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煒
【摘 要】通過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仿古建筑及配套園林教學實訓模型制作與安裝項目建設在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分析仿古建筑專業教學中的現狀與問題,提出1∶1仿古建筑實訓模型及配套設備對于完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調動學生感官體驗以及搭建配套的仿古建筑實訓設施的幫助,從而提升學生學習及實踐能力,有助于向社會輸出更優秀的仿古建筑專業人才。
【關鍵詞】仿古建筑;實訓模型;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4-0148-01
一、仿古建筑實訓模型應用于專業教學的背景和含義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對“四個自信”和“五位一體”的要求,以及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對城市工作的新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延續歷史文脈,建設人文城市。”同時指出,國家需要大力度培養建筑行業所需要的管理和技術雙向人才,結合建筑行業的實際情況進行生產和經營,重點在高校培養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人才。
隨著市場化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人對于建筑除了質量要求以外,對于中國傳統建筑文化要求越來越高。而仿古建筑正是在掌握古代營造法則的基礎上,利用現代建筑手段模仿古代建筑,并還原其歷史風貌的建筑。在專業教學中,完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體驗尤為重要,搭建配套的仿古建筑實訓模型并將其應用于專業教學中,旨在提升專業教學質量,為輸出社會所需的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二、古建筑專業教學現狀與問題
(一)現狀
在古建筑專業教學工作中,面臨著專業實訓場地及器材不足、授課方法傳統老套、理論教學多、實踐操作少等現狀,導致教學內容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另外學生對于仿古建筑材料工藝也沒有統一規范的認知標準,對培養專業人才帶來影響。
(二)存在問題
古建筑專業教學相對缺乏理論聯系實踐的基礎,而古建筑施工技術課程缺少對新材料新工藝的認知與學習,學生缺乏主動性、實踐性及自主創新精神,導致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古建筑專業教學應該重視課程的應用性,強調理論與實踐的有效銜接,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進行實踐,在實踐后更好地把握理論內涵,使教學過程變得更系統、科學、合理。
三、1∶1仿古建筑實訓模型在古建筑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一)仿古建筑實訓模型項目內容的選取
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仿古建筑及配套園林教學實訓模型制作與安裝項目是仿古建筑群設計與教學示范基地建設項目之一,該項目選取了仿嶺南園林木結構硬山頂軒、仿宋代木結構方亭、仿清代全木結構歇山頂四面廳和仿清代全木結構六角亭等模型作為安裝建設內容,涵蓋了中國古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屋頂及建筑形式。不僅宏觀展示了中國古代建筑形制,也從文化的角度表達了建筑的地域性。
(二)利用仿古建筑模型完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
古建筑專業教學必須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先從教學內容和模式入手,為學生營造出情境教學的體驗空間,根據內容開展實踐,使學生可以身臨其境感受教學過程,完成課程任務。學生通過對1∶1仿古建筑實訓模型的認知學習,接觸到了真實的仿古建筑,并對其進行分辨、分析,學習仿古建筑的風格及建筑材料的使用,關注仿古建筑施工中的規則及注意事項。除了完善教學內容,還需要優化教學模式,教師帶領學生走進實際的施工方案之中,結合模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講解,體會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知識點,樹立正確的仿古建筑認知,在提升參與感的同時,增加學生的責任感,讓其意識到安全、環保的重要性。
(三)利用仿古建筑模型調動學生的感官體驗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利用1∶1仿古建筑實訓模型及配套結構施工視頻動畫,將學生帶入到仿古建筑施工過程之中,清晰地將每一個施工環節展現出來,了解更多的施工工具和材料,調動學生的感官體驗,提高積極性。例如在結構與選材中,現代仿古建筑雖然在外觀上延續了古建筑的形式,但其內部材質已經發生了本質變化,傳統古建筑屋架一般采用圓木制作梁、柱等構件,而鋼管的外形與圓木接近,在噴涂防銹漆罩面的情況下,采用鋼管取代圓木是切實可行的方法,而鋼材自重輕、強度高、塑性和韌性好,鋼結構施工便利、布局靈活,十分適合仿古建筑的建造。利用模型及視頻動畫能將以上理論知識融入到感官體驗之中,便于師生間的交流學習,提高教學效果。
(四)搭建配套的仿古建筑實訓設施
利用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仿古建筑及配套園林教學實訓模型制作與安裝項目,搭建配套的仿古建筑實訓設施,為學生營造現場教學環境,降低了學生多次去施工現場的危險性,還可以進行實踐操作,真實模擬仿古建筑施工的全過程,提高實訓教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四、結語
建筑業的發展關乎國計民生,人們在提高建筑使用要求的同時,也越來越關注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因此國家對于古建筑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也逐年提升。在古建筑專業教學過程中,應該合理利用項目建設成果及相關設備,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營造出可操作性的課堂,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踐操作,只有把學生培養成現代化、專業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型的人才,我國的建筑行業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