驗證自己心中的想法。
一部分學生認為,可以先把這根鐵絲先拉長再折疊成均等的四份,將鐵絲折斷后,即可圍城一個正方形;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利用該問題中的信息,利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先求出長方形鐵絲的周長,再求出折疊后正方形的邊長。在學生的動手練習活動當中,利用自己的方法來結論該問題,既讓學生通過動手練習來獲得成就感,提高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在數學的海洋里暢游。
二、創設情境,鍛煉思維
創設情境這一教學手段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關鍵的助力,與此同時,也能夠幫助教師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合理的利用這一教學手段來豐富課堂,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乘法”相關的小學數學知識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創設情境這一重要的教學手段。首先,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創設情境,在投影儀上展示操場,以及足球和籃球,以此作為教學的重要情境,并營造一個輕松良好的氛圍,為學生勇于發言做好鋪墊。然后,再向學生描繪情境,拋出問題,并做出合理的引導:“同學們,有一所學校學校為了豐富學生的體育生活,準備購買一些體育器材,有籃球,也有足球,你們根據該情境,有哪些數學問題呢?可以提出來。”體育鍛煉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學生提出的問題有:“籃球和足球的價格分別是多少?”還有學生提出:“三個籃球,五個足球需要花多少錢?”當然,不可避免的是,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會有偏離數學課堂的傾向,數學教師要做好引導,維持課堂秩序。最后,通過該情境,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然后再學會解決該數學問題,真正讓思維得到發散并學到數學知識,讓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和質量得到提高。
三、一題多解,靈活多變
鍛煉學生進行一題多解在數學教學當中,指的是要求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用多種角度來看待問題思考問題,進而從不同的角度來提出不同的解決方式。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用多種方式來解決數學問題,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
對于教師的教學來說,一定要注重在數學應用題的教學上引導學生進行一題多解,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比如說,有這樣一道數學應用題:“小紅每分鐘走80米,她10點從家里出發,那么10點25分的時候,她能走多遠?她和同學約定10點40見面,同學家距離她家3500米,那么,她能夠準時和同學見面嗎?”在這兩個數學問題當中,第一個問題相對簡單,大部分的同學都能夠應答如流,而第二個問題卻需要發散性的思維,是前一個問題的靈活變化,第一個問題可以為第二個問題的思考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提出解決該問題的多種方式,以此來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必須要重視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的鍛煉,讓學生學會從多種角度來思考和解決問題。在本文,筆者提出了數學教師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引起相關從業人員的重視。最后一點,教師也不容忽視,在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對課堂中的學生的特色和心理進行把握,根據學生的特色和心理來培養和教學,讓學生能夠提高對數學的學習熱情,也能進一步開拓思維。
參考文獻
[1]黃陽美.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的策略探討[J].學周刊,2020,No.425,28.
[2]馬建霞;張曉丹.小學生數學發散性思維的調查研究[J].運城學院學報,2019,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