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高效課堂的內涵及其實施目標,論述打造高效初中化學課堂的四個途徑,認為教師應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精煉教學語言、分散教學難點、加強學法指導。
【關鍵詞】初中化學 高效課堂 內涵 途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1A-0140-02
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教學的質量得不到顯著的提高,課堂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教師面臨著各種挑戰,不少學生感到化學學習比較困難,學習成績不理想,缺乏學習積極性。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的教學模式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能夠讓學生在學習初中化學知識的過程中掌握學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當前的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具備基礎的化學素養,從而構建高效的化學教學課堂。
一、高效課堂的內涵
開展初中化學高效課堂要求教師能夠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使得教學的效率得到顯著提高。因此教師要在課后反思教學過程中是否做到了“高效”,是否轉變了自己的教學授課方式,減輕學生的負擔,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能夠更快樂地學習。在具體的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通過小組內的活動讓學生做到優勢互補,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高效課堂教學的實施目標
在開展初中化學教學的時候,為了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構建高效課堂,需要教師把探索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作為教學研究的重點,使得學生能夠成為化學學習的主體,在課堂上能夠相互幫助,進行合作學習。在探索高效課堂模式的過程中,還需要建立相關的教學評價模式,在對學生評價時,也不能僅僅以他們的考試成績作為主要的指標。教師同時還需要提升自己對化學課本的把握能力,使自身的教學能力和學科專業素質能夠達到一定的水平,成為具有較強化學教學能力和教學科研能力的教師。
三、打造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策略分析
(一)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欲望
學生只有喜歡上化學課才會主動地去學習化學內容,而要想讓學生從不愿意學習變為好學,首先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打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在直觀上獲得較好的體驗,這樣才能夠使他們主動地學習、探究。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他們的接受能力,根據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能夠透過現象思考問題的本質,在這一過程中掌握化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下冊《溶液的形成》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溶液和溶質的內容,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境:食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人們每天都會接觸到食鹽,那么,你們對食鹽又了解多少呢?學生的興趣一下就被激發起來了,教師趁熱打鐵,結合課本提出問題:鹽水能不能夠溶解其他物質呢?為了讓學生得到問題的答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思考這一問題,通過實驗的方式進行驗證。教師首先讓學生對問題的答案進行猜想,提出假設,然后把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他們在小組內討論這一問題,并設計驗證實驗,最后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做實驗,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得出最終的答案。通過實驗,學生發現不止有食鹽可以溶于水,高錳酸鉀等化學藥品也可以溶于水,高錳酸鉀溶液色彩艷麗,使得學生對課堂探究的興趣更濃了,課堂氣氛更活躍。
(二)精煉教學語言,豐富學生情感
教師的語言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只有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語言表達比較規范準確,才能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接收到更加準確的信息,讓學生更快地掌握課本上的知識,增強對化學學習的情感體驗。由于初中化學中的內容比較多,學生不僅要理解課本中的內容,還需要進行大量的記憶,而課本中涉及的元素、化合物、反應公式等內容都需要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導致許多學生感嘆化學太難學了。在開展初中化學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地穿插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口訣,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
例如在學習制備氧氣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編一編順口溜,或者給學生找一些容易記憶的小口訣:“二氧化錳氯酸鉀,混合均勻來加熱,制氧裝置要注意,口低底高要傾斜。”在學習到集氣瓶的使用方法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利用順口溜的方式來進行記憶:“和水反應用排氣,根據密度定上下,不溶于水用排水,氣體純度要更高。”這樣的方法就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構建高效的初中化學課堂。
(三)分散教學難點,克服畏懼情緒
學生不懂得如何學習,沒有掌握學習的技巧,遇到一些難題就發怵,這樣會使得他們產生畏懼的心理,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在初中化學課堂上,為了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教師可以適當地幫助學生分散重難點,讓他們學起來更加輕松。
例如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化學元素符號》這一內容的教學,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之前適當地介紹一些常見的化學元素符號,等到真正講到這一部分內容時,學生已經對這部分內容比較熟悉了,學起來不陌生,難度也就大大降低了,學習更加高效。
(四)加強學法指導,打造高效課堂
要想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除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得當,還需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讓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例如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讓他們學會預習,確定學習的基本目標,了解學習的重點問題,由于每名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基礎不同,教師要給予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指導,讓所有學生都能充分預習,從而提高聽課效率。
又如在做題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錯題本,梳理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再進行強化練習,及時查漏補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薄弱點,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再如,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在認真地按照規范進行操作的同時不斷總結。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用家里常見到的一些物品開展化學小實驗,如在學習石墨的相關性質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利用鉛筆來進行導電測試等。這些實驗材料隨手可得且實驗現象比較明顯,不僅讓學生了解物質的化學性質,而且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為了提升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使其產生學習的欲望,精煉自己的教學語言,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攻克教學中的重難點,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學習方法指導,促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永茂.翻轉課堂下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華夏教師,2019(3)
[2]王建華.打造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初探[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5(7)
[3]聶學民.淺談改革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初中化學“自主學習”教學法的探究[J].新課程(中),2017(5)
注:本文系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課題“中學化學有效課堂教學方法與課堂學習情境創設研究”(課題批準號:EDU650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沈亞(1983— ),女,江蘇盱眙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