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逐漸深入教育行業,新課改教學理念提倡將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出來,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知識來源和學習能力,這也是初中數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在這種新課程的改革下,教育行業鼓勵教師進行培訓,進一步提高初中數學教育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有幾個影響因素需要詳細探究。例如就目前來說,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某些方面來說還是有所欠缺,所以,這就需要教育行業能夠以新課程改革理念為基礎,提高教學課堂過程中的教育質量,對學生提出自我思考和自我學習的要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
教育標準化的新概念已在當今的教育行業中被廣泛使用,而在這個過程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成了初中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所以,教育質量作為新課程改革概念下教育標準的一部分,就需要將初中的數學教育越來越多地轉向教育標準化,然后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將對學生素質教育產生重大影響。除此之外,還需要追求正確的教學方法,將初中數學教師進行素質培訓作為教育的重點,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基礎,興趣愛好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異,因此,教師就有必要著眼于提高教育水平,進一步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一、 阻礙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需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老師需要根據了解到的實際情況對課堂進行整改,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教師沒有結合學生基礎進行教學
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中,老師需要從建立學生學習興趣開始,并在教室為學生的各種愛好進行指導,進一步識別學生之間存在的一些根本的區別。對于許多老師來說,老師不會在學生完成學習目標之前啟動學生基礎教育項目。相反的是,許多老師都會選擇使用集成的學習方法來教授課程,這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學生對于課程知識不感興趣
在教授初中數學課時,老師可能找不到在學習期間對數學科目感興趣的學生,但是可以肯定,在初中數學知識中,學生不能輕易理解知識,因此,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進一步為學生制訂相對應的學習計劃,讓學生能夠完成更高質量的學習目標。
二、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正是由于初中的課堂教學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遇到了諸如此類的問題,所以當老師進行課程教學時,就有必要改變一些教學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教學,進一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通過老師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了解,可以幫助學生積極學習和練習他們的學習技能。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集中精力,并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學科較抽象,許多學生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必須首先明確初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然后致力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對有趣的數學材料進行探索,教師還可以使用生活實例進行教學。例如在老師教授知識時,就可以使用生活中最貼近的例子來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容易地接受數學學習中抽象的知識,然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知識能力。
(二)提高對教學環節的重視度
1. 提高對教學準備工作重視度
上課之前,老師必須為上課做好準備才能對學生進行教學。所以,對于老師來說,上課之前不僅需要針對教材進行準備,而且還需要針對學生和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整合。除此之外,教師還有必要對教科書進行詳細的調查,關注數學知識的性質,然后確定相應的教學內容。除此之外,老師還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來創建相應的學習計劃,適當地設計課程的要求,然后再根據學生的層次結構和起點對學生進行合理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學習教材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2. 重視數學知識的傳遞
在數學課堂上老師教授學生知識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學會建立數學模型,教學生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學生必須正確地學習數學教學模型,然后進行獨立地學習。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加深對數學模型的認識,以便學生可以在應用這些模型的過程中解決在課堂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如果教師可以合理地使用應用模型,就可以幫助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通過實際的比較、整合和各種練習來讓學生理解所學知識,進一步讓學生熟練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 注重數學知識的延伸
在數學課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以便學生能夠有時間整合和理解數學知識,并在下一節的學習過程中取得成功。所以,老師需要采用相關的學習策略,然后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訓還需要提高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意識。當然,作為老師來說,應更加重視和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學習和思考,鼓勵學生學習,并開展自己的學習活動。
(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知識內化
1. 因材施教
對于初中老師來說,每個老師的教學水平相差較大,所以,老師必須針對自身的教學特色,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智力和思考能力。為了能促進教學的發展,老師需要為學生設計適當的學習梯度,采用與之對應的教學方法,并根據學生的各種能力設置不同難度的作業。
2. 激勵學生進行創新研究
教育改革方案中新概念反復強調,需要將學生視為在教學過程中占據重要位置的角色進行教學,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能夠找到自信,進而愛上學習,取得更好的成績。初中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實際成績要求需要教師能夠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設定,并對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的行為加以鼓勵和指導,當然,老師也需要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針對學生的學習特征進行學習目標的制訂。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平臺,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
(四)情境的科學創設
對于初中生開始,年齡大約14至18歲,而這個階段的學生比較熱衷于新鮮而活躍的活動,所以,作為教師來說,就需要在數學上將那些比較抽象和很難引起學生興趣的知識通俗化,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讓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參與率。就目前的教育教學來說,很少有學生會關注老師所說的重點,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將生活與數學相結合,為學生創造一個現實有效的學習環境。例如,如果老師教平行四邊形具有變形性的特點這一節時,就可以將學校的自動門作為舉例的對象,并設立一定的獎勵機制,讓學生學會觀察平行四邊形的變形性,讓那些觀察比較仔細的學生得到獎勵,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五)重視方法的創新選用
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將網絡和信息帶入了我們的生活,初中的數學過程也可以與在線信息進行集成處理,通過對課程內容進行網上在線處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然而,這樣的教學模式就幾乎把學生完全視為一個知識的接收者,而不是一個學習的主體,所以,為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與他們充分互動,教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向學生呈現內容清晰直觀的知識結構的同時,將學生引入學習數學的多媒體課堂氛圍中,讓學生能夠根據學習內容的變化來進行自我整改,也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思考。
(六)探究式學習的有效應用
數學本身就是一個抽象的學科,而初中數學則更具理論性和邏輯性。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都會感覺自己無法跟上老師授課的節奏,所以作為老師就需要更多的關注這方面的問題,然后在課堂教學中來發展學生的思維,發展新的觀念并解決實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允許學生在獨立學習的同時學會進行協作,并在教授“不同任務”課程的同時將學生帶入生活,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生活中的數學,也能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當然作為教師來說,還需要將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整合和根據學習能力制訂相應的學習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夠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因材施教的理念,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能力和興趣對數學進行學習,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
(七)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
通過在以往課堂中的教學經驗,教師可以在向學生講授課程的同時采用小組協作的方法來達到課堂教學的效果。所謂的小組協作是指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除了提高學生的理解力之外,還可以改善課堂的整體學習效率,并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認識。例如,如果老師教一個“相似三角形”的基礎知識時,就需要老師將學習任務分配到小組各成員的手中。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以便學習小組可以將相似三角形這一個話題進行談論和研究,進而讓學生在實際討論中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培養班級團結互助的意識。
三、 結語
換句話說,為重組新課程而進行的新課程改革在教育行業中將會更加深入于教師的教學質量,所以合理運用各種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國教育事業能夠進一步有效地發展。
參考文獻:
[1]丁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128-129.
[2]白發鵬.基于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9):134.
[3]劉書紅.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15):71-72.
[4]鄭海.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實踐研究[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二)[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
作者簡介:
張樹勇,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