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瑞玉
(福建省平潭澳前鎮中心小學 福建 平潭 350400)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基于教學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識字寫字能力評價,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老師的教學水平,對教學方式的優化具有積極影響,對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關系到學生語文素養的高低。在當前普遍運用的評價小學生識字寫字能力方式中,紙筆測試和題海戰術屬于運用頻率高的方式,但往往將關注點放在考試成績上,對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所忽視,不利于小學生的長遠發展。本文將探討小學語文識字寫字能力的評價方式。
1.1 明確學生在其中的主體地位。根據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關注學生對識字寫字是否感興趣,以及學習態度是否端正,注重引導學生對識字寫字樹立自信心,正確對待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需求等要素的前提下,設計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并將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表現納入到考慮范圍內,譬如如何讓小學生將注意力保持到教學內容上,在設計對學生識字寫字能力進行評價時,需要從多樣性和實用性等角度如實,靈活運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多種方式。
1.2 切實發揮形成性評價的作用。為優化對小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評價環節,小學語文教師不可以單方面關注學生在考試中獲得的成績,還需要將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態度等要素納入到考慮范圍內,有效發揮形成性評價在其中的作用,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更加全面和客觀的認識,讓小學生認識到識字寫字的趣味性,而不是將識字寫字視為苦差事,此舉能夠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基礎。在合理發揮形成性評價的作用后,任課教師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情況會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可以結合課堂上的反饋及經驗,對教學方式進行合理改進,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3 確保多元化評價的科學運用。識字寫字屬于小學語文階段必不可少的學習內容,能夠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多種問題。在對學生識字寫字能力進行評價時,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調節評價方式,不能單純依靠試卷進行評價,而是要將來自老師、家長以及同學的意見共同納入到評價范疇,合理發揮多元化評價的價值,綜合運用書面評價、口頭交流等方式,而不是單純依靠某一種評價方式,從而基于實際要求改進評價量表。
2.1 對學生識字能力進行科學評價。認讀能力屬于檢驗小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重要內容,小學語文教師在評價學生漢字讀音水平時,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設置具有針對性的評價方式。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學生需要認讀的漢字打印下來,要求學生認讀相應內容,并結合學生認讀情況予以客觀評價。另外,我國不少漢字的形狀十分相似,但具體含義卻千差萬別,為了增強學生對這種漢字的印象,有效檢測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采取增加筆畫或偏旁的方式,訓練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并運用此種方式鍛煉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還可以將此種評價方式納入到考試中,利用小組競賽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識字寫字練習,讓識字寫字評價的趣味性得到提高。此外,為了檢測學生是否準確理解相應漢字的內涵及意義,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針對這部分內容設置專門的評價方式。有些漢字具有多種含義,但它處于不同語境時,所體現的含義存在一定差異。基于此,為了實現評價學生漢字理解能力的目標,教師可以通過選擇體現不同含義的句子,讓學生朗讀這些句子從中體會同一個漢字的不同意思。
2.2 對學生寫字能力進行客觀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任課教師在訓練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和姿勢,這些對學生成長學習具有重要影響,關系到學生在寫字時能否做到規范。故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坐姿和寫字姿勢,在潛移默化中端正學生的寫字習慣,并對學生的寫字情況予以合理評價,并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關注學生的寫字情況。另外,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科學發揮學生互評在其中的價值,讓學生認識到同學身上得到優點,從而起到查缺補漏、取長補短的作用。此外,小學語文教師要科學利用課外環節,合理設置課外學習任務,或通過舉辦班級寫字比賽等方式,調動學生參與寫字練習的積極性,并對評選出來的優秀作業進行適當獎勵。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識字寫字屬于其中重要任務,必須對該環節的評價加以重視,明確評價效果對學生學習態度及效率的影響。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在遵守新課改要求的前提下,優化識字寫字評價的運用,靈活運用多種多樣的評價方式,調動學生識字寫字的積極性,并正確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