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逐步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音樂藝術的影響力也在逐步加大,流行音樂走向大眾化道路。當前部分流行音樂的節奏與歌詞過于淺薄粗鄙,對于初中生音樂欣賞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音樂屬于藝術類學科,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加入流行音樂元素,引導學生更好地分析探究流行音樂,合理欣賞、品味流行音樂,在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水平,所以本文從幾方面分析探究引入流行音樂的教育教學現狀,并提出如何應用流行音樂進行音樂教學延展與創新。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素質教育;初中音樂;創新教學;流行音樂
【中圖分類號】G633.95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4-0202-02
【本文著錄格式】馬艷.初中音樂教學的流行音樂引入分析[J].北方音樂,2020,02(04):202-203.
引言
音樂教學模式是當前初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音樂教育教學中教學水平的高低影響著學生的音樂學習素養,也決定著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所以,教師必須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為處于身心成長階段的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通過加入流行音樂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當前存在的教學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解決,提高音樂教學效率。
一、引入流行音樂的教育教學現狀
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當前,我國流行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教學存在局限性
在傳統的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主要是以國家規定的音樂教材為主進行教學,教材中的歌曲通常是經典歌曲或是民族歌曲,但是初中階段學生對于此類歌曲興趣相對較低,無法深入理解,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由于缺少流行音樂元素的融入,音樂教育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二)教師觀念陳舊
由于部分教師并未正確認識到流行音樂的重要性,盲目地認為流行音樂缺乏科學性以及藝術性,也并未進行合理指導。所以,大部分音樂教師會對流行音樂產生排斥,由于存在此種錯誤認知,流行音樂難以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充分融入,也無法有效改善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
(三)學習積極性較低
由于初中階段學生處于身心成長的重要時期,青春期學生對于學習積極性較低,所以,應當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夠使音樂教學更具活力。
二、將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價值
(一)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熱情
初中階段學生處于青春期,對于外界事物充滿探究欲望,教師便可以根據學生這一特征,選取學生喜愛流行的音樂進行教學,引導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傳統的音樂課堂主要包括兩方面:第一方面則是教師圍繞各類理論知識進行講解,第二方面則是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歌曲教學。但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會對枯燥乏味的課堂產生厭倦情緒,久而久之便會產生消極心理,如果教師能夠科學合理地選入流行音樂進行教學引導,將學生的個體差異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就能夠為音樂課堂教學增添趣味性,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三)提升教師音樂教學素養
教師屬于課堂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在實踐教學引導中有著無法替代的重要角色,教師的教學效果及心理定位對于音樂課堂的教育情況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必須要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引入流行歌曲。這也對教師的教學技能提出了多元化要求,教師應當實現自我學習,更新教學觀念,吸收新的音樂元素,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切實做到游刃有余。
三、運用流行音樂引入課堂的有效策略
(一)選擇內容健康且積極正能量的流行歌曲
隨著當前時代的不斷發展和變遷,流行音樂種類越來越多,并且也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現象,所以,教師在開展流行音樂教學引導工作時,要選取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和學習需求的流行音樂,將健康理念和積極正能量的流行音樂滲透到課堂教學當中,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發展和提升。教師也要在初中音樂教學當中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教育,了解學生在當前學習當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通過對問題進行分析借助流行音樂合理性的開展教學、引導工作,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良好學習思維。
(二)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作能力
隨著當前我國新課改的逐步拓展,教師在中學教學中要摒棄以往的教育教學思維,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學手段,結合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將流行音樂課堂進行教學的創新和拓展,流行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可以引導學生拓展學習思維和學習觀念,強化學生在知識當中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思路;教師也可以將活動課堂給予學生,讓學生在互動和交流當中探究流行音樂,提升學生在流行音樂當中的學習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創作能力。
(三)開展課外音樂活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育的創新
由于課外教學活動是學生在課堂內學習的延伸和拓展,所以教師在音樂教育教學中,要利用課外教學活動,及時拓寬學生學習思路和知識獲取能力。教師要樹立科學的教育教學目標,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音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當中進行快樂的成長和發展,從而促進學生在活動當中的表現和能力提升;教師也要借鑒學生所喜愛的流行音樂進行教育的引導,將音樂納入到教學軌道當中,豐富學生的學習思維,提升學生音樂文化的素養;教師也要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并且引導學生在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情景當中有的放矢,培養學生在音樂學習當中的感悟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師通過開展課外新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積極打開高雅的學習思路,幫助學生在學習和提升中掌握良好的學習素養,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學習思維。
隨著當前科學技術的逐步發展,教師要應用多媒體進行流行音樂的教育結合,為學生創設更好的教學環境,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思維;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拓展教學資源,開展輔助性的教學,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目標,使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英語學習素養,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流行音樂
教師要引導學生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流行音樂,并且借助流行音樂拓寬自身的學習思維,對不同類型的音樂進行教學分析,并且滲透到實踐教學當中,讓學生針對不同種的流行音樂進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從而有效增強學生在流行音樂當中的感悟能力和探索能力,培養學生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和學習心態。例如當學生在學習《我的中國心》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學會感悟和思考,了解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在學習當中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總結得出,在初中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效融入流行音樂歌曲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文化內涵,豐富學生的音樂學習視角;流行音樂屬于常見的音樂表現形式,歌詞通俗易懂,并且節奏感較強,深受學生喜愛,將流行音樂融入到音樂教學之中,成為音樂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但是,教師必須要有效掌握音樂融入技巧及方法,在音樂教育引導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及創新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熊巍巍.與時俱進關注流行——流行音樂進課堂之我見[J].中國西部科技,2017(18):27-29.
[2]呂莉.關于流行音樂引入中學音樂課堂的幾點思考[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17(1):74-77.
[3]郭小麗.如何有效地將流行音樂帶進中學音樂課堂[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8):185-187.
[4]林海霞.流行歌曲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7(4):145-146.
作者簡介:馬艷(1981—),女,回族,甘肅武都,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