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作品的創作離不開創作動機、舞蹈構圖以及舞蹈動作的設計。為什么編舞?為什么跳舞?這就是舞蹈創作的動機,有了創作動機,才會有創作的欲望,才會在舞蹈編導的腦海中產生舞蹈畫面,從而進一步進行舞蹈構圖,把握作品的整體色調,整體線路的調度,以及每個動作的設計,每個舞段的設計。
【關鍵詞】舞蹈作品,編導,實踐,《難念的經》
中圖分類號:J7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3-0103-01
一、創作動機
作品《難念的經》最初的構想是想用雙人舞的形式去表現當代都市人在燈紅酒綠的侵蝕下,在紙醉金迷的誘惑中,一步步滑向人生黑暗的深淵。我們為何執著?為何痛苦?為何迷茫?我們想要什么?我們要到哪里去?作品以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女人為主線,原本是清清白白的姑娘,擁有美好的青春年華,對于未來充滿著探索與希望,最后卻淪為陪酒歌女。在經歷了痛苦、迷茫、期盼與絕望后,她開始對人生善惡進行思考。一天,女人遇見一名和尚,女人問和尚:“為何心有執著?”和尚道:“學會放下了。”女人又問:“如何放下?”和尚再道:“喝茶只有兩個動作,拿起和放下,其實人生也是這兩個動作,在欲望與貪念中執迷不悟。”這便是作品《難念的經》最初的創作動機。
二、雙人舞《難念的經》作品畫面構圖
舞蹈構圖是舞蹈作品的謀篇布局,它直接關系到作品的整體色調,是意蘊情感的表達。舞蹈構圖是舞蹈語言在舞臺上存在和呈現的方式,也是舞蹈在時間和空間中的動態結構。一般指舞蹈者在舞臺空間的運動線,不斷變化,流動的舞蹈路線或隊形和畫面造型,是舞蹈作品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
幕起:女人與和尚,處于舞臺兩個空間,在各自的空間里,和尚手持木魚,女人手持紅綢。
前段:隨著劇情漸漸展開,兩個人在各自的空間里調度。和尚在“橫線”的基礎上行走,女人在“斜線”的運動路線上徘徊。
中段:在經歷了徘徊掙扎之后,女人遇見了和尚,由先前的兩個空間,轉換成為一個空間。一系列撞擊、托舉、滑落等雙人舞造型及動作,用以表達兩個人物的對話。本段也是該作品的高潮段落。
尾段:一番傾訴,一番點化,女人與和尚最后回到各自的空間中去。落幕,熄燈。
三、雙人舞《難念的經》動作的發展
舞蹈是以動作為主體的藝術,動作是舞蹈作品創作的起始與終止,是舞蹈作品的靈魂, 雖然我們十分清楚只停留在動作層面上的舞蹈創作是遠遠不夠的,可誰也無法否認“動作”確實是舞蹈賴以生存的本質屬性。
(一)作品《難念的經》說明性動作
說明性動作是展示人物行動的目的和具體內容的,這類動作具有更多模擬性和象征性特點,作品《難念的經》動作主要來源是依據人物職業、人物性格以及作品的情節來發展和創作的。
作品中的“女人”是風塵女子的代表,人物性格與形象嫵媚妖艷。出場時,一位濃妝艷抹的女子,手持紅綢,走三步停一步,坐胯,上半身旁移,擰身回望。上半身大幅度地前傾與旁移,伴隨下半身大幅度出跨,強化女子媚態的形象。同時,女子豐富的手部動作,與單調的腳步行走,形成一種視覺的反差。用以表現內心的痛苦與掙扎,茫茫人海中又有誰可以傾訴?
“和尚”的動作則主要用于再現和尚的人物形象,動作沉穩干練。和尚出場時便在舞臺右側盤腿誦經,手里敲擊著木魚。因和尚出自少林,他的動作主要從中國武術中尋找原型。在撲步、拳擊、劈掌、虎跳等原型動作上進行提煉美化,這樣的舞蹈動作才能更好地說明“和尚”這個人物的形象與性格特征,幫助情節遞進。
(二)作品《難念的經》裝飾性動作
裝飾性動作沒有明顯的含義,在舞蹈作品中起著裝飾和襯托的作用,有時也用它作為表情性動作和說明性動作的過渡。在作品《難念的經》里出現了較多的裝飾性動作,除了展現人物性格與情節,更多是為了連接下一組舞段,或為雙人舞的交集起鋪墊作用。在設計這一類裝飾性動作時,主要以即興舞蹈的方式創作出動作原型,在原型動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為了增加作品的古典舞蹈風格,在裝飾性動作中加入了許多中國古典舞的元素。
四、結語
作品《難念的經》最初排練非常不順利,因為所選的演員都是剛剛邁進校園的本科一年級的學生,他們舞蹈訓練的時間并不是很長,舞蹈能力相對較弱,特別是在動作的訓練上,需要把設計好的舞段舞句逐一分解教學,尤其是雙人舞托舉部分,需要男女演員投入大量的體力一次次磨合,最后才把動作做順。同時演員的社會閱歷尚淺,對于作品人物的心理很難有一個準確把握。通過對兩位演員介紹人物性格,以及對作品情節進行假設訓練,兩位演員開始慢慢能找準人物的性格特征了。整個作品從構思到公演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兩位演員最后的表現都不錯,能在觀眾的心中引起一定的共鳴。
參考文獻:
[1]胡爾巖.舞蹈創作心理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6.
[2]金秋.舞蹈編導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日]江口隆哉.舞蹈創作法[M].金秋編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4][法]卡林娜·伐納.舞蹈創編法[M].鄭慧慧譯.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5]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基金項目: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研究生創新專項資助項目“編導理論與實踐創作雙人舞《難念的經》”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YC2018-X67。
作者簡介:李偉林(1985-),男,苗族,貴州人,在讀碩士,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研究方向:舞蹈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