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相
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注入了新的活力,主要表現在培養途徑、培養內容以及培養手段三個方面,但同時也需要注意到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仍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因此,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借助互聯網的優勢確定解決對策,從而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來促進我國經濟轉型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互聯網;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趨勢;問題;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4-0124-02
工商管理專業是一門集合管理學、經濟學等學科的綜合型專業,并且在培養中會包括企業管理方面的基本訓練,因此其對現代企業的良好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隨著經濟發展呈現出“一體化”與“信息化”特征,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更是成為“市場剛需”。而對于工商管理管理專業來說,如何培養出優秀人才是思考的首要問題。在互聯網時代,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發生了改變,但是在實踐教學方面仍待開發,因此發展實踐教學應是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重點所在。
一、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新趨勢
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面臨著新趨勢,本文將從培養途徑、培養內容、培養手段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1.培養途徑多樣化。隨著互聯網技術應用到教育領域,使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途徑更加多樣,學生不僅能夠從課堂獲取知識,也能通過教學視頻、在線教學等方式完成學習進程,而且這些方式在時間利用上更加靈活,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改善。另外,培養途徑的多樣化還表現在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制訂對應的教學計劃,比如有的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比較薄弱,則可以在教學計劃中融入更多與實踐相關的知識,而這樣有針對性的培養方式更加適用于網絡教學、視頻教學等互聯網教學模式。隨著互聯網教育發展的不斷深化,培養途徑的多樣化不僅更加凸顯,而且在體系上更加完善,并且有很多培養方式逐步成為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主導模式。
2.培養內容豐富化。工商管理專業中主要為經濟學與管理學中的內容,而這些內容主要以理論知識存在,然后再以這些基本理論為基礎,通過結合現代管理方式構建出最為有效的企業管理策略。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能接觸到的企業管理范例比較有限,通常只局限于一些著名的大型企業,而對于中小型企業卻缺乏了解。這樣有限的教學內容不利于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而通過互聯網渠道,學生能夠了解到更為豐富的教學內容,從而接觸到更多管理范例[1]。另外,工商管理的實際應用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要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對應的管理策略,因此豐富培養內容有利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具有重要意義。
3.培養手段智能化。在企業管理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由“人工化”向“智能化”的轉變,而帶來這樣轉變的原因是技術上的革新,并且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更加促進了管理“智能化”的發展。在這樣的局勢下,工商管理專業中的人才培養手段也逐漸智能化,比如在財務管理中可以利用便捷的管理軟件迅速獲取到對應的結果,并且有著極高的準確性。因此,在人才培養中需要加入這些知識,同時也能將其作為常規的培養手段。
二、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應用型人才是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重點,但是在實際培養中卻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效果造成了影響。
1.缺乏明確、準確的目標定位。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的日益深化,急需更多優秀的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進行支持,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卻缺乏明確、準確的目標定位。比如在目前“考研熱”的情況下,很多高校在學生的本科階段對應用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沒有將更加實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導致學生對這一專業的發展方向缺乏準確把握,進而造成培養效率的下降。另外,很多高校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只是一味效仿,而沒有根據自身情況展現特色,造成教學目標與實際情況脫節,進而使培養出的學生失去競爭優勢。
2.教學方式單一,缺乏實踐指導。工商管理專業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專業類型,需要在教學中通過實踐演示來達到提升學生應用能力的目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仍然是以理論講述為主,雖然有一定的實踐演示,通常只是進行簡單的模擬,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2]。教學方式的單一對師生互動也會產生負面影響,因為工商管理知識比較枯燥難懂,如果在教學方式上不能有所改變與豐富,將會進一步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影響到師生互動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師的工商管理實踐經驗也比較缺乏,很多教學內容是經過理論推導而得,并沒有經過切實的實踐驗證。因此,這類知識缺乏足夠的實踐指導性,甚至會引導學生形成一種錯誤的工商管理觀念。
3.實驗教學形式化、盲目化,造成教學效率低下。實驗教學是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的重點項目,主要作用是驗證理論知識的正確性,并且讓學生從這一過程中了解相關的運行程序。在實際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開展存在形式化、盲目化特征,其中形式化是指實驗教學的內容流于形式,造成知識驗證過程的不夠嚴謹以及出現重復驗證的問題,而盲目化是指實驗教學中的很多設備資源是在缺乏充足調查的前提下引進的,這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而且也會因為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教學效率低下。實驗教學出現形式化與盲目化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的重視力度不夠,并且在開展實驗教學時缺乏足夠的理論驗證,再加上一些工作是“徒有虛名”,造成了這樣的惡劣現狀。
三、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策略
通過對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存在問題的分析,進而制定出相應的對策進行解決,以下進行詳細闡述。
1.從實際情況入手,明確培養目標。在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中,應該根據社會發展需要進行人才培養,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并且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在人才培養中,首先要設定明確的培養目標,因為只有目標明確才能正確引導教學過程。培養目標的設定是以社會發展需要為基礎,這里的社會發展需要是指我國的“國情”,而想要全面了解“國情”,重要的是找到有效渠道,而互聯網渠道應該是眾多渠道中效率較高的一種,原因在于互聯網渠道上的信息極為多樣,通過這一渠道可以獲取大量相關信息,進而更快、更準確地了解人才需求動向。在了解“國情”后,可以通過調整工商管理專業中的培養方式與培養內容來滿足“國情”的要求,但是“國情”并不是唯一的參照標準,高校還應根據自身情況來進一步細化培養目標與創新培養方式,進而使培養方式成為本校的一種特色。
2.利用互聯網技術,模擬實踐平臺。在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中,主要采用的方式有沙盤推演、決策仿真、投資模擬等方式,但是這些方式通過傳統技術很難獲取到良好的效果,而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充分將這些實踐方式的優勢發揮出來。比如在投資模擬中,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虛擬平臺,然后將相關要素一一羅列其中,進而模擬出較為真實的投資環境[3]。另外,在模擬實踐平臺時,為了確保其與實際情況盡可能接近,需要在模擬過程前獲取到足夠的“數據”,并且為了提升模擬效果的實效性,應該對相關的影響因素進行全面調查;在“數據”收集完畢后,接著以這些“數據”為基礎進行實踐平臺的模擬,而在這一過程中,要對可能存在的誤差進行詳細記錄,以備后續計算中的應用。教師的實踐知識也會對模擬過程造成一定影響,因為教師實踐知識的豐富有利于對“數據”進行甄別與利用,能夠減少一些不必要環節的運用,進而在使實踐平臺更加科學合理的同時也能降低資源的浪費。
3.構建實驗教學體系,促進教學過程有序進行。在構建實驗教學體系的過程中,首先,要進行課程體系的規劃,注重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良好結合,并且在課程安排上遵循科學規律,進而為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奠定基礎;其次,在設置教學內容是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并且要以“問題”為導向來訓練學生的管理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所提出的“問題”要與時代緊密聯系,而不僅僅是“就事論事”,因此所采用的實驗驗證方式也要及時進行更新;最后,在教學方法上要積極采用互聯網等先進技術,尤其是在實驗驗證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較為直觀、清晰地理解驗證結果,進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學體系的完善能夠促進教學過程的有序進行,尤其對于實驗教學來說,在完善過程中要做到實事求是,這樣才能讓實驗教學擺脫形式化,進而培養出優秀的工商管理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強.基于能力培養的工商管理專業實驗教學體系設計[J].新西部,2019,(24):162-163.
[2]? 黃森林.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與法學專業的經濟法課程比較及教學模式改革[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9,(4):111-114.
[3]? 紀宇.工商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9,(2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