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鑫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生本理念成為目前各科課堂中所提倡且推廣的教學理念,而有效教學成為了目前廣大教師所研究的焦點,且得到了一定的成效。那么如何在生本理念下開展高中生物有效教學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從設計問題,探討生物概念;動畫展示,探討生物現象;小組合作,探討生物實驗這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以期讓更多的學生在課堂中發揮潛能,自主探究生物知識,構建生物體系,為接下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生本;有效教學;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學好這門學科既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框架,增強學生的見識,又可以積累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今后的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和保障。但是高中生物知識比較瑣碎,再加上一些概念比較抽象導致學生學習起來有些吃力,為了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必須摒棄滿堂灌的形式實施教學,而是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讓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自主探討,之后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構建新的知識框架,促進其成長。
一、設計問題,探討生物概念
生物學科中的概念比較繁多,且瑣碎導致學生在學習這方面內容時比較薄弱,然而教師不僅沒有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反而讓學生死記硬背來掌握生物概念,這樣一來,使得學生對生物概念一知半解,影響了其他內容的學習。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在概念教學時,可以為學生設計問題,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同時,將概念進行總結,最終將概念進行內化,豐富生物知識體系,從而實現生本理念下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物質跨膜運輸方式》這一課時,筆者首先為學生設計了以下問題:細胞是一個開放性的生命系統,那么不同的物質在進出細胞時都有什么區別呢?之后運用多媒體展示了擴散的圖片以及概念,讓學生們對不同的運輸方式進行了觀察,并總結了自由擴散、協助擴散以及主動運輸的概念,對比了它們之間的區別,從而根據這一問題將這三個概念進行掌握,理解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最終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所以設計問題有助于學生自主對課堂知識的探討,并通過分析將知識進行掌握,實現了以生為本理念下的有效教學目的。
二、動畫展示,探討生物現象
在生物教材中會涉及到多種生物現象,但是書面的圖畫展示以及文字描寫無法讓學生掌握這一內容。這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動畫,讓學生在動畫中對生物現象進行探討,總結其中的奧秘,分析生物現象的特點,最后形成一定的認知。這樣一來,活化了教學過程,二來,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為接下來的發展鋪平道路。
例如,在教學《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這節課時,筆者為了讓學生對減數分裂這一生物現象進行探討,于是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減數分裂中染色體以及細胞個數的演變,最后讓學生根據動畫來總結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的數量變化過程以及減數分裂的特點。通過動畫的展示使學生對這一生物現象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生動形象地理解了這一生命現象,為提升自身的生物素養奠定了基礎。再如,在教學《生長素的生理作用》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明確生長素在生命現象中的功能,于是筆者運用多媒體播放了關于生長素促進植物體生長的動畫,使學生通過觀看動畫整理這一知識點,并培養生命觀念這一素養。總之,動畫展示,有助于學生對抽象的生物知識進行形象化的理解,同時幫助學生加深對生物知識的印象,以此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小組合作,探討生物實驗
生物實驗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為了保證每位學生在實驗中得以發展,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對實驗的過程、實驗的方法以及實驗數據進行分析,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感受生物實驗的趣味性,以此努力學習生物知識,提升自身的整體水平,從而實現生本理念的教學要求。
例如,在教學《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這一實驗時,筆者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實驗原理和過程進行了探討,首先學生明確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原因是細胞兩側之間的濃度差造成的,當細胞內的濃度低于外界細胞濃度時細胞失水,當細胞濃度高于外界濃度時細胞吸水。之后學生根據這一原理準備了細胞材料,并設計了實驗過程驗證了這一原理,從而鍛煉了自身的動手能力。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是主角,并以小組的形式對整個實驗進行了探究,而筆者只是在一旁進行指導,最終實現了生本理念教學的效果,提升了學生的整體水平。
綜上所述,在生本理念下開展有效教學是學生成長的需要,也是高中生物課堂發展的趨勢,所以教師在實施教學中注意結合學生的學情和認知規律來設計教學活動,以此讓學生在課堂中發表自己的觀點,加強認知,從而將生物課堂知識加以內化,提升學生的生物技能和生物素養,最終實現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生物課堂中得到自我肯定和發展,為未來的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和保障。
參考文獻
[1]安晶晶.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9(34).
[2]于海芹.生本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新課堂[J].教書育人,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