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
【摘要】本文論述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途徑,認為教師應讓學生對信息技術有基本的認知、正確運用信息工具、靈活解決信息問題、遵守網絡公約以及堅守道德底線。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 信息素養 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1A-0146-02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信息工具的廣泛應用讓信息技術的覆蓋人群越來越低齡化,雖然絕大部分地區,小學才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但有一部分學生在進入小學之前就已經接觸了信息技術。在這種情況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除了教給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技能,還應重視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一、對信息技術有基本的認知
信息素養必須建立在學生對信息技術有較為全面的、完整的、適配于現在這個年齡段的基本認知,清楚什么是信息技術,主流的信息技術有哪些,現階段需要學習與掌握哪些信息技術,各種信息技術的使用場景是什么等的基礎上。
例如《智能家居》這一課,在物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高速發展下,“智能家居”不僅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而且其關聯產品也越來越豐富。根據市場調研機構的相關數據,2017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1428億元,而2019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985億元,這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字。在一線城市,尤其是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中,智能家居已經開始悄悄地成為家庭配置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比如智能門鎖、空調系統、智能燈控系統等。這是社會發展的新興產物,教師在開展《智能家居》這一課的教學時,可以結合實際,與學生一起討論目前常用的、備受追捧的、實用的、創新性強的智能家居有哪些,它們又是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的……信息技術本身一直處于發展的狀態,因此,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基本認知也應當跟上時代的步伐,這也是教師在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時必須要重視的一點。
二、正確運用信息工具
信息素養的第二個圈層是對信息工具的正確應用,學生理解每一種信息工具背后的邏輯原理,才能夠更加正確地在實踐中去運用它,才不容易濫用信息技術做不道德甚至違法的事情,這是發展信息素養的基本要求。因此,夯實學生的各項信息技能是發展信息素養的基本要求。
例如《微博交流》這一課。微博作為一種社交媒介,它已經成為信息集散地和互動交流地,其開源、自由、便攜的方式也催生了很多“自媒體”。但是網絡是有兩面性的,隨著社交門檻的降低,尤其是溝通交流的扁平化,人們可以在微博上自由地評論、轉發、點贊、搜索,如果沒有正確地使用這些功能,很容易產生負面影響。比如在評論里面留下惡意的評論,甚至是詆毀性、辱罵性的語言,又如在事件(特別是負面事件、突發消息)還沒有被證實的情況下就肆意地轉發,導致以訛傳訛現象的出現,還如“人肉”他人,曝光別人的隱私等。可以看出,假如學生沒有正確地運用信息工具,將產生惡劣的影響。因此,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教師必須要教會學生正確運用各種信息工具。
三、靈活解決信息問題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它需要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相關知識之后,能夠在學習與生活中主動地去運用。因此,教師可以從提高學生解決信息問題的靈活性入手,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例如《畫樓梯》《畫蒲公英》《畫正多邊形》《畫星星》《畫組合圖形》等課程,介紹的都是圖形繪制與處理工具。現在市面上,除了傳統的、專業的photoshop這一圖形處理工具,還有很多“小而美”“簡而精”的修圖軟件,如美圖秀秀、光影魔術手等。面對多種多樣的圖形處理工具,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可以按照難度等級來選擇,難度小的該用哪個,難度大的該用哪個;也可以按照處理效果來選擇,非專業的、偏娛樂的該用哪個,專業的、偏嚴謹的該用哪個;還可以按照處理時間來選擇,哪些可能會耗費比較長的時間,哪些可能需要快速解決……信息素養高的學生,在明確圖形處理的具體要求后,會根據要求來選擇合適的圖形處理工具,以提高自己的修圖效率。因此,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多選擇一些案例來不斷地豐富自己的課堂,讓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四、遵守網絡公約
發展信息素養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發展互聯網素養。教師應當教會學生遵守并且執行網絡公約,在網絡世界中保持理性、客觀、謹慎、克制的態度,規范學生在網絡世界中的表現。
以《網絡文明小公民》這一課為例,這節課向學生介紹了網絡文明守則、如何做文明的網絡人、如何維護與營造良好文明的網絡環境等,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實際的案例展開教學。以上文提到的“微博”為例,教師可讓學生思考,在微博上看到有意見相反的網民在發表意見時,自己應當采取怎樣的行動,保持怎樣的態度?有的學生會按照自己的判斷,選擇支持其中一個陣營,那么,該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是用客觀的事實陳述、講道理、舉例子,還是用具有煽動性的語言?有的學生只是靜靜地圍觀,不加入也不表態,做一名安靜的看客。有的學生會邀請身邊的同學、好友、親戚等加入自己支持的陣營。不論哪一種行為、哪一種態度,學生都必須要以文明為先,明確怎樣是失態的、怎樣是合理的,這是學生的網絡素養,同時也是信息素養的直接表現。
五、堅守道德的底線
最后要提到的是信息素養最為高階的一個層面,就是要有自己的道德底線。教師應當教會學生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里。
比如,互聯網的開放與自由會產生很多數據,其中包含了非常重要的個人隱私數據。那么,我們該如何處理這些隱私數據呢?對于自己的隱私數據,如登陸的賬號與密碼等,我們要學會保護它們,防止被他人盜用、濫用。同時要尊重別人的隱私數據,包括不挖掘、偷窺、曝光、篡改他人的隱私數據等。互聯網非實名讓很多人不必用自己的真實身份去參與到網絡生活中,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始終保持正直與理性,而不是隨意地,甚至是毫無底線地去做一個“鍵盤俠”“網絡噴子”等,也是學生需要去認知與牢記的。如何讓信息技術成為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幫手,而不是讓信息技術成為自己負面情緒,甚至是暴力行為的催發地,也是學生必須要清楚的。學生唯有堅守底線,用好信息技術,才能真正地在學習信息技術中獲利成長,才能真正地涵養自己的信息素養。
深圳大學曹曉明副教授曾經在2018年發布了《寶安區中小學生信息素養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被調查的學生表示他們使用較多的手機功能是社交、視頻、音樂與游戲。站在工具以及娛樂的角度,以手機及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利,也給學生的學習創造出越來越多的可能性,但假如學生沒有給把握好度,缺乏自律,那么就很容易適得其反。基于這一現象,培養與提高小學生的信息素養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學校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主戰場與大本營,教師應當在日常的教學中,對小學生進行信息素養的滲透教學,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讓小學生能夠真正地利用信息技術來幫助自己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呂伏萬.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J].中小學電教(教學),2015(7)
[2]李艷鳳.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J].科學中國人,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