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清
摘 要:大數據時代,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師的信息素養成為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因素。文章簡述了提升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師信息素養的重要性,分析了當前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師的信息素養現狀,并提出了提升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師信息素養的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0)01-0032-02
關鍵詞:醫學高專院校;信息素養;教師;現狀;提升策略
大數據時代,醫學與信息數據的結合已成為現代醫學發展的重要特征。醫學知識的不斷更新、數據的海量增長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都要求醫學工作者必須及時跟蹤、獲取、應用最新的醫學科技信息與成果。我國很多醫學高等專科類院校學生的在校時間都相對較短,這就要求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才能幫助學生在短短的三年內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及提升信息素養,成為合格的醫學生。但目前我國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教師的信息素養不高、信息意識不強、不重視教學和科研信息技術的使用等問題,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醫學教育的發展,還造成學校資源的浪費。筆者著重探討目前我國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師的信息素養現狀,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提升教師信息素養的策略,以期為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提高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水平提供參考。
1 提升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師信息素養的重要性
1.1 教學與科研的需要
教師不僅是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學與科研的主體,也是院校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人才保障,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能夠有效提高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的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在教學方面,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的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只有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才能對與醫學相關的新知識、新媒體、新技術等更加了解,接受也更加迅速。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自己獲得的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術等傳授給學生,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在科研方面,信息獲取行為往往貫穿于科研工作的整個過程,擁有良好的科研信息素養,有助于教師在開展課題研究時能夠快速進行文獻檢索和科技查新,以及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科前沿的新動態、新進展。由此可見,信息素養直接影響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科研人員的信息需求,以及其對信息的敏感度、注意力和利用率等。
1.2 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
信息素養是指在互聯網背景下的信息獲取能力、信息運用能力及信息開發能力等方面的素養,信息素養對于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1]。在教學和科研過程中,教師只有熟練掌握各種信息化教學技術和設備,以及各類專業資源庫的檢索方法和檢索技能,才能從繁雜的網絡資源中篩選出真正需要的信息,進而提升其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由此可見,教師提升信息素養是社會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2 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師信息素養現狀分析
2.1 信息素養意識缺失
信息素養意識是對信息的價值和地位的認識,是人們能否正確判斷、捕捉及利用信息的能力。目前,我國一些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的教師都是依據個人經驗和習慣從事教學工作,不太關注醫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同時缺乏創新意識及應變能力,照本宣科,不愿花費時間和精力學習提升自己。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師在科研方面缺乏積極主動的探索精神及信息素養意識的缺失,不僅使他們自身的科研水平得不到提高,還影響了其所在院校的整體教學科研水平。
2.2 信息素養能力缺失
信息素養能力是信息素養的核心,是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對信息資源進行鑒別、檢索、開發、評價、利用、交流及創造的能力,是信息時代創新人才必備的基本生存技能[2]。目前,我國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的教師在教學科研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信息設備利用率較低,對信息化設備和相關軟件應用不熟練,信息搜集和加工能力不足,尤其是一些年紀較大的教師缺乏網絡檢索技巧和方法,信息獲取能力較差。信息素養能力的缺失直接影響教師對醫學信息的反應能力和主動獲取能力,從而無法及時了解國內外醫學領域的最新動態、科技成果及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的教學質量和科研創新能力。
2.3 管理體制不完善
目前,我國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師的工作業績評定多與其教學數量掛鉤,較少涉及教學質量,因此很多教師一個課件使用多年都不更新。很多醫學高等專科院校也未制定相關的教學管理制度,以督促教師進行教學創新及提高教學質量。此外,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的科研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沒有為教師創造科研條件和空間,致使一些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的教師為了科研而科研,甚至是為評職稱而科研,缺乏真正針對教學并滿足一線需求的實用性科研素質和能力。此外,由于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缺乏科研信息理念及管理制度,各科研部門各行其是,較少與其他部門合作共同開展科研工作,因此不能對科研全過程進行跟蹤和了解,不僅難以保障科研成果的質量,還造成了資源浪費。由此可見,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的管理體制不完善將導致教師的信息素養難以得到提升,進而導致教學和科研水平也提升乏力。
3 提升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師信息素養的策略
3.1 轉變觀念,增強信息意識
在大數據教育背景下,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的課堂模式百花齊放,從國家精品課程到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從慕課、翻轉課堂到泛在學習、混合式學習等,國家在不斷提升對教育信息化的重視程度[3]。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師更應緊跟時代步伐,轉變滯后的教學觀念,創新教育理念,積極主動地學習新媒體、新技術,探索其應用教學的價值。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師還應認識到信息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時掌握和識別有價值的信息,不斷增強自身的信息意識,做信息化教學的引導者。
3.2 提高信息素養能力
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的教師在增強信息意識的同時,更要不斷提高信息能力。在網絡環境下,醫學信息數量劇增,種類豐富,且獲取途徑更加多元化,使信息的權威性、可靠性和實用性不斷降低等問題日益凸顯,這給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師快速發掘、正確評估及有效利用信息帶來了障礙。因此,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檢索技能,時刻關注醫學信息的前沿動態,熟練使用醫學專業領域的各類信息數據庫,同時積極主動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將多元化信息方式和技能融入教學,并積極參與實踐,在實踐中提升教學能力。大數據時代的科研是建立在數據挖掘與分析基礎上的,教師不僅需提高信息檢索能力,還應掌握數據分析技術和更加有效的檢索、鑒別及整合科研信息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從紛繁蕪雜的信息中獲取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此外,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師還應加強科研信息的交流與合作,拓展思維,實現信息共享,通過交流提升彼此的信息素養。
3.3 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制
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應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基于信息化的監督管理體制不僅可對教學質量和科研成果進行風險預警和掌控,還可有效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首先,醫學高等專科院校可組建信息團隊,夯實教、管、評機制,制定學校信息發展戰略,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探索教學、科研、管理、評價信息體系[4]。其次,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應將信息化教學納入評價教師信息素養的指標體系,以此促進教師信息素養及教學質量的提升。再次,醫學高等專科院校可組織信息化教學課程比賽,使信息化教學成為一種常態。教學與科研可以相互促進,科教融合也是教師信息能力的一種表現,因此,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應將科研納入教師的日常工作,與教學融合在一起。一方面,醫學高等專科院校可定期開展教師在科研信息獲取、利用、處理與數據安全等方面的培訓,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另一方面,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應建立嚴密的組織監督體系,嚴格審核科研項目的立項、評審、實施等環節,嚴查學術不端行為,以端正科研風氣。此外,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的各部門應加強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務,簡化科研流程,促進科研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4 結語
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教學和科研當中是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發展的必由之路,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勢在必行。因此,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應采取多種措施,同時制定相關管理制度,以促進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為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的發展和學生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彤.“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教師核心素養提升策略[J].遼寧高職學報,2017(12):78-81.
[2] 于麗,焦艷,葉佳波,等.提高航空醫學科研人員信息素養探討[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8(7):78-81.
[3] 彭薇,韓徽.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廣西職業院校教師信息素養現狀及提升策略[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94-96.
[4] 趙鵬云.職業院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培養研究[J].經濟師,2018(11):220-221.
(編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