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竹笛演奏過程中,演奏者的情感表達起著重要的作用。演奏者不僅要具備嫻熟的竹笛演奏基本功,而且要在演奏中充分體現作品本身的情感內涵,通過音色、力度、氣息等多種表現手法,將作品的情感藝術充分表達出來。本文分別從個人修養、作品剖析、展開聯想這三個方面,分析竹笛演奏過程中的情感表達。
關鍵詞:竹笛 演奏 情感表達
情感表達是樂器演奏的基礎,演奏者通過嫻熟而充滿情感的演奏,將樂曲中豐富的情感展現出來,才能讓欣賞者感受深刻。竹笛演奏的情感表達充分與否,是演奏者綜合能力的體現。而竹笛演奏者自身是否具備深厚的藝術功底,對樂曲的內涵是否深入理解,是否敢于展開聯想、抒發自己的情感,將直接影響竹笛演奏的效果。
一、培養樂感,提高藝術修養
音樂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思想,是一種意識形態的活動。因此,演奏者平時要廣泛涉獵相關藝術知識,尤其在文學領域和美學領域,要不斷學習以加強自身藝術修養。除此之外,社會科學也是幫助演奏者拓寬知識面的重要方面,演奏者學習社會科學可以有效提高自身觀察能力,為竹笛演奏突出其豐富的情感因素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樂感培養方面,演奏者可通過感知音樂旋律、調式、調性等方面的特點來感知作品,再從人聲和樂器的音色等方面出發,融合自身的情感成分,形成自己獨特的音樂判斷能力。演奏過程中節奏、節拍、張力的把握也是需要演奏者不斷努力才能掌握的。在竹笛樂曲風格、地域特色等方面,演奏者也需要具備足夠的音樂感知能力,方能準確獲取樂曲信息,將竹笛演奏藝術充分展現出來。除此之外,演奏者的生活經驗積累也非常重要,演奏者可以通過在生活中不斷汲取藝術創作的養分,培養對藝術深度思考的習慣,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
二、剖析作品,體現作品情感
一曲令人賞心悅目的竹笛演奏,必然離不開演奏者對樂曲內涵的深刻剖析和理解。演奏者在演奏時,首先要突出作品本身的情感內涵,運用適當的藝術表現手法,將竹笛演奏的情感內涵充分展現出來。演奏者要提前了解并深刻分析作曲者的創作背景。每個作曲者都具有獨特而豐富的人生經驗和藝術靈感,演奏者要準確把握作曲者賦予作品的情感,才能完美呈現作品的藝術價值。其次,在不同樂曲作品中會有各自獨到的音樂結構形式,而不同規模的音樂語言具有不同的特定意義,演奏者只有準確把握樂譜中的這些規律,才能夠演奏出富有情感的動態音樂。
例如《塞上鐵騎》這個曲目,其樂曲講的是一群愛國戰士,在祖國邊疆保衛祖國邊關期間所展現的生活情境及精神世界。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除了要深刻理解作曲家精神層面所蘊含的思想,還要具備與作曲家如出一轍的愛國情懷,甚至對愛國思想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這樣才能夠將作曲家的精髓真實而完美地呈現出來。另外,在竹笛演奏中,演奏者要通過分析樂曲的音樂結構及形式,運用準確的節奏、力度、速度以及音調,充分把握音樂的表現手法,將作品內容之間的情感融合表現出來。
三、展開聯想,抒發自身情感
竹笛樂曲演奏具有抽象性,竹笛演奏者對作品的感悟是否全面、深入,會直接影響演奏者在演奏階段呈現出的音樂情感。因此,演奏者需要在演奏過程中,根據自身生活及演奏經歷進行作品與生活的有機結合,通過聯想來抒發屬于自己的音樂情感。這需要演奏者具備豐富的情感世界,在演奏時可隨時展開想象空間,調動與演奏作品相關的生活和情感體驗,從而形成屬于自己的藝術形象,讓觀眾有更加全面深刻的音樂感受。
例如著名作曲家王毓麟的協奏曲《花木蘭》,其創作背景是作曲者聽完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后深受啟發,并融入我國古曲《花木蘭》的內容、辛滬光的作品《嘎達梅林》的部分內容,才創作出這首新穎、優美而結構豐富的協奏曲。該作品深刻體現了主人公英勇善戰的愛國精神,整體旋律可謂豐富多彩,既有抒情的優美,又有戰場的心酸和悲傷。因此,演奏者在演奏時,不僅要體現主人公戰斗不息的正能量,同時需要體現主人公對生活理想的憧憬和熱愛。演奏者內心只有對樂譜展開充分聯想,融合自己的情感進行內心歌唱,展現情感變化的音樂線條,才能演奏出情感統領的藝術效果。
綜上所述,作為我國藝術發展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竹笛演奏過程中的情感表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充分展現竹笛演奏的情感內涵,演奏者要不斷學習,培養自身樂感,提高自身音樂素養水平;在演奏之前對作品的創作背景和表現手法進行深刻剖析,做到充分理解,完美呈現;展現作品的過程要結合自身情感進行聯想,將作者的思路與自身經驗相結合,充分展現出竹笛演奏的情感內涵。
參考文獻:
[1]馬迪,楊永兵.談笛子的幾種演奏技法[J].黃河之聲,2003(06).
[2]劉子陽.淺談竹笛演奏技巧與樂曲情感表達之間的關系[J].北方音樂,2017(22).
[3]周文超.由新老兩代山東派演奏家淺談中國山東派竹笛藝術發展[D].青島:青島大學,2018.
(作者簡介:王鴻霄,男,本科在讀,運城學院音樂系音樂表演專業,研究方向:音樂表演;指導老師:楊永兵)(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