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興旺
摘 要:區域水資源利用開發有助于城市建設發展更快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以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水資源利用特點,明確新時代發展對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提出的要求,分析如何做好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工作,以提升城市建設發展水平,并優化居民生活質量。
關鍵詞:區域水資源;可持續發展;依法管理;洪水防治
一、引言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水資源需求越來越高,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工作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通過了解各地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可知,隨著水利事業的發展,我國現已初步構建了與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相符的管理體系。
二、區域水資源的定義
從70年代開始,我國北方部分城市就存在供水不足、地下水超采等現象。現階段,水資源作為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要想解決供需矛盾,保障社會水資可以長期穩定供應,必須要突破傳統狹隘思想的限制,注重從社會經濟和日常生活的協調發展入手,最終在多角度、多渠道、多層次的分析中得出有效結論。簡單來說,區域水資源是指某一特定區域內的水資源,通過分析當地水資源供需平衡問題,并依據這一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對未來某水平年的供需水實施預測,以此在提出解決方案的基礎上,為社會經濟發展奠定基礎保障[1]。
三、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意義
(一)有助于生態資源得到科學調配
通過研究不同區域的水資源劃分情況,預先提出有效的工程對策,做好資源儲蓄與調配工作,不僅能保障水資源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而且還能合理運用水資源。現階段,從時間角度分析,常見的調配工程包含地下水、水庫等蓄水工程;而從空間角度分析,常見調配工程有河道、管道等輸水、引水等工程,主要用來優化水資源的區域劃分情況。
(二)有助于綜合治理水資源面源污染
對當前城市建設發展而言,水資源的面源污染非常嚴峻,且影響著居民生活質量安全。通過預先明確排水管道,并建設與保護飲用水源地,有助于優化當地水生態環境。同時,結合工程與非工程生態建設對策,可以有效處理面源污染。
(三)有助于持續利用水資源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有效結合大中小工程,并對外積極宣傳節能減排發展理念,有助于提高實踐用水效率,確保地下水與地表水得到充分利用。同時,加大對海水、污水等各類水資源的處理,全面落實“節流與開源”工作目標,有助于向著持續利用多水源的方向發展。
(四)有助于做好供水安全管理
在城市洪水管理工作中,要結合低沖擊開發模式進行工作,確保城市“去硬底化”,并引用分散且小規模的設備管控雨水徑流的源頭,不僅能控制雨洪水徑流峰值的流量與總量,而且可以提升徑流的水質。另外,還要根據城市建設發展需求,不斷優化防洪工程體系,注重科學調節水面與水系,以構建符合生態環境發展的河流排洪斷面,保障城市居民安全。
四、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方向
(一)明確水資源規劃方向
通過了解不同區域的發展方向,設計具有可行性的水資源開發保護計劃,對實踐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規劃有促進作用。因此,不僅要全面調查當地河流流域及環境現狀,明確實際開發利用工作方向,還要結合多部門與多學科,盡快設計出符合當地發展所需的規劃方案。尤其是日益革新的市場環境中,面對社會發展提出的可持續理念,更要做好區域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二)提出可持續發展資源觀
雖然現階段我國各地擁有資源豐富,但受生態環境自身因素的影響,很難快速融入到競爭水平不斷提高的市場環境中,并滿足實踐社會需求。尤其是水資源,其作為支撐整體生態系統運行的基礎內容,若是受到損傷,針對其他資源提出的開發利用工作也會出現難題。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一方面要在實踐發展中構建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觀,并在各地資源開發利用工作中全面落實;另一方面要整合研究社會各項需求,并在保障居民基本權益的基礎上,科學規劃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工作。
(三)優化水力資源開發速度
以某地農村建設為例,薪柴作為最常見的能源消耗類型,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生產工作都展現出了重要地位。由于這類資源基本上都是由森林提供的,其中30%~40%屬于可用材,所以從資源利用角度分析,這樣不僅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威脅當地生態環境的和諧穩定,而且會增加樹木資源消耗。面對這一現象,當地政府既要因地制宜,合理運用水能資源,又要根據當地經濟建設提出有效的保護措施。例如,運用水資源產生電能,幫助當地居民擺脫傳統意義上的生存方式。這樣不僅能更好開發利用區域水資源,而且可以提升社會經濟發展步伐。
(四)規范管控區域水資源
若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工作沒有提出具備權威性和有效性的法律規定,更沒有在實踐運行中提出統一的管理機構及體制,勢必會影響整體工作效果,且難以達到預期工作目標。在工農業生產與城市建設發展中,城市人口越來越多,此時所需水資源數量也會隨之增加,這就要求區域政府在合理運用有限水資源的同時,預先提出有效的法律規定,并進行全面管控。
(五)強化水資源開發保護工程
在全面推廣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同時,還要加大對水利工程建設工作的關注。了解當前我國水利工程建設情況可知,其中雖然存在很多問題,但隨著各級政府的重視,促使投入資金、水利設施及資源利用率等都得到了優化。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區域政府要與行業企業構建良好的合作關系,并著重研究區域水資源利用現狀,而后在突破傳統工作模式限制的基礎上,大力建設污水處理廠。這樣不僅能保障河流水質安全,而且可以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
五、區域水資源管理措施分析
簡單來說,區域水資源管理工作作為一種全方位管理水資源的現代化理念,主要運用技術、法律及經濟、行政等方式對水資源的劃分、開發及利用、保護等工作實施全面管控,最終在達到預期工作目標的基礎上,改善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在實踐發展中,區域水資源管理工作可以與社會經濟、生態環保等工作融合到一起,進而構建一個復雜化的動態系統[2]。了解當前我國區域水資源管理情況可知,具體內容分為如下4方面。一是調配水資源。一方面要建設大中型供水水庫,另一方面要科學劃分區域供水通道。同時,還要統籌管理建設區域的調水工程,并全面推廣城際供水管網聯網工作。二是保護水資源。一方面要科學規劃區域排水通道,另一方面要保護當地可用水資源的源地。同時,還要加強水資源面源污染綜合治理,以此促使水生態環境可以達到預期效果。三是持續利用水資源。一方面要強化工農業的節水工作,注重構建節水型社會;另一方面要在儲蓄與滲入雨水的同時,對其進行回收利用。當然,還要加強再生水水廠建設力度,注重為其提供適宜的再生水管網。另外,要對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工作進行深層探索,以期從中獲取更多有效開發方案。四是防洪抗災。一方面要管控雨洪徑流污染源,并在初期時分散處理雨水;另一方面要提升透水面積,恢復水文循環。同時,還要正確梳理水面與水系間的關系,注重構建完善且美觀的自然水生態環境。另外,還要設計生態復合河流排洪斷面,最終達到洪水生態治理目的[3]。
六、結語
水資源作為一種有限的生態資源,在社會發展與日常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在時代變遷中,國家政府及各行企業都要加大對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關注,并結合實踐工作特點提出有效的管理對策。這樣不僅能滿足居民用水需求,而且可以為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清.彭陽縣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問題分析[J].水資源開發與管理,2018(9).
[2]萬一,尚小川.強化水功能區管理保障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功能[J].治淮,2017(8).
[3]秦歡歡.人類活動影響下華北平原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