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在各個領域的教學都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逐步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但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任務繁重,而在數學學科上,教師又很難將抽象、枯燥的數學內容講出新意,這就使得學生更難集中注意力學習課堂教學內容,從而導致數學教學出現了許多問題,所以,教師要針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從而讓學生在數學知識、思維、方法以及理性精神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常見問題;解決措施
一、 引言
數學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必須學習的基礎性科目之一,學生的成績好壞直接影響“高考”成績,也決定了學生今后在社會中的發展方向。因此,高效的數學教學對學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我們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重點考慮的問題。首先,教師要深入分析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其原因;其次,教師要充分挖掘數學的學科特點,結合高中學生的學業情況和實際發展水平,制訂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從而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學會“數學的思維”,掌握數學方法,提高數學素養、數學思維能力、應用能力,培養理性精神,為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學生沒有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
高中數學較之初中數學最大不同在于:高中數學知識更繁雜,學習節奏更快,抽象的數學概念越來越多,知識的邏輯性越來越強,學生只有通過獨立思考,搞清了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數學知識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學生要打好基礎,需要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作保證。
由于學生在初中階段大多依賴于教師的講解,沒有養成積極主動學習的習慣,在高中階段學生依舊沒有進行主動學習的意識。具體表現在:學生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沒有自主發現問題的意識;在課堂上單純的等待教師講解,不積極思考問題,所以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難以集中精力聽講,導致沒有聽懂教師講解的重點知識。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開始厭煩上數學課。
(二)學生沒有相對正確的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學習任務繁重,學習壓力較大,就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才能有效的掌握知識、技能。在數學課堂上,學生表現出最多的學習方法就是記筆記,但大多數學生在記筆記的過程中忽略了思考、互動,一節課下來學生筆記記了很多,但卻忽視了教師講解的重點,難以系統了解教師講解的知識,對知識理解較為片面。
這樣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難以形成數學思維能力,導致學生在后期的作業訓練中,不斷的翻閱筆記,甚至套用一些自己也不清楚的公式來解決問題。這種機械的學習方式導致學生記的筆記越來越多,但上課學習的效率越來越差,最終使得學生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緒中放棄了數學學習。
(三)學生沒有形成端正的學習態度
在高中階段,大部分學生的自我意識覺醒,喜歡表現自我,喜歡通過一些言行引起教師和同學的注意。在數學學科上,一些基礎較好較為聰慧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好,就可能會導致驕傲。這樣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忽視基本知識,在訓練解題的過程中對基本的題型嗤之以鼻,對難題很感興趣,為了在教師、同學面前表現自己,鉆入難題的題海中難以自拔,但對基礎知識卻容易忽略,最終導致成績不理想,從而使學生信心受挫,放棄數學學習。
與之相反,另外一些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在學習上信心較弱,面對難題時卻步不前,反復記憶簡單的基礎知識,在數學學習上具有強烈的畏難情緒。這樣的學生為了避免“出糗”,不會過度的表現自己,也幾乎不會主動鉆研難題,使得他們學習信心不足,學習成績不能提高。
(四)對知識的掌握不夠全面
在高中階段,數學學科知識更加全面,在知識的深度和寬度上都比初中數學高出很多,這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出了更高的目標,也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長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一些學生思維僵化,對知識的掌握也不夠全面,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題目長而復雜,需要更多知識點進行解答的問題時,往往難以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使得解題過程繁冗且耗費時間,長此以往容易打擊學生的信心,加深學生的畏難情緒。
三、 高中數學常見問題的解決策略
在分析了學生出現的問題之后,教師應當結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發展水平,針對教學目標制訂出具體的解決策略。首先,讓學生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學習觀,全面掌握數學知識,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長期的學習訓練中減少錯誤,提高數學學習的有效性。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想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任何一個階段、任何一門科目,想要深入學習,都離不開興趣的指引,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上,應當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性地學習。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輔以恰當的教學技術,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以便更好的深入課堂。為此,教師應當深入挖掘教材內涵,明確教學目標,按學生的學習規律、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規律呈現教學內容,為學生創造自主思維空間,促使學生主動探究。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就是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根據課前預習,學生能系統地了解本節課要講的知識要點,能提前發現問題,也能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學習自己難以掌握的重點知識。教師也應當加強和學生的溝通,通過問卷反饋、學生訪談等方式了解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這樣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有的放矢。
(二)指導學生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
在學生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之后,教師應當指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只有方法正確才能事半功倍。在指導學生培養學習方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分階段進行,這包括了為學生制訂相應的課前預習計劃、課堂答疑、課后復習計劃以及系統知識總結等環節,分別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有序性,通過對數學學習目標的分解,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輕松感。
在以上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具體體現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在針對新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學會使用已有的知識進行推導,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并認真記錄,在課堂答疑階段和教師進行良好的溝通,以此攻克難關。課堂學習階段是學生有效掌握知識的主要陣地,學生應當抓好課堂40分鐘,認真聽講,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解決自己的疑問。在課后復習階段,獨立完成課后習題,以檢驗課堂學習效果,及時彌補還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將自己不能準確解答的問題及時記錄,在下一次的答疑過程中和教師進行有效溝通,更好地解決自己的問題。
通過這種科學的學習計劃和有序的學習方式,教師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形成求真務實、認真嚴謹、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等良好的個性品質,為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
只有端正學習態度學生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識,在此過程中就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對于不同性格和不同身心發展特征的學生做到區別對待,因材施教。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心理狀態有準確的把握,制訂適合學生的發展計劃和學習計劃,以幫助學生形成端正的學習態度。
在針對基礎較好較為聰慧的學生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著重掌握基礎知識點,讓學生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難題的解答,注重引導學生在復習基礎知識的過程中產生新的理解和體會,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體會數學本質。
在針對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時,教師應當充分尊重這些對數學學習存在畏難情緒的學生,及時給予鼓勵,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給予學生相對的容錯率,鼓勵學生不要怕錯,在上課時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關注,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正確的探究,在此過程中教給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教師還應當針對全體學生進行共同教育,讓學生消除因自我意識覺醒而帶來的被“特殊對待”的不適感,這樣學生才能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良好的學習氛圍,也更愿意參與到數學的學習上來。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積極總結自己在數學學科上的學習成果,通過同學之間的友好交流產生思維的碰撞,讓學生明白每一個人都能掌握數學知識,只是有些人比較早,有些人比較晚。在學生之間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的良好和諧的氛圍,以此讓學生之間共同進步、共同提升,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能力。
(四)指導學生全面掌握數學知識
數學知識不同于其他學科,除了以數學的概念、公式、法則、定義、定理等組成“骨架”以外,還應當有數學思維方法、尋求一般性模式的思想和追求簡潔與形式完美的精神作為它的靈魂。教學中,通過展示核心數學概念和基本數學思想的產生背景和條件、數學發展與人類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等,引導學生領悟數學本質,了解數學思想體系和數學文化的價值,體驗數學中的理性精神,加強數學形式下的思考和推理訓練,逐步形成正確的數學觀。
學習數學知識不是要學生死記硬背,更多的是強調學生能在靈活運用的過程中掌握數學定律和數學概念。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利用數學內容的內在聯系,使不同的數學內容相互融合,強調類比、推廣、特殊化、化歸等思想方法的運用,讓學生學習數學的思考方式,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整體認識水平,形成脈絡清晰的知識體系,全面掌握數學知識。
四、 結語
教師是課堂教學中的靈魂人物,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清晰地認識到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對班內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所掌握,才能在學生出現問題時給予及時地、正確地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意志力,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引導,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步,擁有主動學習的習慣,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科學的學習態度,從而使得數學學習更加輕松,同時也能通過數學的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
參考文獻:
[1]黃小文.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41.
[2]馬珍珍.高中數學教學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151.
[3]吳建榮.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6):252.
作者簡介:史金紅,河北省唐山市,灤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