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
摘 要:學好古詩詞,不僅能夠拓寬小學生的語文知識,還能夠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審美能力。新課程改革對小學階段的古詩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充分重視古詩詞教學的基礎上,不斷的創新古詩詞教學策略,激發小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生古詩詞學習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經過漫長的歷史積淀而流傳下來的,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做好古詩詞教學,培養小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興趣,認識到古詩詞學生的重要意義,使學生在古詩詞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增強自身的理解能力、審美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實現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一、提升教師自身的古詩詞專業素養
葉圣陶老先生曾說:“一個好的教師,要具備兩項基本條件,一要肯負責,二要有‘有本錢”。其中的“本錢”,即是指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需要不斷的讀書,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古詩詞素養和古詩詞教學的能力,為學生做好榜樣和示范。古詩詞中所特有的意境美、音樂美、結構美、哲理美,以及精妙的修辭手法,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需要讀者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入體會,自己來進行解讀的。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具備這種能力,只有自身具備了深厚的古詩詞素養,才能夠在教學中出口成章,字字珠璣,上出古詩詞課堂應有的詩意,為學生帶來美的感受。從而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習老師不斷的學習并積累古詩詞,以提升自身的古詩詞素養。
二、用講故事的方法介紹詩詞的寫作背景與作者
每一首古詩詞,都是作者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背景下真實情感的表達。但是,由于古詩詞的時代背景距離我們比較遙遠,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理解起來都具有一定難度,小學生由于社會閱歷、知識積累都比較少,理解起來也就更加困難。這同時也是很多小學生不愛學古詩詞、對古詩詞學習懷有一種畏難情緒的重要原因。這時我們便可以利用小學生愛聽故事這一年齡特征,以故事的形式為學生介紹古詩詞當時的寫作背景和作者所生活的時代,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詞所要表達的內容,還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
比如在教學劉禹錫的《浪淘沙(其一)》這首詩時,我們如果直接告訴學生詩中的“九曲黃河”就是詩人的仕途之路,“浪淘風簸自天涯”便是詩人被貶黜之后詩人實際的狀況,那么學生則很難理解。這時我們便可以為學生講述劉禹錫的故事:劉禹錫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到唐代以后雖然他們家的地位已不再顯赫,但是他的父親、爺爺也都是江南一代的小官,從小便接受到的良好的教育,后來經過不斷的勤學苦讀,刻苦游學,在士林中獲得了很好的聲譽,并考上進士,入朝為官,與韓愈、柳宗元成為了好朋友。但是好景不長,極富政治家膽略的劉禹錫,雖已成為永貞改革的中間力量,但是卻被宦官藩鎮所陷害,最終被貶到湘水之濱。滿腔的報國熱血華為烏有,于是就效法屈原,借景抒情,以詩明志,《浪淘沙詞九首》也就應運而生,今天我們所學習的便是其中的第一首。如此,小學生便更加容易理解作者在這首詩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合理運用情境教學,引導學生入情入境
情境教學即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目的性的將一些形象、色彩、情緒等具體的展現出來,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加深學生對于多學知識更加深入的理解,是古詩詞教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情境內容,不僅能夠使小學生更好的體會詩詞的意境,還能夠激發他們與詩人產生清寒的公平,充分發揮其學習的主體性,提升古詩詞的課堂教學效果。
比如在教學《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詩時,我們便可以采用音樂渲染的方式,將學生帶入詩詞的情境中。在課堂的一開始,我們便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喜鵲、蟬鳴、蛙叫等聲音,為學生營造一個安靜、祥和的氛圍,然后再為他們播放兒童版與古典版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歌曲。引導學生在音樂與詩歌完美融合的氛圍中,感受到小夏山村的美好風光,進而體會到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熱愛以及對豐收之年的喜悅。又如在教學《宿建德江》這首詩時,我們便可以借助圖畫來再現古詩詞的情境。詩與畫是相同的,在圖畫面前,學生能夠看得更加清楚,感受的更加真切,從而迅速立體地感知到詩詞所描繪的內容,表現的已經,傳遞的情感。當學生在這首詩的學習過程中,看到這樣一個圖片:煙霧迷蒙的江邊,一艘小船孤獨的停靠著,日暮時分,只有一人伴隨著明月,獨自望著空曠的原野與江水,無需老師多言,詩詞所要表達的情感與意境便會在學生心中悄然而生。
總是,古詩詞是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先人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的學習古詩詞的韻味,感受古詩詞的魅力,并將自己的喜愛傳遞給學生,培養小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引導小學生不斷的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美、韻律美、意境美,促進小學生對于古詩詞的深入學習,提升古詩詞的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顧海鷹.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探微[J].成才之路,2019(32):72-73.
[2]徐鑫旭.創新古詩詞教學形式,讓課堂意趣盎然[J].小學教學參考,2019(28):68-69.
[3]張曉慶.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J].新課程研究,2019(2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