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沛鑫
【摘要】目前,教師主要利用課堂傳授學生生物知識,學生生物知識的主要來源也是課堂。但是,有句名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教師應當結合生活知識,結合實際認知與課堂相互聯系,相互結合。教師要敢于進行大膽的課堂創新改革和課堂探究,實施探究性教學,幫助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探究性教學
一、高中生物教學的實際問題
1.教學內容難把控
很多生物教師對于生物教材內容的把控,都不是很好。尤其是現在生物教材頻繁更新,生物考點頻繁變換的情況下,教師疲于應付傳輸給學生更多的考試知識點,配備的輔導書,輔導教材也是大多數圍繞著考試來轉的。與實際情況的聯系不能夠說是緊密,只能夠說部分章節能夠與實際有一定的關聯,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或者是學校實驗室之中親眼看到。所以說,高中生物教師對于生物教材內容與實際的聯系把控情況,做的不是很好。
2.實驗條件不足
有些高中具備器材齊全的實驗室,但是學生的實驗時間、實驗要求、實驗培訓都做得不夠到位,尤其是試驗時間,很多高校并不是很重視生物教學,更不用說生物教學實驗了。因此,學生的實驗條件不足。還有一些高中由于自身硬件設備的不足導致不能夠很好地進行實驗,這也是一種實驗條件的不足。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面,高中生物課程不能夠很好地與生活相互結合。生物課程沒有了實驗的引導難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教師的生物教學。實驗式生物探究的基礎所在,如若實驗都不能夠滿足學生需求,那課堂內容就更不用說了。
3.學生自主探索意識的培養不到位
生物是一門探索性學科,學生不僅需要能夠從課堂中學習到生物知識,還需要能夠生活中學習到生物知識。生物教學的最重要目標是讓學生具備一定的生物常識,再根據知識進行自我探索和學習。但是,現在課堂中對于學生的探究意識,互動意識的培養不是很好,教師不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生物學習的樂趣。
二、生活化背景下生物教學創新
1.教師做好課前備課,有意識地將實際與教學相互聯系
教師要能夠對新版教材或者是新版輔導資料進行充分地了解,有意識地將學生的生活情境與生物教學相互聯系,讓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一些具體現象利用生物學的知識進行解釋。比如,曬太陽為什么會補鈣,生物學解釋為:人體皮膚中的一種膽固醇在陽光中的紫外線作用下形成維生素D,維生素D能夠促進人體對鈣、磷的吸收和利用,只需要在陽光下曬幾分鐘,自身就足以制造每天所需的維生素D了。這種案例就比單純的公式化記憶更容易,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這個知識點。因此,教師做好課前備課十分重要。
2.盡量安排簡單實驗,課堂實驗兩不誤
生物教學也是離不開生物實驗的,適當的簡單實驗能夠讓學生很好地理解教師所講解的知識點,這些實驗可以是實驗室中的實驗,也可以是生活中常見的“實驗”。教師最重要的式教會學生能夠充分利用好身邊的資源進行自我探究。但是,高中緊張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往往是不允許教師將過多的時間花費在生物實驗之中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實驗。或者說進行生活實驗。就利用身邊的一些實驗驗證課本所講解的知識點。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社區進行抽查,調查家庭禿頂的概率,一般家里男人禿頂,兒子必然為禿頂,這對于教師講解顯性基因、隱性基因有著一定的好處。學生通過自我的總結,能夠發現出一定的規律。因此,適當地組織這些生活中可以做起來的小實驗,驗證課本所講解的理論知識,能夠確保課堂金額實驗兩不誤。
3.培養學生創新探索意識
生物探究化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主觀意識和主體人格,教師在課堂上要采取平等、公正的教學手段,將課堂中的生物知識延伸到課堂之外,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索意識。例如,父母買菜,往往會選擇蛋白質高的食品。教師這時候就可以順著這個話題講解下去,提問學生蛋白質高的食品有哪些,多吃蛋白質產品有什么好處。這樣的生活化情景的構建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自主運用所學習的知識來搜索問題解決的方案和辦法,并且,在這個基礎之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自我延伸和自我探索,如蛋白質主要構成成分,蛋白質的存活條件,等等,這樣學生就能夠養成一種自我發掘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這種習慣就是學生創新探索意識的養成。
三、結束語
高中生物探究化教學應當從實際出發,從學生現實出發,幫助學生利用現有常識,為學生改良課堂,結合學生學習狀態和學習興趣進行課堂教學方案的合理設計,促進知識能夠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之中,用正確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追求學生生物知識的可持續發展,這才是教改大背景下應當持久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歐陽蓉.基于HPS的初中生物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8.
[2]莊國鄭.論證式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