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時代民辦高校科研能力提升探析

2020-04-20 10:49:23湯冬冬徐興林王紅霞
教育與職業(下) 2020年4期
關鍵詞:科研能力民辦高校

湯冬冬 徐興林 王紅霞

[摘要]文章分析了民辦高校科研工作的現狀,指出民辦高校在政策扶持與經費資助、科研定位與目的、教師科研意識與積極性等方面存在不足,進而闡述了民辦高校提升科研能力的意義,最后從政府和民辦高校兩個層面提出了民辦高校科研能力提升策略:政府應健全扶持民辦高校科研發展的相關政策;民辦高校應通過科學的頂層設計、完善科研激勵政策、組建科研創新團隊、搭建科研合作平臺等穩步推進科研工作。

[關鍵詞]民辦高校;內涵式發展;科研能力

[作者簡介]湯冬冬(1983- ),女,山東莒縣人,青島黃海學院,副教授,碩士;徐興林(1978- ),男,山東梁山人,青島黃海學院教育發展研究院,教授,碩士;王紅霞(1976- ),女,山東菏澤人,青島黃海學院,副教授,碩士。(山東? 青島? 266427)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青島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青島海洋旅游文化與藝術跨界融合平臺構建和創新應用策略研究”(項目批準號:QDSKL1801230,項目負責人:張宗元)和青島黃海學院2019年度重點項目“新時代山東民辦教育事業創新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019RW06,項目負責人:徐興林)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并得到了山東省重點社科研究基地——新時代中國平衡與充分發展研究基地的資助。

[中圖分類號]G64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0)08-0091-06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截至2018年12月,全國民辦高校共有749所(含獨立學院265所),在校生已達649.6萬人。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民辦高校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走內涵式發展之路。民辦高校只有提升內涵,凝練辦學特色,形成比較優勢與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民辦高校走內涵式發展之路,全面提高科研工作水平是必然選擇。民辦高校的科研能力是學校文化軟實力的一種體現,增強科研能力有利于學校提升師資建設水平、人才培養質量、社會服務水平、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對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民辦高校科研工作的現狀

2019年,課題組圍繞“民辦高校科研工作”這一主題廣泛查閱文獻,并對不同地域、不同層次的22所民辦高校和其中的300位教師進行了問卷與訪談。經研究分析發現,近年來民辦高校科研工作有了較大提升,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

1.民辦高校科研工作取得的成效。調研發現,大部分民辦高校已經意識到科研工作對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重要性,基本成立了專門的科研處(部),不斷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并設立專項資金資助教師開展科學研究。通過訪談了解到,科研管理者和部分教師對科研工作在民辦高校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著理性的認識,認為扎實推進科研工作對提升民辦高校辦學水平和培育特色舉足輕重。教師普遍認識到,教師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對提升民辦高校整體辦學水平大有裨益;近九成的教師認為,開展科研工作能夠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創新能力,促進創新意識與創新成果實現教學轉化,從而有效提高自身的綜合業務能力。大部分科研工作管理者認為,科研工作對民辦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具有先導作用,可以促進民辦高校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升其綜合排名。調研數據顯示,民辦高校各級立項科研項目數量在持續增加,縱向課題立項水平和層次都有一定的提升,高層次、高水平的科研項目也有了一定突破,科研項目論文數量和質量均有不小的進步。例如,部分民辦高校被CSSCI、北大核心、SCI、SSCI等期刊收錄論文的數量呈現逐年增多的趨勢,科研成果服務學校自身發展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

2.民辦高校科研工作存在的問題。第一,政府對民辦高校的政策扶持和經費資助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調查發現,民辦高校在項目立項、經費資助以及科研成果評獎等方面難以獲得政策的有效扶持,受限項申報的影響,民辦高校申報的項目數量一般少于同類的公辦高校,成功立項的概率也相對較低。對于省(部)級、市(廳)級科研項目,民辦高校尚能勉強申報,但省級以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則鮮有申報成功的。受各種申報條件限制,民辦高校的科研成果申報上級科研成果獎也是困難重重,偶爾獲獎也多為三等獎或新秀獎。此外,民辦高校立項課題獲得公共財政經費資助的很少,多為自籌經費項目。民辦高校的辦學經費基本來源于學生繳納的學費與住宿費,來源比較單一,能夠投入科研的專項經費更是杯水車薪。以某民辦高校為例,近三年有經費資助的項目尚不足立項項目總數的10%,絕大部分課題是上級部門予以立項,但科研經費自籌。民辦高校每年需要投入配套經費數十萬元,才能確保這些科研課題的正常開展。政府應加大對民辦高校政策扶持和經費資助的力度,有效提升民辦高校的科研工作水平,促進其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民辦高校科研定位與目的存在偏差。與研究型大學相比,民辦高校的學科、專業建設屬于市場化辦學的結果,其科研工作一般起步于職業教育,主要研究類型為應用研究。發揮辦學體制機制優勢,堅持傳承職教辦學經驗與高素質應用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定位,是民辦高校特色發展的應然選擇。然而,部分民辦高校的科研管理人員來自于公辦高校,從而造成學校的科研工作與公辦院校模式雷同,缺乏靈活創新,難以形成自身的科研特色與優勢。在科研工作實踐中,部分民辦高校難以整合兄弟院校、合作企業、科研院所等外部力量,其科研工作定位與目的不夠科學合理,沒有充分發揮民辦高校辦學體制機制靈活的特色與優勢,不能做到產學研用相結合,其科研成果也難以反哺教學,不能順利落地轉化,最終導致科研成果的預期應用價值和經濟效益難以實現。

第三,民辦高校教師科研意識和積極性有待提升。目前,部分民辦高校的科研工作仍處于弱勢地位,部分管理者對科研工作重視不夠,在認識上存在誤區,忽視了科研工作對學校和部門發展的重要作用,以致阻礙了科研工作的有效開展。民辦高校存在教師結構不合理、缺乏科研領軍人物、許多一線教師對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等現象,導致用科研反哺學科、專業建設,反哺課程建設,反哺個人綜合業務能力提升的氛圍還不夠濃厚。調研發現,民辦高校4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5%以上,青年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時間較短,對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充分,其科研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超過七成的民辦高校教師的科研工作僅僅是為了應付年度考核和晉升職稱;還有近兩成的青年教師認為,民辦高校的主要任務是教學,而不認同科研工作對興校育人具有重要作用。與公辦高校相比,在同類型課題或相似研究方向的項目申報中,民辦高校不具備對等的競爭力,成功立項的概率很小,這也是導致民辦高校教師投身科研工作積極性不高的重要原因。調研還發現,由于科研工作需要長期積累,在短期內難以立竿見影,以致部分民辦高校出現“重教學輕科研”的現象,這種現象在一定范圍內較為普遍,從而反映出抓科研促學校發展的戰略思維還沒有完全落到實處。

第四,研究團隊建設滯后,自主創新乏力。近年來,民辦高校加強內涵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從事科研工作的教師數量也在逐年增多。但是,民辦高校教師的大量時間被教學工作占用,一般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科研工作,且與公辦高校教師相比,民辦高校教師申報科研項目處于劣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申報項目的積極性。民辦高校的科研力量比較分散,科研團隊建設相對滯后,且部分民辦高校還沒有形成自身的科研主攻方向,在自主創新方面缺乏特色,其科研成果的層次與水平偏低,難以獲得重大項目,從而導致民辦高校申請和授權的專利數量較少,高層次的科研成果獎勵更是微乎其微。

第五,合作平臺與科研保障體系建設不夠完善。廣泛搭建具有特色和競爭力的科研項目合作平臺,是提升民辦高校科研實力的重要支撐。調研發現,大部分民辦高校在服務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政府職能部門的過程中,還沒有打造出成熟的合作平臺,難以形成合力并實現新的突破。部分民辦高校在科研管理機構、科研管理制度、考評制度、激勵機制等保障體系方面還存在不足,以致科研管理不夠專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二、民辦高校提升科研能力的意義

民辦高校要實現內涵式發展,全面提升科研能力是當務之急。民辦高校提升科研能力,不僅有利于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也有利于提升師資隊伍水平,同時還可以增強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實效,進而在總體上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與核心競爭力。

1.民辦高校科研工作可助推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瞬息萬變,學生單純地擁有知識和技能并不能完全勝任未來工作崗位的需求,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地進行科學研究,及時調整教育教學工作。教師開展科研工作,可以全面掌握經濟社會發展對各種人才的需求,進而協助教務部門持續改進人才培養方案,革新課程體系,創新教材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模式,以促使其培養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在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不斷適應社會的人才需求。在互聯網背景下,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使用頻率日益增多,民辦高校教師要對教育對象、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研究,從而有效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當前,絕大部分民辦高校已把科研發展列入學校戰略性規劃,不斷推進科學研究的深入開展,以助推學校學科、專業、課程建設再上一個新臺階。民辦高校教師可以吸納學生共同參與科學研究,這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還可以進一步堅定學生勇于探索、開拓創新的決心與信心,提升其創新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2.民辦高校科研工作可提升師資隊伍水平。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急需大量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這也對民辦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科研工作對于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教師的科研過程不僅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教師理論水平、教學能力與綜合素質提升的過程。民辦高校教師肩負著文化傳承創新的重任,只有通過科研緊跟學科、專業發展前沿,掌握國內外學科、專業最新發展動態,才能在授課時做到與時俱進、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民辦高校教師深入開展科研工作,不僅有利于聚焦主攻方向,獲得高層次課題項目研發合作平臺的支持,也可以全面提升教師的職業能力與綜合素質。因此,民辦高校應出臺相關制度,積極推動教師的科研工作,全面提升師資隊伍建設水平。

3.民辦高校科研有助于增強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實效。民辦高校以地方性應用型高校為主,扎根地方、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是其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民辦高校教師要及時關注地方行業產業發展動態,通過科技咨詢、科技研發、科技下鄉、橫向課題研究等形式立體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效促進科研、教學、產業三者協同發展,持續推動校企深度合作、產教融合拓展,使民辦高校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同時,民辦高校要深入推進校本科學研究,開發更多具有應用推廣價值的橫向課題,不斷增強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從而全面助推學校的高質量發展。

三、民辦高校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以科研工作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民辦高校加強科研工作是擴大自身影響力的重要戰略抉擇。立德樹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民辦高校應不斷提升科研能力,把科研工作作為助力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重中之重。

1.政府應健全扶持民辦高校科研發展的相關政策。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多領域成績斐然,特別是在推進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乃至普及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應探索制定更加有利于民辦高校科研發展的扶持政策,出臺有關民辦高校科研工作的指導性文件,為民辦高校科研發展提供良好的激勵環境,并適當設立民辦高等教育專項課題、加大科研資助力度,為提升民辦高校科研能力提供有力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2.民辦高校要通過科學的頂層設計穩步推進科研工作。我國民辦高等教育起步較晚,大部分民辦高校的科研基礎相對薄弱。因此,民辦高校科學研究的定位要以應用研究為主,并兼顧必要的應用基礎研究。民辦高校要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完善科研管理體制,健全科研組織管理機構,制定科研管理制度,并組建科研團隊聚焦于工程應用和技術創新研究,以實現產教深度融合與資源優化整合。民辦高校要與行業企業合作建設“產學研用協同發展共同體”,探索“教學·科研·服務”三位一體協同發展模式,聚焦重點主攻方向,以應用技術性科研課題為主,譬如重點關注生產工藝技術改進、擴產及節能改造、產品質檢、員工技能培訓等方面。同時,民辦高校要堅持以課題為引領,促進教科研的協同開展,并注重從實踐中提煉課題,努力提升其理論高度,進而形成具有指導和推廣價值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在科研反哺學科、專業發展方面,民辦高校要重點支持新工科及專業碩士學位培育點建設,打造優勢學科,適時申報專業碩士點,努力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從而激發各方參與科研工作的熱情,不斷挖掘科研潛力。民辦高校要努力形成教學與科研良性互動、相輔相成的工作模式,為全面建成高水平的應用型大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3.民辦高校要完善科研激勵政策。出臺支持科研發展的政策,不斷加大科研激勵力度,是民辦高校提升科研能力的必要舉措。民辦高校要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引進一批高水平的技術專家和有發展潛質的高層次科研人才,培養一批有潛力的科研骨干和各有側重的科研新秀,筑牢科研工作的人才基礎。同時,民辦高校要積極爭取政府相關部門對學校科研發展的大力支持,如劃撥科研專項資金、逐年加大科研經費等,以確保廣大教師的科研訴求得到滿足。民辦高校應結合工作實際,科學制定科研機構設置與管理制度、科研資助與考核獎勵辦法、科研項目管理條例等來規范科研工作,并通過考核與激勵政策激發教師參與科研工作的積極性,有效解決教師在科研設施、場地資源、人員配置等方面的困難,從而營造和諧寬松的學術環境與氛圍。民辦高校還要通過人才、技術、資本等核心要素,切實保障科研管理體制落實到位,并不斷優化創新資源配置,為教師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4.民辦高校要明確主攻方向,組建科研創新團隊。民辦高校要依據“集中資源、突出重點、精準發力”的科研工作原則,堅持成果導向,圍繞重點學科、專業發展和專業碩士培育點建設需要,綜合考慮傳統優勢學科、新興學科、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等發展潛力,抓住制約現代產業技術發展的關鍵難題,遴選或凝練若干個重點科研主攻方向,構建國家、省(部)、市(廳)、校四級科研項目體系。針對學科、專業發展趨勢與科研立項數量不相適應問題,民辦高校要適度增設校級科研立項,不斷提高省級及以上科研項目的立項率,并吸納優秀學生加入科研團隊,充實科研團隊的新生力量,為科研工作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區域經濟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是民辦高校科研創新的著力點與發力點。民辦高校要主動開展“校—地”合作,這樣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制約自身科研創新發展的資金短缺問題,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并提升效益,也可以提升學科、專業建設水平,通過科研活動增強“自我造血”的能力。民辦高校還要依據科研重點發展方向與實際需要,打破常規模式、常規待遇,不拘一格地引進知名科研領軍人才,牽頭組建高水平的科研創新團隊。

5.民辦高校要搭建科研合作平臺,健全保障體系。民辦高校要突出二級單位(含教學單位、行政單位)的主體地位,采取與公辦高校錯位發展的策略,打造校內、校外科研合作平臺,積極構建適應自身發展戰略要求、體現應用技術創新特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科研保障體系。民辦高校要搭建校級協同創新中心、二級單位研發中心、系室雙重功能的三級校內平臺。同時,還要建設全面開放的對外科研平臺,搭建校外科研合作平臺,以促進科研發展要素的匯聚。民辦高校應立足自身辦學特色,結合地域特色、行業布局、產業結構、人文風貌等,跨學科跨地域地創建科研合作平臺,如青島黃海學院打造的青島海洋旅游文化與藝術跨界融合平臺已取得初步成果,既催生了新學科、新專業的蓬勃發展,又為青島西海岸新區影視文化產業的繁榮提供了智力支撐。民辦高校要充分認識到校校、校企、校所(科研院所)、國際合作對推進學校科研發展的重要作用,不斷加大人力和資金投入,切實加強學校對外合作管理平臺建設,并設置對外合作促進辦公室,專職負責對外聯系溝通工作。民辦高校要強化二級單位主動對接行業產業的意識,充分利用學科領軍人物、專業帶頭人的社會影響力,吸納并高效利用社會資源,引進相關學科和專業領域的高端人才實現智力融合,不斷增強科研發展實力,從而形成學校推動、二級單位主動、業界聯動的生態發展格局。民辦高校要緊密結合自身學科和專業優勢,積極開展科研應用技術服務,幫助企(事)業單位解決技術改造、產品生產、企(事)業管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而從中尋找研究課題,積極爭取服務地方的橫向合作項目,并在此基礎上申報各類政府縱向課題,力爭在某些技術研發和應用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進一步夯實申報專業碩士培養單位的必要基礎,不斷提升民辦高校的科研能力。

民辦高校要落實科研發展規劃,健全科研創新機制,構建逐層支撐的科技研發創新保障體系,成立若干個協同創新中心,著力打造民辦高校科研創新品牌,營造良好的科研發展生態環境。民辦高校要堅持“研以致用”理念,不斷完善科研成果轉化機制,設立專門的成果轉化機構,統籌管理教師科研成果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轉化工作。民辦高校要制定科研成果轉化保障政策,構建政策咨詢、法律服務與成果孵化的支撐體系,并注重科研成果服務、反哺教育教學,為教學改革、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學校創新發展等提供智力支撐,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民辦高校還要完善專利意識和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制定學校“專利管理”“成果轉化”等一系列保障政策,重點引導和鼓勵中青年骨干教師進行跨學科、跨領域的聯合創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層次、高價值成果,從而全面提升民辦高校的科研能力。

四、結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民辦高校全面提升科研能力是實現自身內涵式發展的必然選擇,這不僅有利于提升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師資建設水平,也有利于增強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進而在總體上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與核心競爭力。民辦高校提升科研能力,不僅需要政府的政策激勵和資金扶持,也需要學校從科學的頂層設計、完善科研激勵政策、組建科研創新團隊、搭建科研合作平臺、健全保障體系等方面積極推進實施策略。盡管民辦高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積累了一定經驗,但由于科研領軍人才相對匱乏、科研資金不足等諸多原因,民辦高校提升科研能力、深化內涵式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王啟慧.2018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8.35萬所? 在校學生5378.21萬人[EB/OL]. (2019-02-26)[2019-08-07].http://www.sohu.com/a/297824266_362042.

[2]陳欽.民辦高校科研能力提升路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03-25(8).

[3]熊堅.民辦高校教師科研能力提升路徑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9(42):81-84.

[4]徐興林,趙梅蓮.學分制下應用型民辦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創新優化[J].教育與職業,2018(1):49-53.

[5]徐興林,李友仕.基于學分制的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配套管理制度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8(4):79-83.

[6]張志杰,李廣平.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科研·服務”三位一體協同發展機制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9(11):64-67.

[7]李璐,顧艷.民辦高校科研水平提升策略研究——以民辦高校三江學院為例[J].現代教育,2018(11):43-44.

[8]張作嶺,崔明石.地方高校一流學科建設與發展路徑選擇[J].中國高校科技,2019(7):52-55.

[9]佛朝暉,李金國,楊洪元.協同管理視角下高職院校教師科研能力提升[J].教育與職業,2019(7):72-77.

[10]費翔,儲久良.獨立學院科研工作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55-57+67.

[11]遲萍萍.激勵理論視域下民辦高校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研究[J].職業技術,2016(11):8-11.

猜你喜歡
科研能力民辦高校
淺析科研能力、學術修養與科技論文寫作
東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2:00:30
徐州技師學院教師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徑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2期)2016-12-06 12:37:24
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現狀及對策
中國市場(2016年38期)2016-11-15 23:41:41
工商管理學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現狀調查與思考
高職院校教師提升科研能力途徑研究
關于民辦高校人才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研究
民辦高校生存風險管理探析——從民辦高校資金鏈斷裂出現的生存危機說起
地方性農業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現狀分析與對策
科技視界(2016年10期)2016-04-26 12:17:36
淺談民辦高校中的人才培養模式
民辦高校“脫困”要多從自身找原因
教育與職業(2014年4期)2014-04-17 09:06: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亚洲视频下载|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成人精品区|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嫩草国产在线|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香蕉网久久|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午夜小视频在线|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免费亚洲成人|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中文成人在线|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欧美日本中文|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精品少妇三级亚洲|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中文字幕色站|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色成人亚洲|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亚洲无码37.|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无码久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男女天堂| 亚洲免费黄色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人妖无码第一页| 国产成人盗摄精品| a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igao国产精品| 亚洲伊人天堂| 欧美日本不卡|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丁香婷婷激情网|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日韩精品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a色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中文字幕 91| a色毛片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