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之一,是學生提高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基礎。文章對應用活動教學法提升學生英語語言能力進行研究。教師要通過對話、游戲、故事、實踐等活動,引領學生在接近真實的英語語言環境中主動聽說讀寫,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增強學生的語言應用技能,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語言表達能力;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23.3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4-0056-02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主要指運用英語語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語言知識、語言意識和語感、語言技能、交際策略等。建構主義和多元智能理論強調,從學習者的認知需求出發,創設與外語相似的學習情境,引領學習者在主動探知和深入嘗試中有針對性交流,并能形成一定的交際氛圍,能有效喚醒其主動對話意識,有助于學習者掌握外語運用規則。教學實踐證明,嘗試運用多元化的活動深化語言教學,不僅能活化課程資源,更利于學生在身臨其境的互動中相互交流溝通,利于其在主動融入語境中學習和使用英語,掌握正確的語用規則與方法。
一、對話活動,言之有序
語言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的基石,學生需要在主動嘗試和模仿對話中積淀深厚認知。對話活動能讓學生跳出依賴教師講解和教參解讀的被動學習模式,真正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心聲,利于學生主動調整語言表達思維和方法,在相互溝通中發現英語表達規則。同時,對話活動也利于學生在有效交流中捕捉豐富的思維靈感,在主動傾訴和表達中收獲有價值的信息,使得語言表達更有邏輯性和規范性。
教師要多組織對話活動,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掌握語篇表達的核心要點。例如,教學The lion and the mouse中的“Story time”時,可結合“獅子和老鼠是一對好朋友”的主題,引導學生圍繞獅子和老鼠會各想什么進行深入的對話,并圍繞“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yourself”進行深入交流,幫助他們借助交流找到更多的運用切入點。還可讓學生圍繞big、small、strong、weak等單詞,結合各自的心理活動進行深入對話。很多學生圍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進行深入思考,使得語言表達更有條理性和邏輯性。教師也可引導學生結合獅子和老鼠的各自特征,根據“發揮各自特長相互補充”的主題進行表達,讓學生在彼此篩選相應素材中形成一定的理性感知,切實增強語言表達的準確性。通過對話活動,學生可以在由此及彼的交流中獲得深入感知,并使之轉化成語言運用能力。
二、游戲活動,滲透文化
文化是語言的內核,是說好流利和標準語言的重要主線。語言與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生需要從文化深處領悟語言表達的內涵,才能真正體味“言外意”,聽出“弦外音”。從文化的角度審視語言,學生能夠在提高站位的基礎上獲得深刻認知和豐富感觸。要將文化與語言活動進行有機融合,游戲是比較適合的載體,能夠起到牽線搭橋的紐帶作用。教師可創設輕松、和諧的活動氛圍,運用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感知語言的深刻內涵。
游戲活動的創設,利于學生在層層深入的過程中獲得更為真切的感觸。例如,教學Seeing the doctor中的“Story time”時,結合“What did Su Hai and Mike say with the doctor”主題,教師不妨運用游戲活動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對話,引導學生掌握與人交談的技巧。教師可引入照鏡子和猜啞語的游戲形式,建議一個學生扮演蘇海,通過皺眉的形式展現自己的痛苦,同時用手指著自己的頭模擬頭痛的樣子,然后用照鏡子進行信息傳遞的方式讓其他同學模仿,直至最后一位同學做出相應的動作,并讓其他同學猜是哪兒不舒服。有的同學猜是牙痛,有的同學猜是頭痛,有的同學猜是胃痛,等等。這樣的游戲活動能讓課堂變得有趣好玩,體現了一定的情境性與愉悅性。教師靈活運用上述游戲活動,可讓學生在相應情境中感受飲食文化、養生文化以及交際文化,真正感受到語言與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系。
三、故事活動,主動重構
運用英語語言做事,就是要給學生更多的自我嘗試機會,引導他們在主動展示中總結提煉和反思生成。教師將講故事融入到學生的英語表達中,多引導學生對相應的情節進行主動概括,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講故事活動能讓學生憑借已有的學習認知素材進行拓展延伸,便于學生在主動重構中獲得深層感知,能夠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起到促進作用,切實增強學生的自我發展和創新意識。
講故事融入到語言表達活動中,利于學生跳出以本為本的學習模式。例如,教學Our animal friends中的“Story time”時,針對“Animals are our good friends”的主題,教師不妨建議學生從“What did you read from the text”角度主動歸納有關動物的可愛特征,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充滿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學生結合文本閱讀理解之后,教師可建議他們設想“If you were animals in the forest,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鼓勵學生從小動物的角度來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有的學生講自己是黃鸝,與孔雀一起曬自己的新衣裳,看誰的更漂亮;有的學生講自己幫助生病的小熊找蜂蜜的故事,體現了團結、樂觀;有的學生講述動物們是如何建造自己房屋的,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學生有了上述理解之后,教師可以多開展講故事競賽活動,激活學生的表達激情和動力,幫助他們在深入重構的過程中形成多元化的感觸,豐富英語學科知識。
四、實踐活動,社會交際
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語言表達運用正確與否的重要載體。創設相關實踐活動,能讓學生在接近真實的語言環境中主動探究知識。要借助實踐活動引領學生主動表達,讓他們在相應的情境中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實踐活動融入到語言表達中,能夠給學生足夠的話語表達權,便于其在交流過程中積淀深厚的認知語感,產生滔滔不絕的對話交流效果。實踐活動中的對白,不僅能激活學生豐富的認知思維靈感,更利于學生在相互切磋中提升語言運用的靈活性。
創設實踐活動,能夠給學生提供靈活自如的運用平臺。例如,教學The King's new clothes的時候,圍繞“The King likes new clothes”的主題,教師不妨運用情境小品劇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模擬表演,讓學生在主動揣摩相應角色中體味人物的內心世界。很多同學結合The king、Two men、The little boy等不同角色的特點,根據自己的閱讀認知和相關想法進行表演。教師可根據課文表達內容,結合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創設相應的情境,請學生主動從課文情景劇中找出相應的表達素材,讓他們在扮演相應角色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對話,以此深刻領悟其中的內涵。運用情景劇實踐活動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對話交流,利于學生跳出文本思維束縛,自覺發揮想象力深入創作,并靈活運用于交際之中。這體現了學以致用的原則,能夠幫助學生在真正的交際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英語教師要發揮好活動的導學訓練作用,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切入點,注重多樣性、開放性活動的開展,通過對話、游戲、故事、實踐等活動,切實增強學生的語用基本素養。要突出活動的實踐導學性,多注重活化訓練,突出語言表達,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這利于學生在綜合表達中提升語用的準確性與靈活性,夯實語言運用能力基礎,為提高其學科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語言能力提升微探[J].華夏教師,2018(33).
[2]吳芳.基于文化素養的小學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J].小學教學研究,2017(19).
[3]李霖.巧設讀后訓練提升語言能力——小學英語Story time板塊教學讀后活動設計[J].江蘇教育研究,2017(17).
[4]葉亞均.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以思維訓練促語言能力的提升[J].內蒙古教育,2016(14).
[5]張麗紅,陳清.小學英語活動教學創新模式的應用研究[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0(01).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Activity Teaching Method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
Kan Qingqing
(Matang Primary School, Rudong County, Jiangsu Province, Rudong 226401, China)
Abstract: Language ability is one of the four dimensions of English core literacy, which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core literac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activity-based teaching method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in the near real English language environment through dialogue, games, stories, practice and other activities, enrich students' language knowledge,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application skills, and improve students' core quality of English discipline.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ore literacy;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ability training
作者簡介:闞晴晴(1992-),女,江蘇南通人,中小學二級教師,從事英語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