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是音樂藝術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具有特殊的音樂美。多元文化背景下,鋼琴教學改革已經成為發展的必然,需要不斷適應多元文化的要求與變化,在發展過程中融會貫通,才能為音樂界輸送大量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多元文化;高校鋼琴;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J62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5-0109-01
【本文著錄格式】岳磊.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研究[J].北方音樂,2020,03(05):109,111.
前言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必須要充分認識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面對多元文化的沖擊進行不斷的調整與優化,進一步探索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的方向與方案,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豐富與優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進行教學改革工作,提高鋼琴教學質量和有效性[1]。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整體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改革中教師教學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教學能力是影響教學改革的主要因素。高校鋼琴專業師資整體來看,大部分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專業性比較強,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教師文化教育儲備普遍不足,在文化教育方面無法給與學生更多的指導,這也與現行的鋼琴教育體系有關系[2]。因為教師的文化儲備不足,部分教師只知道作曲的作者與創作背景,沒有時代背景的概念與認知,自然在教學過程中無法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導致學生的鋼琴發展受到一定限制。此外,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中,以歐洲經典作品為主的鋼琴教育理念已經根深蒂固,在教學過程中無法融入新鮮的鋼琴血液,不符合多元文化的要求,部分學生在亞洲等地區經典曲目方面有學習的需求,但無法從教師和課堂中獲取幫助,不利于形成多元鋼琴理念,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前景。此外,近些年高校普遍存在擴招的情況,導致師資力量存在一定的不足,小班教學被大班教學所替代,在教學模式方面較為單一,無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思路與教學指導。
(二)鋼琴文化教育存在一定缺失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改革過程中鋼琴文化教育的缺失是學生學習面臨的普遍問題。高校鋼琴教學主要是以激發教學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教材內容主要是涉及到指法、讀譜等內容,學生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彈奏上面,在作品的文化背景,文化內涵等方面很少進行設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枯燥、乏味等情緒,加上大部分學生在技法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在學習過程中很快掌握了彈奏的技巧,但很少有學生會關注到情感的滲透問題,導致大部分學生在鋼琴演奏過程中缺乏情感投入,在表演中無法做到聲情并茂,成為大部分學生的通病。鋼琴的文化教育缺失已經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多元文化發展,限制了學生發展的高度與前景。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加快教師隊伍建設,轉變教學模式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改革應進一步加快教師隊伍建設,轉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一方面,高校應進一步加快教師隊伍建設,招聘不同流派的教師進入到鋼琴專業執教,鼓勵不同鋼琴學派與流派進行交流與研究,在鋼琴專業內部形成百花齊放的教學局面,鼓勵學生在鋼琴學習過程中融入自身對鋼琴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認知,鼓勵教師將不同鋼琴流派在教學中體現,鼓勵教師隊伍不斷進修和學習,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提升鋼琴專業教師的建設,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加強對前沿鋼琴內容的關注與學習,不斷提高鋼琴專業的整體能力[3]。另一方面,高校應積極做好教學模式的轉變工作,在鋼琴教學中轉變傳統單一技法教學為主的模式,鼓勵教師在教學模式中進一步創新與實踐。鋼琴屬于藝術教育的范疇,教師在教學中應發揮鋼琴藝術性的特征,打造寬松的課堂學習氛圍,從僵化的教學模式中脫離出來,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新型教學思想,包括慕課、翻轉課堂、微課等教學模式的應用,進一步提升鋼琴專業的整體教學效果。通過教學模式的轉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鋼琴藝術產生深層次的理解和感知,了解不同時期鋼琴音樂背景、社會背景等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必須注重教師隊伍的建設,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做好文化融入工作。
(二)豐富鋼琴教學內容,增加文化內涵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改革應進一步豐富鋼琴的教學內容,增加文化內涵,這也迎合了多元文化的要求。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鋼琴文化內涵的增加與教學內容的豐富,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文化滲透,幫助學生了解鋼琴的文化與藝術內容,提升學生文化內涵。具體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豐富文化內容,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豐富學生鋼琴的基本內容,幫助學生掌握鋼琴的技法內容,幫助學生了解每一種鋼琴的流派與鋼琴藝術的相同和不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分析與對比,提升學生對鋼琴藝術的文化感知能力[4];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鋼琴作品創作的教學工作。鋼琴教學前,教師應轉變單一技法教學,作品內容一帶而過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對鋼琴作品進行講解,包括作者的生平,鋼琴創作的背景等內容,不斷增強鋼琴內容的渲染力和藝術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作品所蘊藏的特殊情感,這對學生鋼琴演奏效果提升非常重要,讓學生在鋼琴演奏過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可以提高鋼琴表演的藝術渲染力。
(三)堅持以學生為主,推進教學教改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改革應堅持以學生為主的理念,不斷推進教學改革。堅持以學生為主,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多元文化背景下高琴教學的痛點和難點,要打破以歐洲鋼琴為主的傳統怪圈,鼓勵學生在學習中不斷豐富并了解更多的鋼琴作品與作曲。近些年,高校鋼琴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鋼琴教學內容不斷得到豐富,亞洲等其他地區的鋼琴作品不斷被引入到教學當中,包括具有中國特色的鋼琴作品的引入,打開了學生鋼琴學習的思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提高了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認識和感受,部分學生在鋼琴創作方面融入了中國古典音樂的元素,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必須要進一步根據學生學習需求、社會需求推進教學改革,不斷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鋼琴教學中積極融入新的鋼琴內容,不斷擴大作品選擇的范圍,加入流行元素,提升鋼琴教育的深度與廣度。事實上,近些年鋼琴發展的方向已經跳出了經典作品的范疇,一些鋼琴新作品被廣泛引入,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學校要積極融入新的鋼琴教育內容,本著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不斷推進鋼琴教學改革與發展,提升高校鋼琴整體的教學質量。
三、總結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改革正在不斷進行當中,教師教學應注重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在教學中拓展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鋼琴素養,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推動高校鋼琴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呂琰.深入體驗,親身感受——體驗式教學法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北方音樂,2019,39(19):127,131.
[2]馬舒.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研究——評《鋼琴教學與實踐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9(5):111.
[3]陳俊橋.高校鋼琴教學中學生演奏能力培養路徑探析——以四川文理學院為例[J].北方音樂,2019,39(12):217-218.
[4]王軍.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法改革——評《方百里鋼琴教學法》[J].高教探索,2019(6):143-144.
作者簡介:岳磊(1979—),女,漢族,河北石家莊,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鋼琴演奏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