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世珍
摘??要:如今,素質教育成為了社會發展的主流,各學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應該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出發,對學生實施教學。在這種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自然需要關注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根據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對學生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使得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獲得提升?;诖?,本文將從多個方面談一談小學語文中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表達能力;教學策略
口語表達能力是學生需要具備的一種基本的能力,這種能力能夠助力學生與他人進行有效的交流,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小學生正是處在發展階段,正是提升自身口語表達能力的關鍵時期。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有必要結合教學內容,探究多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實施有效教學,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能夠獲得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將從以下多個方面談一談在小學語文中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
一、開展豐富的活動,培養學生表達意識
小學生年齡較小,還是處在發展階段,比較活潑好動。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時,可以開展多種多樣豐富的活動,使學生能夠在活動中找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生能夠具有注重學習的意識,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表達意識。
例如,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開展講故事的小活動。教師在教學開始時,可以先向學生講一個小故事,使學生能夠了解講故事的技巧,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講解,對講故事這種事情產生興趣。在教師進行完故事的講解后,教師便可讓學生想一想自己所知道的小故事,使學生能夠同桌之間進行故事的講解。在學生進行完同桌之間的故事講解后,教師還可以挑選幾名學生上講臺進行故事的講解,并對學生所講解的故事進行一定的評價,使得學生的表達能夠更為順暢。故事是學生比較喜愛的事物,教師通過開展講故事的活動,能夠使學生具有表達的意愿,讓學生具有表達的意識,是學生的表達能力能夠獲得提升。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注重豐富的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因此具有良好的表達意識,讓學生能夠對表達產生十足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創設生動的情境,激發學生表達熱情
情境教學法是當下一種比較流行的教學方法,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可以試試情境教學法,創設生動的情境,使學生能夠融入到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具有表達的熱情,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進行表達。
例如,在教授“口語交際: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這節知識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仔細地探究這節知識所展現的內容,在備課階段,上網搜集與之相關的視頻或圖片資源,將這些資源進行合理整理,并將這些資源放在課件中。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資源,讓學生能夠仔細地觀看視頻和圖片資源,使學生能夠了解那些童年歲月,讓學生能夠融入到具體的情境中,從而喚醒學生的童年記憶。在視頻和圖片資源展示完后,教師再讓學生進行口語的表達,使學生能夠說一說自己的童年趣事,讓學生能夠像班級上的其他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童年。筆者認為,情境的創設能夠激發學生的感悟,使學生瞬間地融入到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具有表達的熱情,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注重情境的創設,使學生能夠融入到生動的情境中,讓學生具有良好的表達熱情,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展開多元教學評價,提升學生表達能力
教學評價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但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卻忽視這一個教學環節,影響了自身的教學效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時,應該注重多元的教學評價的開展,使因教師的評價而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表達方式,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多遠教學評價的開展。例如,學生在進行完口語表達后,教師不應該就此作罷,而應該多多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也應該掌握評價的技巧,教師應該先評價學生在口語表達中的優秀之處,讓學生能夠明確自己的優點后,再說一說學生表達中的缺點之處,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自己的缺點,使學生能夠積極地改正自己的缺點。再比如,在小學語文中,難免會有一些學生的表達能力較低,并因此對自己缺少自信。面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應該多多對這些學生實施鼓勵性的評價,讓這些學生能夠對自己有自信心,使這些學生能夠勇敢地進行語言上的表達,不斷地學習表達技巧。總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評價的重要性,采用合理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使學生能夠具有較好的自信心,讓學生的表達能力能夠獲得提升。
綜上所述,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時,應該始終秉持著持之以恒的心態,采用多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始終接受到高質量的教學,讓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能夠獲得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小琴.淺析提高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03).
[2]王雨蕊.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J].當代教研論叢,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