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
【摘要】微課,全稱微型視頻課程。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微課通過運用一些有趣的圖片、音效、視頻等,將課本中的重難點更加清晰地展現出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生活性、活動性、綜合性的課程,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運用“微課”,能夠彌補教材資源的單一性,激發起小學生的品德學習興趣,助力學生開展自主化,合作式、探究式、體驗式的品德學習,從而凸顯小學生在品德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微課?道德與法治?自主合作?體驗探究
微課,全稱微型視頻課程。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微課通過運用一些有趣的圖片、音效、視頻等,將課本中的重難點更加清晰地展現出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小學道德與法治是一門生活性、活動性、綜合性的課程,其主要教學目的是促進小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诮虒W內容和學生的品德認知特點設計“微課”,并在教學中進行合理運用,能夠彌補教材資源的單一性,激發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興趣,有效實踐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目標的體驗性、課程內容的生活性與課程學習的過程性,助力學生開展自主化,合作式、探究式,體驗式的道德與法治學習,凸顯小學生在道德與法治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一、運用“微課”,助力學生親身體驗道德與法治學習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小學生活動式的道德與法治學習主要體現在“怎么做”這一導行層面。課堂上,教師要創設有意義的體驗情境,引導學生用心進行觀察、體驗,反思,從而生成意義,獲得發展。例如,在教學《傳統節日的家》這一課中,課堂上,我先用微視頻介紹家中紅紅火火過春節的場景,引出問題:你知道春節嗎?它是哪一天?過年為什么要貼春聯、窗花、放鞭炮。通過各地春節民俗介紹,孩子們對春節有了進一步的認知。接著,孩子們在讀春聯,貼春聯,拜年禮儀及祝福語等一列活動中,深入體驗感知春節習俗,從分不清上下聯,到熟練貼春聯,從隨便舉手到握右拳立左手的拱手禮,孩子們聯想創造著一連串智趣橫生的新年祝福語,對于春節習俗中蘊含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祝福,有家的味道,對傳統節日有了深刻感悟。在本節課中,我們運用微視頻適時把握引導的時機,從紅紅火火的過年情景,引領到寓意豐富的窗花,再到正確的拜年禮儀,使微視頻為教學目標服務,引領學生在體驗活動中入情入境思考感受,體驗印證,在體驗中,從情感到行動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二、運用“微課”,助力學生經歷探究式道德與法治學習
道德與法治課程提倡活動性,最終指向綜合性實踐智慧的獲得。學生的活動不能僅僅停留在技能的獲得,更要蘊含情感及價值觀的判斷。運用微課,依托于教學內容,指向教學目標設計的微課,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開展探究式學習解決問題,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才是真正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活動式教學。例如,在《萬里一線牽》一課中,我們以“用什么方式給在外地工作的爸爸送生日祝?!币胝n題,開展話題討論,播放微視頻《神通廣大的現代通信》指出,通信就是信息的傳遞,引導學生思考歷史上的通信有哪些?最近幾十年通信發生了哪些變化?通信飛速發展對生活工作有哪些影響?同學們根據這些問題展開分組調查。從以感興趣的問題為群分組,確定小組成員分工,制定活動計劃,到收集資料,確定小組展示方式,教師在這一探究過程中適時引領,教孩子們填寫活動計劃,制定調查表格,確定調查方法,填寫調查內容,指導展示成果,孩子們在展示環節有的小組以圖片帶表演的形式介紹自己的調查成果,有的小組以調查表與視頻結合的形式介紹調查成果及結論。孩子們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主動探究,并與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過程,具有了初步的探究意識及能力。探究活動中以微課引入問題,以微課展示探究成果,簡練、概括、直觀、大容量,將家庭、社會、學校緊密聯系在一起,充分體現了微課在現代課堂教學中的整合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運用“微課”,助力學生自主進行道德與法治學習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就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學習。微視頻能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通過創設的情境,喚醒學生已有生活經驗,讓學生體驗身臨其境的感受,增強學習內容的感染力,達到“課伊始,趣即來,助力小學生進行自主化的品德學習,以此提高學生的品德學習效率。例如,《團團圓圓過中秋》這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引導小學生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傳統和習俗理解中秋團圓的文化內涵,熱愛祖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課的“微課”設計中,我們給孩子們呈現了全國各地慶祝中秋節的視頻,孩子們通過觀看這個“微課”,對中秋節有了初步的理解與感知以后,課堂上,我們讓小學生根據“微課”中的具體情境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家鄉,家里過中秋節的場景,回想自己家過中秋節的飲食習俗。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通過觀看微視頻喚醒已有生活經驗,興奮的說起自己家過中秋節的場景,交流對中秋節的理解,體會豐收的喜悅,感受團圓的氛圍。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的主動,學的自然,學的快樂,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運用“微課”,助力學生合作開展道德與法治學習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提倡以活動為載體,在活動中體驗真情實感,在活動中培養堅毅品質,通過活動改變行為模式。在課堂上運用“微課”,助力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通過合作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方式、技能,價值判斷的能力以及對道德原則的感悟,實現實踐活動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伴我成長》這一課中,我的微課素材要呈現孩子們從出生到現在每一階段的成長學習,這需要搜集每一個孩子在學習中成長的圖片資料,于是我和孩子們商議,計劃搜集哪些學習成長記錄,孩子們在商議后想到了搜集自己第一次學走路,學說話,學騎車等等很多學習經歷,于是分頭展開行動。一周后,收獲頗豐,視頻、音頻、圖片、實物,一應俱全。篩選素材后,將其做成了微視頻。孩子們在視頻中看到自己的嬰兒、幼兒、小學階段的學習成長經歷,有快樂,有悲傷,有成功,有挫折,有父母的鼓勵,有同伴的加油。孩子們在這一過程中合作搜集素材,經歷了一次有計劃的實踐活動,同時通過微視頻喚醒了過往學習生活的經歷,看到了當下學習生活中同伴共行的豐富多彩,更充滿對未來學習生活的自信,體會到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學習,初步感受到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還有技能的學習,道德的學習,可以是向家人學習,可以是向老師學習,還可以向同伴學習,書本學習,形成綜合學習觀,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總之,“微課”是小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學習的有效教學方式,我們要正確認識“微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價值功能,要基于課程內容、學生認知設計“微課”,要用“微課”引導小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道德與法治學習,從而使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走向高效化。
參考文獻:
[1]范秀華.微課在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14).
[2]郭莉.淺談微課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5,(04).
[3]鞏付剛.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微課的制作與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7).
[4]李林波.小學品德微課的設計與運用[J].中小學電教,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