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
摘 ?要:科學、恰當的武術訓練能使得青少年學生增強體質、鍛煉意志品質,從而使他們達到修身養性的良好效果。武術訓練的魅力恰恰在于此。本文立足于青少年武術訓練的實際情況,從一名武術訓練員的視角出發,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尊重學生的差異”及“課后及時的鞏固”3個方面入手,針對訓練員有效開展青少年武術訓練工作的策略進行了初步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青少年武術訓練 ?激發興趣 ?尊重差異 ?課后鞏固
中圖分類號:G85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2(a)-0011-02
對于青少年來講,科學、恰當的武術訓練能使得他們增強體質、鍛煉意志品質,從而達到修身養性的良好效果。也正因為如此,不少家長選擇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武術訓練。那么,作為一名教練員,應當在平時的訓練活動中如何有效針對青少年開展武術訓練工作呢?筆者僅從自身的工作實踐出發,針對上述問題嘗試進行回答。
1 ?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有效開展青少年武術訓練的首要前提
在平時的工作實踐中,筆者發現不少孩子是以一種被動的姿態接受武術訓練的,主要表現為他們有時不愿意來上課,多是在父母的強烈要求下“被迫”來的,而且即使來了,上課注意力也不是特別集中,看看這里盯盯那里,對于教練員課上所講解的動作卻不能做到認真聽講,更談不上理解進而做出規范的動作了。種種情況都表明了這些學生并不具備對武術訓練的濃厚興趣。
以筆者為例,在平時的工作中,一般不會按著上課的時間準點來上班,而是會提前半個小時等待孩子們的到來。在這半個小時內,筆者會同陸陸續續前來的孩子們交流下上節課學習的動作,檢查他們做的武術動作是否到位、規范;會同孩子們聊聊他們帶來的玩具,并跟他們一起開開心心地玩一會兒;還會與他們交談,最近學習與生活上是否遇到了困難,有沒有筆者能幫助的……經過筆者的嘗試,與所帶的孩子們建立了密切的關系,他們覺得筆者可親、可敬,愿意在課上認真聽筆者講解的知識與內容,這表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學生們對于筆者所教授的武術訓練相關課程有了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同時,筆者在日常工作實踐中也不會完全一板一眼的向學生講解武術動作,而是會采取一種趣味化的方式進行闡述,像當一個武術動作的名稱過于復雜時,筆者便會用一種諧音的方式幫助學生加強記憶,當一連串的武術動作過于長時,為了避免學生出現動作混淆的情況,筆者會將這一連串的武術動作簡化為好記的順口溜,學生們只需要記住這些順口溜,便能做出規范、標準的武術動作,這種趣味化的教學也使得學生們從內心認為“武術訓練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相反,它的學習過程充滿著很多的樂趣”,這樣一來,他們內心的學習興趣便被充分點燃了起來,這時,無需家長與教師的督促,他們自然能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高度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而這些顯然都為接下來有效開展青少年武術訓練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
2 ?尊重學生的差異是有效開展青少年武術訓練的關鍵所在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每一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從平時的工作實踐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學生有著截然不同的學習基礎與特點,這表明作為武術訓練員,不能搞所謂的“一刀切”工作,而應當尊重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客觀差異,并針對這些差異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及其方法,這樣一來,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面向全體學生的武術訓練工作,也才能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從武術訓練活動中切實得到發展,這是有效開展青少年武術訓練的關鍵所在。
對此,筆者在自身的工作實踐中便很好地落實了“立足學生差異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這一理念,學生反響頗佳。像有的學生身體素質好,做一些強度大的訓練活動對他們來說并沒有大的影響,相反,他們急需一些強度大的訓練活動進一步提升其身體素質,針對這些學生,筆者會根據教學進度,適當為他們增加一些鍛煉身體素質機能的武術教學內容及其活動;也有的學生身體素質較差,其身體條件不允許強度過大的訓練活動,針對這些學生我并不會一味地追求他們的學習進度,而是會采取循序漸進的一種方式引導他們加強武術訓練,以逐漸的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技能,以便為日后的訓練活動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有的學生理解能力好,訓練員講解了一個動作,他們很快便能輕松理解,同時還能舉一反三般對該動作進行延伸,對于這類學生筆者在課堂上便會有意識地為他們多講解一些武術訓練動作,以滿足他們的實際學習需求;也有的學生理解能力較差,不能很快、很好地理解訓練員所講解的動作,對此,筆者便會針對這些學生反反復復地講解與強調一個武術動作或者技巧,待讓他們在真正做到了理解與接收之后才繼續下一個武術動作的講解;有的學生性格內向,課上表現得有些膽怯,這時,筆者便會特意抽出時間對他們多多進行鼓勵與引導,鼓勵他們要用勇氣和自信,引導他們盡快與其他學生一起融入到課堂學習中來;也有的學生性格外向,活潑開朗又積極,總是能同訓練與以及其他學生很快打成一片,建立融洽的關系,針對這類學生,筆者便會適當借助他們的力量讓他們以“小助手”的身份檢查其他學生的武術動作是否規范,應該進行哪些調整……這樣一來,針對不同學生所具有的不同基礎與特點,筆者真正做到了有針對性的武術訓練教學,這些顯然讓學生們感受到了尊重,感受到了教練員對他們的關注,更使得他們能真正從中接收到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教學與訓練,這便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青少年武術訓練的效率及其質量。尊重學生的差異對于有效開展青少年武術訓練所產生的意義由此得以充分凸顯。
3 ?課后及時的鞏固是有效開展青少年武術訓練的必要補充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需要不斷復習與鞏固的。武術訓練自然也是如此。可是,在平時的工作實踐中,卻觀察到不少家長更多的將孩子能不能學會、能不能學好局限在武術訓練員的身上,認為訓練員承擔著所有的工作,自己只需要將孩子送來就可以了。其實,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觀念。教育好孩子是家長與訓練員雙方的責任,由于時間的限制,教練員在結束了課堂教學之后,不再有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們進行接觸,對此,作為家長就應當充分發揮出自身教育的責任與職責,在課后引導孩子進行及時的復習與鞏固,以幫助孩子們對課上訓練員所講解的動作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并能以此為基礎做出足夠規范而標準的武術動作。
筆者在自身的工作中,就會向學生家長強調這一點,讓家長們從育兒觀念上形成轉變,意識到自身作為家長對于孩子學好武術動作所起到的一個重要作用,此外,筆者還會在每一次武術課結束之后,在同家長們的微信群中發送本節武術課所講解的內容以及具體的武術動作,讓家長能直觀、清晰地理解,進而也能對孩子們的后復習進行督促與監督,引導孩子們在結束了課堂教學之后,也能在課下接受到武術訓練的指導與引導。
武術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優秀代表項目,備受人們的喜愛與青睞。作為一名武術訓練員,筆者備感光榮與自豪。在接下來的工作實踐中,筆者仍將進一步探索優化武術訓練教學的方式方法,以在促進學生們身心和諧發展的同時,讓我們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得以進一步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 呂杰.青少年武術基礎訓練方法之探究[J].內江科技,2018(6):68-70.
[2] 靳春燕.淺談青少年武術訓練的方法[J].青春歲月,2013(24):303.
[3] 王亞春.關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青少年武術習練中的應用[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9(6):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