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高職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情,闡述高職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力提升的可行性,提出構建“1課、2師、3產出”三位一體學習力培育模式,論述提升學生學習力的措施:以學校課程方式實施職業信念教育,引領學習動力的培育;以“立體師訓”方式實施職業能力教育,構建學習能力的護航;以“賽、訓、用”為產出導向實施職業評價,助推學習創新力的增長。
【關鍵詞】高職院校 五年一貫制 學前教育專業 師范生? 學習力 提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43-0054-03
學生學習力的培養與發展是高職教育教學切實關注學生成長和落實“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的實踐。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初中起點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存在學習力缺乏的短板,具體表現為學習動力不足、學習能力薄弱、學習創新力不強,這極大地制約了人才培養的發展。近年來,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以問題為導向,堅持以學習力的培養為基點,以加強“德技雙馨”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動力,通過課程、實踐、文化、網絡、心理、資助等渠道,將育人工作擺在保障教學質量、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位置,實施系列育人工作,形成了“1課、2師、3產出”的“1+2+3”學習力提升發展模式。
一、高職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情分析
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較低,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薄弱,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懂得主動請教和開展自律自習的學生占比不高,缺乏學習動力。此外,很多高職院校還通過對口招生的方式錄取學生,這些學生由于缺乏高中階段的培育,文化功底普遍較弱,對知識的理解能力較低,缺乏自我拓展知識的能力,學習能力不強。而且,高職院校的課程教學一般采取大班教學模式,教師對課堂管理無法落實到個人,很多學生存在較為嚴重的缺課現象,學習能力提升缺乏有效的抓手。由于知識積累不足,原有知識基礎不牢固,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存在諸多問題,高職學生對新知識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不足,學習缺乏創造力。總體而言,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潛力遠沒有被挖掘,學習潛能未能得到充分賦能。
高職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屬于大專學歷層次,該專業以后的就業將面向低齡段的學生,因此,從學習技能和學習知識水平來說,相比其他師范教育專業學生層次相對較低??傮w來看,高職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缺乏深度學習的積極性,偏向于接受“授之以魚”式的技能學習,對“授之以漁”式的自主學習或探究創新學習不感興趣,學習上的創新表現不佳。
二、高職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力提升的可行性分析
學習力是指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三要素的總和。一個人擁有良好的學習力,才能有效地把知識資源轉化為知識資本,這是一個人終身學習能力的表現。個人的學習力,不僅僅體現在學習知識的總量上,即個人學習的寬廣程度,也體現在一個人學習知識的質量上,即學習者的綜合素質、學習效率和學習品質,還包含學習流量,即學習的速度及吸納和擴充知識的能力。學習力構成要素更重要體現在學習知識的增量,也就是學習成果的創新程度以及學習者把知識轉化為價值的程度。學習力構成三要素中,學習動力反映了學習目標的清晰程度;學習毅力反映了學習者的意志和信心;學習能力則反映了學習者將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學以致用”的應用能力。學習力是學習者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學習力培養恰是核心素養從宏觀到微觀層面遷移的落實,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生長基點與驅動力。
近年來,由于高職擴招,高職院校生源更加多樣性,這在客觀上造成該群體學生在學習力上的短板問題更為凸出。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職業院校學生作為未來“大國工匠”的后備力量,其職后發展的后勁力,是推動他們在未來職業崗位上走得更深更遠的保證,而學習力三要素所蘊含的素養,即學習者個人對發展目標的分析、對實現目標的意志以及對達到目標的策略,就是學生在職前培訓中所培養出來的職業發展后勁力,為職后發展奠定基本能力。因此,對于學習力的研究,不僅僅是為學生在校期間的能力發展而進行的探究,更是貫通學生職前職后一體化能力發展的研究,這就為學生學習力的發展研究提出了現實的需求。而且,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潛力遠沒有被挖掘,學習潛能未能得到充分賦能,學生在“學習動力”“學習毅力”以及“學習能力”方面還存在較大的進步空間,這為提升學生的學習力提供了現實基礎。此外,高職五年一貫制學制融通了中職與高職教育的教育教學體系,在學習時限上相對高職三年制增加了兩年的學習時間和實踐,這種學制在課程設置上也具有很好的連貫性,為學生學習力的發展和相關探究提供了較為持續的研究保障基礎。
三、“1課、2師、3產出”三位一體學習力培育模式構建
學習力的發展,是貫通學生職前職后發展一體化的抓手。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在學前教育專業五年一貫制師范生學習力提升研究中,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導,構建特色鮮明的育人“1+2+3”管理模式,即“1課、2師、3產出”的育人模式,具體為“以職業教育精神為指導下的職業規劃課程育人”+“以學工團隊為主體輔以班級助理為助力的管理育人”+“賽、訓、用協同產出的實踐育人”。
(一)以學校課程方式實施職業信念教育,引領學習動力的培育
做好學生的職業規劃指導,就是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明確職業發展方向是求職成功的第一步,這就需要早做打算,早做規劃,并將職業生涯規劃貫穿于大學學習的始終。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二系面向學生開設“職業發展”“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職業規劃系列課程。大一、大二學生每個學期上6節,每個學期的學分0.5學分,共計2學分。每個學期都開設有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可以逐步提升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通過職業規劃課程的實施,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樹立了進階目標,包括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在短期目標上,學生理順了在校期間的2年時間里,完成對幼兒教師必備專業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等)的學習與理解,學習和加強幼兒教師技能(如幼兒舞、樂理、美工等),培養出初步的幼兒教師素養;在中期目標的制定中,以加強師范技巧和方式方法為發展核心,以取得幼兒教師資格證、積累大量的實踐和實習經驗為學習的重點,爭取通過“公招”進入市級以上幼兒園任教;長期目標上,則努力爭取由一名教書匠升遷為幼兒教育機構的管理人員,依托職業規劃課程的實施,學生形成了清晰的專業發展軌跡規劃,學生的學習動力能由內而外地得到激發,形成穩固的專業學習動力。
(二)以“立體師訓”方式實施職業能力教育,構建學習能力的護航
在沿用傳統的輔導員(班主任)班級負責管理制的基礎上,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二系通過設立班級助理對新生起“傳幫帶”、幫扶和榜樣的作用,即通過實現“造血”的功能,通過優秀學生的帶動培育優秀的班級。班級助理協調班主任為新生傳授經驗,讓新生不再迷茫、對未來有所規劃。一名優秀的班級助理,將會在迎接新生中展現自身的優點和風采,給新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真正地幫助到新生,交接好大學生活的“第一棒”。在老師和班級助理的雙軌護航下,學生見賢思齊,你爭我趕,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發展,做好監督和鼓勵。具體措施上,通過構建校、系、班三級三級管理網絡體系,在學校中選拔優秀管理干部、在系部中聘用優秀輔導員(班主任)、在班級用運用卓越幼師學生,讓學生成長接觸到的每個成員,都為學生提供引領和指導,實現學生成長過程中師生協力上的指導;并且通過填寫“學習導師”指導手冊,記錄下每個老師和班級助理對班級學生發展的輔導與幫助的內容,形成每個學生學習成長手冊,記錄清楚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優缺點;然后通過學習小組互研或班會主題課等方式,對學習能力發展過程中的有益心得和挫折進行互學互鑒,從而讓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得到實時的護航。
(三)以“賽、訓、用”為產出導向實施職業評價,助推學習創新力的增長
教育教學的落腳點在于學生的發展,因此任何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施和開展,最后應該都體現在學生的發展上,而對職業院校學生而言,除了習得知識文化,更為重要的發展應該體現在綜合運用技能的能力上。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綜合運用的平臺主要是專業技能或學科知識競賽、專業能力提升訓練和實踐等。因此,“賽、訓、用”是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成長中提升學習力的三大路徑以及學習創新力表現得最直接的、外顯型的評價指標,也就是通過比賽成績的產出、專業訓練實效的產出以及專業知識與技能實踐應用的產出,構成學習創新力發展的評價體系。
雖然職業院校學生課堂學習比較難以集中興趣和注意力,但是他們對展現個人技能的平臺具有天然的愛好和熱情?!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促進職業院校學生積極實踐,并在實踐中收獲思考,進而產生創新的意愿,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二系建立以文化學習為基礎、以職業技能考核為導向的評價機制。學校通過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比賽,積極參訓,大膽嘗試,引導學生在學習收獲感中敢于吐故納新。在人才培養實踐中,將參加職業技能比賽的數量和質量納入綜合操行評定分評價中,引導學生參加諸如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高職組)“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技能”賽、共青團廣西區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舉辦的“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區直院校校園文化藝術節系列比賽等。其中,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技能”賽項是職業院校學前教育領域國內最具權威性、層次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一項全國性賽事。通過比賽,學生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中提升幼兒園教師綜合技能、幼兒園保教活動能力等,從而積極主動提升幼兒教師職業素養。
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二系以學習力的培養為基點,對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尤其是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素養進行探索,獲得了一定的成效。本項目通過“學習動力、學習能力、學習創新力”三方面互動的閉環研究,形成了對職業院校學情薄弱原因的體系化研究,找準了職業院校學生學情薄弱改進的關鍵點,可以助推職業院校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和形成有效學習的習慣,促進學生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直至“我會學”邁進。同時,本項目研究將課程分數作為基礎評價之外,將“賽、訓、用”作為評價的產出導向,融合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廣西大學生藝術展演比賽、實習實訓表現和學習成果推廣創新等,創新職業院校學生的評價機制,推動職業院校學生在科學評價中自信成長,實現教育評價從“分數膜拜”到“科學發展”的根本轉變??傊?,學生學習發展能力的提升需要多方面的支持、配合,高職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通過自身努力不斷完善自己,提升專業素養,夯實專業技能,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瑞芳.地方高校教育實習實效性研究——基于師范生現場學習力視角[J].決策探索(下),2020(2).
[2]黃嚴.抓牢“學習力”培養基點 賦能高專師范生育人建設[N].廣西日報,2019-12-04(14).
[3]謝小琴.應用型地方大學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課程學習質量分析[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7(6).
[4]曹玉娜.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現狀及職業核心能力提升研究[J].大理大學學報,2020(1).
[5]任凱,黃少甫,魯思·克瑞克.“學習能量”的意蘊和測量[J].教育導刊,2020(1).
[6]李杰.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力[J].甘肅教育,2019(17).
[7]李海燕,仲彥鵬,孫玉麗.核心素養視角下學生學習力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2019(3).
[8]朱貴寶.高職教學中的過程考核機制設計:基于提升學習力視角[J].教育教學論壇,2018(52).
[9]曹瓊,李夢婕.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習力培養的策略與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18(35).
【作者簡介】黃 嚴,英語課程與教學論碩士研究生,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二系副主任,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附屬中等師范學校副校長,講師,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學科專業建設與發展。
(責編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