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權
摘 要: 音樂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欣賞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途徑。但目前的音樂課堂教學資源較少,教師教學方法單一,且音樂的多種表現形式僅憑借教師難以展現,而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有效解決音樂教學中的上述問題。文章主要闡述信息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教育價值,并提出基于信息技術的高中音樂教學實踐策略。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音樂教學;教育價值;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6-0120-02
當前,多媒體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已在教學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很多學科的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都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在高中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的學習,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優化教學結構。而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技術的力量,是音樂教師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本文對教師如何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論述。
一、多媒體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實踐價值
1.方便學生理解音樂知識
同其他課程相比,音樂學科理論知識和抽象概念較少。然而,學生理解音樂知識的能力與個人學習能力和成長環境有很大關聯。部分學生在學習音樂時容易走進學習誤區,難以消化音樂知識。在面對相對抽象的音符時,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從而影響了高中音樂的課堂教學效率。而信息技術的利用則可以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構建色彩斑斕的教學課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理解音樂知識的難度,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音樂知識。
2.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
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有效調節課堂氣氛,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音樂知識的學習,有效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縮小師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幫助學生釋放學習壓力。學生通過接受大量的音樂知識,感受音樂中包含的情感,促進了音樂素養的提高。
二、基于多媒體技術的音樂教學實踐策略
1.擴充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音樂是學生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以聲音、旋律為核心內容,以悅耳的聲音和美妙的旋律吸引學生。在高中音樂教科書中有很多種音樂,如古典音樂、民族音樂、通俗音樂等,演唱方式也極多,如獨唱、合唱等。在傳統的音樂課上,教師只能使用錄音機播放教學內容,無論在表現力或感染力上,都無法展現音樂的全部魅力,因此需要使用信息技術來輔助課堂教學。教師可以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突破課堂教學的制約。特別是當教學資源不足時,音樂教師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上獲取教學資源。例如,在教學《廣陵散》時,教師可以收集相同類型的優秀作品,讓學生更好地欣賞這支古琴曲。教師還可以將教學資源上傳至教學論壇,與其他教師共享,一起交流教學和改進教學。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準備微課程視頻,上傳到課堂音樂學習QQ群,讓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和欣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微課可以消除傳統教學對學生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的限制,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時間進行選擇,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微課可反復進行觀看,學生對于不懂的內容可仔細琢磨,或將問題帶入課堂中,與教師共同探討,解決問題。學生也可依靠信息技術,自行在網上搜尋有關的學習內容,獲取音樂知識。
2.創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沒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得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不高,導致音樂教學效率低下。因此,音樂教師應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契合教學內容且符合學生興趣的教學情境,締造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信息技術憑借強大的表現力,可在課堂教學初期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是音樂教學的關鍵。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積極參與課堂學習。
3.創設音樂氛圍,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
我國的教育已不再是對知識教育的單一重視,而是促進道德教育、智力教育、審美教育和體育的全面發展。美育主要依靠美術教學與音樂教學,因此提升音樂教學質量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而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是音樂教學的核心部分,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是音樂教師必須面對的教學問題。學生喜歡的音樂類型非常不同且多種多樣,如交響樂、流行音樂、戲曲以及中外民歌等。高中音樂教材的內容無論在歌曲節奏、音程關系、旋律等多方面相比流行歌曲,演唱難度更低。但是在演唱教學內容時,學生卻表現得更差,學習理解得更慢。音樂教師應當積極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變革音樂課堂的教學模式,增強課堂的音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讓學生愿意傾聽并主動傾聽,從而有效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例如,在教學《菩提樹》時,教師可為學生設計與賞析有關的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視覺和聽覺方面的認知印象,加速音樂知識的內化過程,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教師還應通過信息技術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欲望,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信息技術可以賦予音樂作品更強大的表現力,拓寬學生的視野,使音樂課堂教學氛圍更加靈活、生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高中音樂教學目標。
4.拓寬學生視野,加深學生音樂感悟
運用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相關聯,能夠有效促進音樂知識形象化與生動化,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音樂知識,消化其中的知識難點,加深學生的個人音樂感悟。例如,在教學《春江花月夜》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在課堂教學開始,教師可以營造平和靜謐的教學氛圍,為學生展示貼合教學內容的情景和畫面,盡可能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并參與教學活動。然后,教師可為學生展示一輪孤月在空中高懸,月光映照在江面,江水波瀾起伏,魚兒在水中暢游的美好畫面,給學生真實的感受,讓學生被美麗的畫面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教學即將結束時,教師可為學生展示動物們在水中游玩戲水的情景,引發學生想象,進而提升學生的音樂感悟,使學生對音樂內容形成獨特的感知。教師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能夠為學生營造身臨其境的教學氛圍,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增強學生的音樂感知,使學生對音樂有深入的認識和理解。這首歌曲的音樂形式接近京劇,教師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京劇,在引導學生欣賞現代京劇《紅燈記》片段《雄心壯志沖云天》的過程中,使學生全面了解京劇的演唱形式以及唱腔特點,激發學生學習京劇的興趣,從而加深學生對京劇的感悟和理解。
綜上所述,在高中音樂課堂中,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輔助課堂教學,減輕教師授課壓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應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現多種形式的音樂教學,為學生拓展課堂教學內容,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增強學生的音樂情感,并最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現學生審美教育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偉偉.淺析多媒體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6(11).
[2]王曄.多媒體技術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北方音樂,2015(20).
[3]葉振炎.多媒體技術與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整合研究[J].音樂時空,2015(05).
[4]吳明.多媒體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利弊談[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1(09).
[5]朱玉芳.舞動音符,激活課堂——淺析高中音樂與多媒體技術整合策略[J].北方音樂,2016(09).
[6]陳琳琳.多媒體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黃河之聲,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