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鋒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地理教學實踐,從“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合理引進小組合作機制”“合理運用生活教學資源”“合理滲透德育教育”四個方面入手,針對有效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策略進行了一番細致分析與探討,旨在于優化初中地理教學形式與手段,在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同時更好地推動學生們地理素養與能力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現代信息技術;小組合作機制;生活教學資源;德育教育
地理是初中階段學生們所要學習的一門重要科目,其質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們對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的認識與理解程度。也正因為如此,各初中地理教師致力于研究與探討提升本學科地理教學質量以及優化本學科教學效益的方式方法,我自然也不例外。在大量的教育實踐與探索中,我發現現代信息技術、小組合作機制、生活教學資源、德育教育的合理運用與滲透,能有效地為學生們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地理學習環境,促使他們在該環境中更加高效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進而達到高質量的學習效果,地理學科的教學質量也得以顯著改善與提升。以下,我僅結合自身的地理教學實踐經驗,針對多元教學方法合理運用背景下初中地理學科教學質量有效提升這一主題發表個人認識與看法。
一、 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
我在地理教學實踐中觀察到不少初中地理教師更習慣于“講”地理,即在地理課堂上滔滔不絕地以語言的形式向學生們傳輸地理知識,卻很少會關注與思考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們的地理學習興趣是否得到了激發,學生們的地理學習認知是否足夠深刻,學生們的地理學習效果又是否理想,等等。長此以往,學生們便很容易對地理的學習產生懈怠甚至是抵觸的情緒,如此,提升地理教學效果及其質量的目標便也成為了一紙空談,不具備任何可能。
我在自身的地理教學實踐中合理引進了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借助其操作方便、簡單快捷的特點為學生們搜集與整理了大量相關的地理資料,并在課堂上科學地呈現給學生們,在信息技術手段直觀化、形象化的呈現方式下,學生們往往非常容易就能理解其中所蘊含的地理知識及其內容,很好地達到了利用較短的時間快速掌握地理知識的預期效果,有助于初中地理教學質量顯著提升目標的達成與實現。
例如,在教學“地球?水球?”這節內容的時候,學生們遇到了一個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即“地球表面三分陸地,七分海洋”,死記硬背學生們倒是也能記下來,但是其心里關于疑惑“為什么會這么描述地球呢”的想法不免未能得到有效的解答。針對這一情況,我便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前在課下搜集了從外太空看地球的圖片,并在課堂上向學生們進行了展示。這一圖片給予了學生們強烈的視覺感官沖擊,圓圓的地球被蔚藍色的海洋所包圍著,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區域是綠色的,這部分綠色的區域便是陸地,這時,學生們便能更加感同身受般地理解“地球表面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說法,且借助圖片的展示記憶起來也會更加深刻,每當遇到“地球表面三分陸地,七分海洋”腦海中都能浮現出外太空看地球的這幅直觀圖片。無需教師過多的語言講解,學生們心中的疑惑便得以解決,學習的效率大大提升不說,我們的地理教學質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證明。
二、 合理引進小組合作機制,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
當前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便是很多時候都是學生們在底下被動地聆聽教師們的講解,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更是毫無交流,整個課堂學習氛圍異常死板,試想如此又何談調動起學生們的地理學習興趣,又如何讓他們滿懷熱情地積極學習地理知識呢?最終的地理學習效果之差自然也便不難想象了。
針對這一情況,我認為我們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在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合理引進小組合作的機制,即讓學生們按照特定的原則組合成學習小組,在小組中針對特定的地理問題進行探討與研究,以此增強學生相互間的溝通與互動;而教師呢,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也應當積極發揮出自身的指導性作用,在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的時候給予他們必要的引導與幫助,以增強自身與學生們的互動與交流,這樣下來,小組合作機制的帶動下,師生間的互動與生生間的互動都能得到顯著增強,大家作為一個學習共同體朝著統一的教學目標而努力,課堂氛圍得到活躍與融洽不說,學生們合作探究所得出的認知想必他們理解與記憶起來也更為深刻,這不正是我們初中地理教學質量得以顯著增強的有力表現嗎?
我便在自身的地理教學實踐中對小組合作機制進行了積極的嘗試與運用,反饋良好。例如,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難以區分“天氣”和“氣候”這兩個地理概念,且經常將兩者混淆,我曾多次以講解的形式為學生們將結果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點,但效果不佳。針對這一情況,我便向學生們設置了一個問題“‘天氣和‘氣候兩者有哪些聯系又有哪些不同”,并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集中探討與交流。對此,學生們展開了積極的探討。有的小組成員先闡述兩者概念的不同“天氣是一定區域內在某一瞬間或某一較短時段內大氣中影響著人們日常生活、工作、生產活動的各種氣象要素和各種天氣現象及其變化的總稱;氣候則是指某一地區長時期內的天氣狀態的綜合表現,既反映平均情況,也反映極端情況”;這名學生剛對兩者的概念進行說明之后,馬上就有其他小組成員以更簡單、直觀的方式對天氣和氣候的概念進行了闡述“天氣是代表一個較短時間,而氣候是代表一個較長的時間”;至于天氣和氣候兩者的聯系,一名學生這樣解釋到“天氣是氣候的基礎,而氣候則是對天氣的概括”……如此一來,憑借著小組合作的智慧,學生們對“天氣”和“氣候”這兩個地理概念有了更為深刻且直觀的認識與理解,在緩解教師壓力的同時,學生們的學習質量也得到了極大的保障,合理引進小組合作機制,從而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價值就得以充分體現。
三、 合理運用生活教學資源,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