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貝貝
【摘要】初中生物教學中,要想掌握生物知識,必須要進行大量的實驗操作教學,實驗與教學結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學好生物。因此,在生物教學中必須把握教學與實驗之間的關系,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實驗得出結論,學生所學的知識點才牢固不忘。
【關鍵詞】生物教學?課堂效率?課前預習?生活
為了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我在生物教學中,根據生物課的特征,讓學生在課前深入生活,提前了解相關內容;在課后鞏固復習,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了生物知識。
第一,初中生物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課前預習,讓學生了解下節課所要講解的知識點,準備一些必須的材料,以便心中有數。
生物教學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生物課本中的大量知識點,就是大自然的縮影和延續。因此,每上一節課之間,生物教師根據課的內容和任務,課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大自然中去了解一下,了解下節課所要學習的新內容在現實生活中是如何生活的,讓學生觀看,了解其生活習性,掌握一些最簡單的知識。如在學習“生物的基本特征”時,我根據本課的內容和任務,讓學生提前了解一下在自己身邊熟悉的生物,看看它們是如何生活的,它們的生活習性與生命特征。如蝴蝶是如何飛的?蝴蝶的習性與喜好是什么,蝴蝶的生命周期是多少?可以的話找一些蝴蝶標本。在生物的生命現象時,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實例看看什么是新陳代謝?不同的生物新陳代謝為什么不同?鯨魚為什么會浮出水面呼吸,在水里不行嗎?松鼠是如何攝取與保存食物的?人的新陳代謝是什么現象,人為什么會出汗,人體出汗對人來說有益還是有害,為什么?貓繁育后代,與什么小貓與母貓的花紋有些會不同?這屬于什么現象?這些有趣的生活現象讓學生們去探索,去發現,學生們必須興趣高漲,躍躍欲試,課后會來到大自然中,尋找相應的生物去研究,去探索,去發現,去找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識,了解一些基本的生物知識。在生物課堂上,生物教師再對本課的教學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讓學生對提前了解的知識進一步的補充與糾正,讓學生注意力集中,很快掌握課的內容與任務,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師生共同參入,共同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生物課堂的基本任務是完成本節課生物教學的內容與課程目標,讓學生全部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生物教師要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任務,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具,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由于課前已經讓學生提前預習并實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所以在上課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引領學生根據課程目標,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如在學習“生物的生活環境”時,生物教師課前已經讓同學們準備過,所以在上課時讓同學們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以自己非常熟悉的動植物為例,分成幾個小組,分別說說自己身邊動植物中的生物圈有哪些,這些生物圈為這些動植物提供了哪些生存的條件?為什么動植物必須在生物圈中才能生活與繁殖,離開了生物圈,它們還能正常生活嗎?同學們必須會根據老師的分工,主動的、積極的參入到小組討論與交流中。通過討論與交流,會總結出生物圈的定義: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圈層叫生物圈(地球上絕大多數的生物生活在陸地以上,還有一些生活在海洋表面以下約100米的范圍內),生物圈的范圍與地球的體積相比是非常小的,只是在整個水圈和巖石圈的上層,才會有生物存在的,也只有在這個范圍生物才會正常生活與繁殖,如果離開了這個圈子,它們將出現危險。學生們也會討論出動植物為什么必須在生物圈才會生活:生物圈之所有適合生物的生存與繁殖,是因為生物圈具備了它們生活的必須生活條件:生物圈中有陽光,有空氣,有水分,有適宜的溫度與熱度,有比較穩定的營養供給呀。通過學生們的交流,再加上教師在適當的時候播放一些與本課有關的視頻或者錄相,讓同學們觀看,同學們就會加深知識點的學習,可以總結出生物圈的基本知識點,生物教師再加以適當的點撥與說明,學生們就會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掌握牢固,很快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因此,生物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學好生物的保證。
第三,生物教學中課后的復習與生活實踐是牢固掌握知識的保證。
經過生物課堂的學習,學生們已經掌握了本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但這只是暫時的,如果想要牢固掌握知識,還必須讓學生在課后做一些適當的作業,再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中的實例相結合,才會讓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達到長久不忘的目的。因此,在每節課后,生物教師要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安排一些適當的作業,讓同學們適當復習,加以牢固。針對本節課的知識點,再讓學生們到大自然中去,找到與課的內容相關的動植物,再加以研究與觀察,把課上所學的知識與鞏固一下,看看與教師的講解,同學的交流得出的結論是否一致,達到強化知識點,鞏固知識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