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柱
摘 要: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農村產業的發展能夠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本文以重慶市潼南區桂林街道蔬菜產業發展為例,分析產業發展的困境與原因,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產業;因地制宜;對策建議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指出,要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農業和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堅持全面振興鄉村,堅持城鄉一體化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堅持因地制宜,逐步實現。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十九大精神,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復興之路,把農業作為先發制人的產業之一。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之一,使農村成為一個生活和工作的美好家園。結合桂林街的實際情況,在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指導下,必須準確把握農村振興的戰略思想和目標要求。農村振興戰略必須支持對蔬菜產業的認真培育針對群眾經濟收入主要是以蔬菜收入為主的現狀,桂林街道把科技種植、做大做強無公害蔬菜產業作為加快鄉村振興的突破口,努力開創桂林街道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村振興工作的新局面。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筆者對潼南區桂林街道辦事處蔬菜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現狀及今后的發展作如下分析和建議。
一、蔬菜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1.發展蔬菜產業的自然資源優勢
桂林街道地處亞熱帶地區,境內有平壩、淺丘地區,地形地貌多樣,沖積壩地較多,土壤、植被均呈垂直分布,氣候溫和,空氣濕度大,平均氣溫16-17度,適宜于多種蔬菜生長。
2.蔬菜基地的發展歷程
桂林街的無公害蔬菜基地于1995年開始建設。1999年,它成為重慶市第一個通過市級檢驗驗收的無公害蔬菜基地。2000年,它成為無公害蔬菜的國家重點示范基地。2004年,9個品種的桂綠牌辣椒,番茄、虹豆、甜瓜、綠豆、苦瓜、絲瓜、黃瓜和蘿卜通過了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農業部批準了一個使用無公害農產品的特殊標識。
3.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目前,桂林蔬菜基地3.99萬畝,年種植面積10萬畝,年產量45萬多噸,產值4.2億元。人均蔬菜收入達到1.48萬元,蔬菜農民收入逐年增蔬加菜。產業整體呈現穩定持續的增長勢頭;該基地有6個蔬菜交易市場,30多個網點,10多個營銷組織和100多家蔬菜經紀人。全基地蔬菜廣泛銷往重慶、成都、昆明、遼寧、北京、新疆、上海、廣東、福建等地,“潼南綠”在華北地區享有盛名。蔬菜產業已成為桂林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蔬菜種植方式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蔬菜產業發展存在的困境
雖然街道蔬菜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種植規模不大,帶動能力不強
受家庭農業和“小農意識”的影響,大多數農民仍然分散種植蔬菜和自我銷售。蔬菜基地僅流轉土地1000余畝,專業大戶60余戶,商品蔬菜份額占比極低。蔬菜行業龍頭企業實力雄厚,動力強勁,組織較少,幾乎沒有加工企業。僅有15個主要家庭,年交易量不超過1000噸,市場競爭力不強;雖然“協會+農民”,“公司+農民”的產業發展模式已經出現,但工業化模式仍處丁起步階段。市場駕馭能力較弱,仍然處于一般的購銷關系模式或松散的聯合水平模式,尚未形成共同的利益分享和風險分擔機制。
2.產品品牌建設不夠,深加工行業發展較慢
目前,所有蔬菜品種主要有辣椒、番茄、冬瓜、苦瓜、黃瓜、蘿卜、白菜等大型蔬菜。缺乏高端蔬菜,品牌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蔬菜不為人所知。目前桂林街道只有賜康果蔬公司對蔬菜產品進行一系列分級包裝、凈菜上市等粗層次加工,暫時沒有一家真正深層次的蔬菜加工企業出現,蔬萊加工產業嚴重滯后,蔬萊產業鏈條得不到充分地延伸。
3.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薄弱
近年來,區級部門對蔬菜基地的資金投入僅限于田間道路等基礎設施,科技推廣應用的投入資金不足,這將影響專業蔬菜基地的開發建設,新技術、新品種的示范推廣。由于環境條件惡劣和蔬菜基地的種植設施,抵御災害和災害的能力很弱。隨著災害天氣頻發,全球異常氣候加劇多變,桂林街道蔬菜受損嚴重。2014年和2018年兩次洪災導致全街道蔬菜受影響面積達到3萬畝;2006年旱災使全街道蔬菜受災面積達10000畝。
4.土質惡化趨勢明顯,產品整體質量有待提高
由于多年生產,基地內化肥、農藥大量的施用,污染菜地,再加上耕作粗放,導致病蟲害積累、土質劣化,嚴重影響了蔬菜的生長發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蔬菜產業的進步發展。菜農小農耕作的質量意識,無公害生產意識也不強,組織管理體系、質量監測體系和技術服務體系不完善,蔬菜檢測中心缺乏日常監測資金,缺乏對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認證的充分支持等。
三、推進桂林街道蔬菜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面對蔬菜產業發展和“大流通、大市場、大生產”新格局,為了保持桂林街道蔬菜產業的健康發展,必須下定決心,想要改進。充分有效地挖掘疏菜產業在農民收入和結構調整方面的巨大潛力。基于平壩資源的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根本,以產品質量提升為核心,以專業化、品牌化為突破口,以現代工業化為手段,采取科技促進、營銷推廣、轉化加工、布局基礎、配套政策等措施,進一步 優化完善產業結構。
1.提高認識,加強宏觀指導
充分認識蔬菜產業發展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作用,有效地把蔬菜產業的發展放在重要位置。目前,桂林街道的蔬菜產業是增加農民收入,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有必要進一步加深對蔬菜產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真正發展蔬菜作為一個大產業。鑒于蔬菜產業易受自然因素和市場因素的制約,有必要在資金、技術和信息方面更加重視蔬菜產業的發展,充分調動廣大菜農的積極性。一是進一步強化街道農業服務中心的職能責任,落實專職人員和專項資金,做好引導和服務于蔬菜產業的發展。二是盡快制定和完善蔬菜產業發展規劃,重點清理和規范蔬菜產業的發展思路、目標、發展措施和工作重點。三是將蔬菜產業的發展納入相關蔬萊基地村(社區)的年度目標評估,制定科學合理的激勵和懲罰激勵機制。
2.加大結構調整力度
在布局方面,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努力優化結構,調整適當面積,擴大蔬菜生產面積,特別是發展無公害蔬菜和特色蔬菜。無公害蔬榮是桂林街道農業的綠色品牌。桂林蔬菜基地已成為潼南的金牌,需要進一步發展。“土地特別適宜,市場前景廣闊”,優勢是繼續做大做強蔬菜品牌,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培有拳頭產品,突出其特色,做好示范工作。
3.加大科技興菜的力度
充分深刻認識科技進步與創新在蔬菜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和把握蔬菜產業發展中的科技需求。充分有效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大力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科技進步和創新貫穿其中,呈現出新的特點。一是實施“黑白”工程,即在生產上,冬春季發展塑料大棚蔬菜,夏季使用遮陽網覆蓋。二是研究和推廣新品種和新技術。優良品種是先進科學技術的重要載體之一。一方面,加快蔬菜品種升級,注重抗病蟲害,提高優良品種的覆蓋率,并盡快篩選出適合桂林街道的各種蔬菜,形成當地特產。另一方面,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是全面提高蔬榮產品質量的主要突破口。三是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技術培訓和服務活動。要豐富技術隊伍,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同時加強對菜農的技術培進,提高蔬菜種植水平。繼續加大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特別是加強設施權培技術推廣,擴大設施種植面積和淡季蔬菜種植面積。四是支持企業和企業實體做好新產品開發,加工改造、儲運、保存條件。
4.提高加工轉化能力,提高工業化水平
根據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蔬菜產業的利益僅占生產鏈的25%,流通占42%,加工占33%,解決蔬菜收益分配問題,不僅直接關系到桂林街道蔬菜產業的發展和農民自身的利益,也嚴重影響了桂林蔬菜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要轉變重視蔬菜生產而忽視蔬菜的加工和流通的思想觀念,在重點蔬菜村建立蔬菜產業化專業合作社。改變多部門分散管理的現狀,實行蔬菜生產、加工、銷售和檢測的統一管理。 并逐步連接生產,加工和流通的產業鏈。將盡快對蔬菜產品進行分級和分類,并對包裝進行清理,以便“產出清潔的菜肴”。加快發展,全面有效地推廣蔬菜采后處理技術,開發和生產蔬菜汁、蔬菜片、脫水蔬菜、速凍蔬菜等市場化蔬菜加工產品。它集加工,保鮮、儲存、腌制、脫水、冷凍等形式,以滿足市場需求,促進蔬菜產品的產值和加工的增加。提高蔬菜產業的經濟效益。
5.積極開拓市場,擴大蔬菜出口
一是要擴大專業化銷售隊伍,逐步培養營銷組織機構和發展中介。既要支持外地個體商販、批發商和大型加工企業來桂林街道進行商貿活動和建設開發,特別是建設蔬菜種植基地。二是要鼓勵街道蔬菜種植個體、以及種植大戶和大型龍頭加工企業到街道、區、省(市)外的各種批發、銷售市場設立窗口銷售蔬菜。要廣泛收集市場信息,積極參與國內外大數據、大市場預測、分析、統計,提前做好應對供求關系的變化,提升市場占有率。三是要強化區域外蔬菜交易市場的建設,打開市場,同時抓好街道內的蔬菜交易場地規劃和建設管理工作。
6.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確保蔬萊產業穩定發展
蔬菜產業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項目,涉及種植、銷售和運輸,如果沒有區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蔬菜產業就是一個弱勢產業, 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和市場供需關系的影響。需要各級政府的更多支持以及宏觀經濟調控和市場控制。首先,要科學選擇項目,制定詳細的蔬菜產業發展規劃,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二是與桂林街道實際相結合,制訂街道層面的扶持措施和政策,如為鼓勵農戶加大對蔬菜產品進行加工和推廣,并且享受街道提供的政策優惠。三是通過投資促進扶貧開發,開辟投資渠道,籌集資金,發展蔬菜產業。四是完善投資機制,以市,區財政為主要指導,依托各界資金支持,街道財政援助作為輔助,輔以集體和個人投資。當前在新技術研發、新品種培育、蔬菜集散中心建設、銷售網絡服務售后、特優產品銷售渠道、市場需求分析,風險防范等方面迫切需要相關政府部門提供必要的資金投入和政策優惠。
參考文獻:
[1]李賀.加強科學指導,促進蔬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J].農業科技通訊,2020(1):22-24
[2]孫旋旋.農業的麥當勞化及其超越—基于壽光蔬菜產業的分析[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20(1):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