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會
【摘要】人力資源管理儼然是企事業單位極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尤其是對于企業來講,是內部管理中的生產力,而社會保險涵蓋了工傷、養老、醫療等保險。本文以社會保險對于在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進行總括,結合當前企事業單位尤其是企業單位社會保險管理中客觀反映的一些問題,研究其重要意義,并就如何加強社會保險管理路徑選擇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見。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 社會保險? ?路徑選擇? 意義
在中國,社會保險是構成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社會保障也是人力資源管理框架下的重要環節。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社會保障不僅展現了企業單位的福利水平,也是企業擔當的體現,更是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凝聚人心、控制成本、保障企業利益的過程。現代管理理念認為,人才是企業競爭的最有效的資本,是構成企業發展戰略的關鍵因子,如何利用好社會保險這一重要抓手?如何才能引進人才、留住人才?這些是擺在企業發展中必須研究并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員工的精神和培養,是保障企業健康發展的核心要素,企業管理者往往通過完善的薪酬福利制度和企業愿景、文化、精神,來激發人才的創造激情和奉獻精神,從而達到提高企業的生產力、獲得更加廣闊的市場資源、核心競爭力、企業長足發展的目的。
一、社會保險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價值和意義
我們所理解的人力資源管理,通常是狹義的。要做好此項工作,首先要從廣義上來思考,其概念涵蓋了績效考核、培訓、人才招聘及儲備、社會保險、薪酬福利,等等。相對來說,社會保險是勞動福利范疇,由國家立法來保障,也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其價值和意義主要體現在:
(1)降成本、減風險、輕負擔。具體來講,通過社會保險,可以在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的同時,一定程度分散了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不可預見的風險。譬如說,在企業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條件下,若員工發生了意外和工傷事故,這就屬于社保基金之保障范疇,社保部門會依法依規及時予以認定并進行賠付,企業的經濟風險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分散,負擔得到了減輕,從而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反之,企業則有可能因為巨額賠付而陷入經營危機甚至破產。
(2)激熱情、提效率、高價值。企業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的,但也應有企業的社會擔當。且其利潤的獲取還在于員工能夠主動、積極工作,想企業所想。作為激勵制度之一的社會保險,不僅僅是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的體現,更是讓員工從情感上感受到認為自己是被重視的,是企業的一份子,切切實實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管理體系。足夠、足額的社會保險,能夠促使員工的創造性得到充分激發,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業經濟價值的目的。
(3)增進滿意度、穩定隊伍、促進長遠發展。按照收入領取的時間來講,員工一般是按月領取工資,社會保險費用按月由企業代扣代繳,是長期的、隱形的福利存在,員工生病、發生意外、養老都可以得到較好的保障。企業及時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員工的滿意度得到有效提升,這種滿意度在招聘過程中體現較為突出,在離職前員工也會充分權衡利弊,有時候人才的加入往往就在于一剎那的感覺,通過社會保險的規范管理,可大大降低的員工的離職率,增強了員工隊伍的穩定性,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規范社會保險的路徑選擇
在現實工作中,還存在對社會保險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工作人員業務不精、手段單一、管理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比如,一些員工由用人單位為其購買保險后,其每月的工資收入就會降低,他們寧愿每月多拿一點,也不愿意繳納社會保險,他們沒有想到“若不繳納保險,企業的風險相應增高,另一個層面也違背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基于這樣的一些現實問題,如何才能做好社會保險工作,發揮其最大效應?如何才能找到社會保險與人力資源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平衡點?這是擺在人力資源管理人員面前的長久話題。
(1)加強宣傳,整體提高人們對于社會保險的認知。做好宣傳,至少要有三個層面機構和人員的參與:一是政府機關部門的有效引導,二是企業層面的“不惜與舍得”,三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的業務,通過以上三個層面的有機宣貫、執行,可讓社會廣泛、客觀認識社會保險的重要意義。政府機關要廣泛營造氛圍,讓人們認識到社會保險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關鍵性作用,企業要從員工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成本的降低而忽視職工的切身利益,經辦人員不能拖沓。
(2)堅持“以人為本”。社會保險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發展日益凸顯,并成為吸引人才的基礎因素。企業要結合實際,將“人才”放在第一位,將員工的利益、自身發展、績效薪酬評價放在重要位置,根據各種社會保險的特點、性質等,調整并優化內部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完善已有薪酬福利體系,促使社會保險、人力資源管理處于統一的、有效的網絡體系中,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團隊凝聚力、向心力。
(3)一體化管理企業的社會保險。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險法律法規,建構了統籌城鄉、覆蓋全民的城鄉社會保險體系。從2019年1月1日起,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和員工的信息資源能夠更集中,中間環節更少,各社保部門的信息能夠充分共享,實現涵蓋業務經辦、統計分析、政策評價的多層次的信息系統,社會保險得以規范管理,能夠發揮其對于企業的最佳效應,員工的利益也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為確保社會保險的規范化管理,要逐步實現透明化管理,定期公布員工社會保險的情況、基數調整變化情況;要定期對人力資源管理者進行考核,促使其客觀公正地做好社會保險業務;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強化全體員工對于社會保險的認知并積極參與其中;定期及時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維護好員工的合法權益,避免人才的大量流失,確保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杠桿作用充分發揮。
(4)提高業務水平。首先,要提高經辦機構的管理水平、服務能力。經辦機構既包括了政府的,也包括企業的,政府部門有引導的作用,要利用線上線下的方式定期開展社會保險法律法規的培訓,企業要合理設置人力資源的管理部門和崗位,并積極參加有關培訓活動。其次,要提高經辦人員的能力素質。無論是何種機構,“人”是關鍵因素,唯有注重“人”,才能獲得足夠的發展空間。做好社會保險工作,留住人才,同樣也要注重經辦人的因素,要定期開展思想政治、職業道德、業務知識等方面的培訓,建構社會保障經辦人員正常的教育培訓體系,促使其及時辦理社會保險的相關工作。
三、結論
企業的穩健經營和發展,必然是建立在員工努力的基礎之上的。在社會保險日趨規范的前提下,社會保險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將更加突出,也變成調動員工積極、降低企業成本的基礎因素之一。無論是哪一個層面,都要強化認知,規范管理,最終達到降成本、提效率、穩人心、減風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