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群


[摘要] 目的 探討微信互動教學模式在眼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自2018年5月—2019年2月期間,該院眼科接收的30名實習生作為實驗研究對象,隨機將30名實習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15名實習生。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方法進行教學,實驗組在對照組傳統帶教方法的基礎上建立微信群,增強師生間的互動。對兩組帶教效果進行觀察和分析。結果 實驗組學生在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兩項平均得分方面均高于對照組;而采用微信互動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帶教實習的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微信群引入眼科帶教學習當中,迎合了現代年輕人的社交特點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護理實習生在學習中的興趣和創造能力,大大增強了師生之間溝通的空間性和時間性,避免了以往單一、單向的教學模式,不僅大大提高了帶教的教學質量,而且增強了學生的滿意程度。該種方式簡單易操作,值得在臨床護理帶教實踐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 微信;互動;眼科臨床護理;帶教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1(a)-0151-02
在臨床護理專業中,學生需要在醫院進行切身的實習,由醫院一線的老師進行帶教,以增強學生實踐與理論的聯系。但是從眼科護理的實際情況來看,眼科護理的臨床專業知識針對性強,而且傳統帶教的方式時間較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運用一種好的方式增強帶教效果,成為一個重要問題。微信作為一種即時通信工具,具備文件傳輸、視頻傳輸、多人聊天等功能,已經成為新時代人們普遍使用的通訊工具[1]。因此,該文運用微信互動教學模式選取自2018年5月—2019年2月期間,該院眼科接收的30名實習生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在眼科臨床護理帶教中進行應用,以探求其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眼科接收的30名實習生作為實驗研究對象,隨機將30名實習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15名實習生。所有實習生都是專科學歷,來自同一所學校中的護理專業。所有實習生都是女生,年齡19~22歲,平均年齡為(21.02±0.56)歲。兩組實習生在一般資料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帶教老師的選定。帶教老師需具有較強的責任心,進入眼科工作的時間至少應在5年以上,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掌握了實際的操作技能和扎實的理論知識,需要具備護師及以上職稱資格[2]。
給予對照組實習生傳統的帶教方式對其進行培養。實習生入醫院眼科開始實習,由教學專干從整體層面介紹眼科病區環境、制度,并提出具體的帶教實習路徑要求,指定一名護理實習生跟隨一名護士,一對一進行跟班帶教學習[3]。按照臨床實際情況,以周為單位進行一次集中的多媒體教學指導,以月為單位進行一次整體的理論、技能考核,出科前進行總體考核,并對帶教效果發放調查滿意度問卷。
給予實驗組實習生在傳統帶教方式基礎上的微信互動教學模式帶教。具體帶教方法為:①護理實習生入科后,由教學專干從整體上進行宣教,并組建微信群,將護理實習生和指派的帶教老師全部拉入微信群中。微信群分為教學群和生活群兩個。在教學群里,上傳帶教實習大綱,提出護理實習生帶教學習期間的實習要求,在每周的集體多媒體教學指導前,在教學群中發放講授資料,資料的形式充分利用微信傳輸的特點,包括不限定于視頻、文字、圖片等。同時在教學群中提出重點和難點,以供護理實習生提前進行預習和思考。在具體的帶教實習中,帶教老師要根據護理實習生的實際情況,對諸如沖洗結膜囊等操作制作成小視頻上傳至教學群,以供護理實習生能夠反復觀看,掌握技術操作要領,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項,叮囑護理實習生留意[4]。在教學群中,定期對帶教期間出現的問題在教學群中進行集中討論,形式不限于“一對一”“一對多”,時間不限于工作時間、休息空余時間。另外在生活群里,設置生活帶教負責人,對于護理實習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疏導和解決。
1.3? 評價方法
所有實習生在出科前要進行理論考試和操作技能考試,采用百分制對學生的實習效果進行打分。考試結束后,召開帶教座談會,進行評教評學,調查了解學生對于帶教的滿意程度,評價標準分為滿意、不滿意兩種[5]。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表示為[n(%)],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表示為(x±s),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實習生理論和技能考試得分
在帶教結束后對兩組實習生進行理論考試和實踐技能考核,從最終得分情況來看,實驗組學生在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兩項平均得分方面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實習生對于帶教滿意度調查
在帶教結束后召開所有帶教教師和護理實習生的座談會,對學生對于帶教滿意的程度進行調查和了解,發現對照組滿意程度與歷年滿意水平相仿,而采用微信互動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帶教實習的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微信作為一種即時通信工具,目前已經在中國社會中廣泛普及,微信的文件、視頻、圖片等媒介傳輸以及群組溝通等功能,對于人們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具有重要的影響[6]。學習本身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活動,因此將微信引入眼科臨床護理帶教的學習當中,具有天然的彌合性。學生從學校只是單純地學習醫學理論知識,缺乏實踐經驗,因而在思維上難免會有形而上學的觀念。而通過微信群聊,將接收和面對自己和他人在臨床實踐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這使得學生的思維面被大大的拓展,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解決問題,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實踐操作,而且通過小視頻、圖片、教師語音指導等形式,能夠對一個問題反復地、不限時間和地點地進行研究和思考,提高了學生的知識運用和實踐操作能力[7]。在學生方面,有的學生礙于各方面因素,對于很多小問題不好意思向老師提問,久而久之將積攢成大問題,而微信群的存在,學生不僅可以向帶教老師進行提問,相互之間還可以相互交流,增強了對于專業知識的理解程度,是一種“教學相長”的有效方法。最后,微信活動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得學生能夠增強自身的效能感,將被動的單向度的知識接受過程轉變為雙向度的溝通和交流,不僅能夠獲取理性的專業知識,而且能夠獲得感性的理解,使學生綜合運用情感、思維、技能等多種手段進行全方面的知識學習、消化和吸收。
綜上所述,將微信群引入眼科帶教學習當中,迎合了現代年輕人的社交特點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護理實習生在學習中的興趣和創造能力,大大增強了師生之間溝通的空間性和時間性,避免了以往單一、單向度的教學模式,不僅大大提高了帶教的教學質量,而且增強了學生的滿意程度。該種方式簡單易操作,值得在臨床護理帶教實踐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建男,曹文學.微信群互動模式在肝膽胰中心實習護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臨床護理雜志,2017,16(1):75-77.
[2]? 馬文琦,劉百靈,姜玨,等.微信群互動模式在基層超聲醫生繼續教育中的應用及評價[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 25(4):631-634.
[3]? 羚入,符曉艷,董茂渝,等.微信平臺在神經內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6,32(2):301-303.
[4]? 朱利偉,張紅亮,趙青,等.外科學教學微信公眾平臺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4):25-26.
[5]? 郭麗芳,琚楠楠.借助微信平臺深化PBL教學法在護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7,31(27):3473-3475.
[6]? 陳芹,曾艷,陳思維,等.臨床護理帶教新方法之微信群的運用[J].飲食保健,2018,5(30):5-6.
[7]? 郭文娟.微信平臺在感染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6,13(4):294-297.
(收稿日期:2019-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