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敬亮
摘要:語言文字的學習向來離不開讀和寫這兩項基本訓練,在相互影響和制約的情況下,共同影響著學生語文綜合素養能力的培養。讀寫結合是高效語文教學的重要形式,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學習水平最重要的體現,也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可以利用閱讀訓練的機會,給予學生相應的寫作練習指導,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寫作能力
閱讀和寫作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部分,前者體現了學生的學習內容,后者展示了學生的學習成果。閱讀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教材課本選擇的篇章都是文質兼美的優秀內容,課外的閱讀推薦書目也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對學生的寫作技巧和情感思想的構建都有著積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抓住讀寫結合的契合點,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練筆活動。
一、借助文本的寫作技巧,進行仿寫練習
語文文章都是在一定的體裁形式下鋪展開來的,通過語言文字的巧妙運用來實現傳情達意的,借助一定的表達方式實現文質兼美的特點。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對文章內容進行品悟和體會,可以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寫法的學習和訓練,進而能夠進行靈活運用。散文語言的優美精煉,小說情節的一波三折,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表達更加形象生動,這些內容都是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需要掌握的技巧和具備的能力。教師在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仿寫練習,進而提高寫作能力。
比如在《草原》的學習過程中,在描寫在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的過程中,在表現草原美景的語言技巧上,都有很多可供借鑒學習的地方。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分析語言的形式,體會場景的變化和語言呈現出來的美麗畫面,抓住其中的典型之處進行仿寫活動,實現知識學習向技能培養的有效轉變。總之,學生在這樣的練習活動中,不僅可以積累好詞佳句,實現語言知識的有效積累,還可以擺脫單純寫作教學模式的限制,豐富寫作的形式和內容,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為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體會文本的情感思想,進行感想練習
文本內容都是一定情感態度的表達,是對學生進行道德培養、審美培養和精神建設的重要途徑。學生的作文創作也是個人情感態度的客觀展示,也是寫作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學生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自然會受到作者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情感是文章的靈魂,學生在正確思想的引領下,文章內容更容易情真意切。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思想,聯系生活感受,進行相應的讀后練習,進而提高寫作能力。
比如在《窮人》的學習過程中,主要是通過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來展示窮人生存環境惡劣的,而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窮人之間互幫互助的善良品質。學生生活的環境相對豐富和諧,對窮和善的感受并不深刻,而文本學習就是使學生能夠通過文本這個例子,實現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生可以在課堂中進行討論,分析文本內容,聯系生活實際,集思廣益,不斷豐富和完善個人的思想認知范圍,既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又能使讀后感想更有深度和廣度。學生在有感而發的基礎上寫出來的作文內容可以有效避免空洞枯燥和華而不實的情況。
三、抓住文本的未盡之處,進行擴寫練習
文本表達并不是流水賬,很多內容出于整體考慮都會一筆帶過或者不會涉及,這種并非面面俱到的形式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間。學生的閱讀活動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算是對文本的二次創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的未盡之處進行再創造,進行擴寫或者續寫活動,豐富學生的寫作機會,在長期的練習活動中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比如在《盼》的學習活動中,小作者穿上雨衣走在街上,在滴答、滴答的氛圍中又會發生什么有趣的經歷。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文章的續寫活動。其中小作者在首次下雨想穿雨衣出門和媽媽對話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去想象,小作者還可以提出哪些說法從而實現出門的愿望。作文創作離不開靈活的想象能力,才能實現寫作的創新化和個性化。教師要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結合個人經驗進行思維的發散和想象。經過這樣的訓練活動,可以有效解決學生三言兩語便無話可說的作文困境。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古詩詞的翻譯活動,既要翻譯出關鍵字詞的涵義,又要使整體表達向著信達雅的標準看齊。這樣可以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有精準性和規范性,提高寫作能力。
總之,讀寫結合是有效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要改變讀寫分離的模式,立足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培養,努力挖掘讀寫結合的契機點,給學生創設讀寫結合的機會,并進行相應的訓練活動,這種練習內容一般篇幅短小,針對某一方面展開,可以有效減少學生的抵觸和畏懼心理,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實現寫作能力潛移默化的培養,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契合點分析[J]. 鄒吉.名師在線.2018(13)
[2]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的契合點探究[J]. 張坤.新課程(上).2017(08)
[3]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研究[J].駱勝男.課外語文.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