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君妍
摘 要:目前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可以說是我國教育體系中最薄弱的環節,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作為培養幼兒園師資的主要力量,如何有針對性地培養具備良好職業能力的學前教育師資是高職學前教育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職業能力
1 引言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對于幼兒教育關注程度的提高,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斷擴大,國家出臺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用以規范幼兒教師的職業能力,對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以高中畢業生和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為主,他們的知識基礎或者學習能力并不是最優秀的。作為高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2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2.1 人才培養目標制定過空且籠統,對職業能力的培養要求不足
人才培養的目標發揮著導向性的作用,會決定人才培養的方向,也是教育者培養學生的依據。目前,我國許多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都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現代教育思想,掌握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及基本技能,能從事各級各類基層幼兒園保教工作的合格學前教育師資。在人才培養的目標中,并沒有全面體現出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要求,表述都寬泛而籠統。對于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院系領導,也許清楚自己要培養的學生應該達到什么能力水平,而這樣的表述對其他學前教育專業代課老師而言,不能清楚地明白所要培養學生的規格、目標要求。
2.2 過度重視藝術類課程,忽視職業能力的培養
學前教育由于專業的特殊性,需要學生學習與音樂、美術藝術相關的課程,許多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高職院校,對學前教育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的認識有偏差。同時我們發現部分院校在藝術類課程的教學中,課程之間沒有進行整合。比如,我們看到幼兒園在實際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更多時候需要教師邊唱邊彈琴,而我們現有好多學校的《聲樂》和《鋼琴》教學,都是分開教學的,沒有進行很好地整合。學生用了大量的時間學習藝術技能,卻未能將其轉化為幼兒園藝術教育能力。
2.3 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教學的展開比例不合理
國家頒布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細化了幼兒教師的七種職業能力,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平時課程的教學中,通過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適當比例的學習才能達成。但在實際學生培養的過程中,有兩種問題情況的存在,一種是偏理論知識教學的,在從事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問題,按照本科院校的教學,更多地只給學生灌輸理論的知識,滿堂灌,唱獨角戲,沒有給學生實踐運用的機會;另一類老師,忽略基本的理論知識的教學,只重視實踐,卻沒有想過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要以專業理論知識為基礎,要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4 缺少“雙師型教師”,對學生職業能力的指導不足
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指導者,他的教育理念、行為會影響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和培養。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師的教學效果要與崗位能力標準相對應。但去看看我國現在許多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隊伍構成,畢業于學前教育專業的不到總人數的四分之一,畢業于藝術專業的教師占了多數,許多老師通過轉型培訓加入教師隊伍,在課堂上缺乏實際經驗,其本身的職業能力水平就不高。老師自身實踐經驗的不足致使他們不能有力地對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指導。
3 高職學前教育學生職業能力提高的方法
3.1 優化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關系到學生在校期間獲得什么知識,獲得的知識達到什么程度,要培養他們的哪些能力,能力的強弱達到什么程度、對專業的認可怎樣和在未來能否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所以,高職開設學前教育的院校要根據社會的發展、當地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及時制定和修訂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
首先,明確培養目標,到底要培養什么水平的人才,要具備什么樣的質量和能力,把培養核心素養水平較高的準幼師隊伍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目標。其次,完善課程體系。根據幼兒園實際工作中需要的職業能力開設相應的課程,保證每種能力都有相應的課程能使其獲得實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注重向學生傳授課堂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實踐課程的重要地位,增加實踐課程的比例,豐富實踐課程的形式。根據目前許多幼兒園案例反映出的問題,在高職學前專業課程中開設家庭教育咨詢與指導,人際溝通的技巧等課程或專題研討,培養準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及指導家長育兒能力。
3.2 注重豐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是專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素養能成就學生良好的職業能力,所以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需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包括學前兒童發展與保教知識,學前政策法規與前沿知識,比如學前教育學知識、兒童發展心理學知識,學前兒童一日生活教育與保育知識,幼兒園五大領域活動設計與指導知識,幼兒園班級管理知識等。此外,平時多引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瀏覽學前教育實用的APP,比如幼師口袋,閱讀學前教育報刊雜志,積極關注并了解學前教育相關文件法規和發展新動向。
3.3 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加學生的幼教經驗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與幼兒園園長訪談的過程中得知入職教師前期的幼教經驗越豐富,職業能力水平發展越好。由此可見,豐富的幼教經驗是影響學生職業能力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我們知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見習和實習環節的教學是對課堂專業知識教學的延伸,不僅有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還有助于學生將來進入工作崗位后能迅速轉變角色、快速適應工作,同時積極參與實踐,對學生個人終身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要豐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實習經驗。此外,不但要重視實踐經驗量的問題,還要注重質的提高,將學前教育見習或者實習的最大價值發揮出來,做到細觀察、勤思考、多反思。
3.4 強化職業能力訓練,改革教育教學方式
為了實現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的最強化,教師要發揮其主要作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代課老師,需經常展開教研活動,研討好的職業能力訓練的方法,根據課程的情況不斷改變傳統教學的方法,在給學生灌輸知識的同時進行教學策略的改變,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教育是雙方互動的動態過程,尤其與幼兒的互動更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教師與幼兒進行有效交流,并能根據不斷變化的情況做好適應,做到職業能力的培養與課程知識的學習同步進行。
比如五大領域教學法課程的教學,往往在進行了理實一體化的教學之后,會讓學生進行相應知識點的試教,在相對真實的教學情境中進行模擬訓練。這個模擬訓練中,扮演教師的學生正好訓練他組織幼兒園活動的能力,而對于模擬幼兒的學生而言,必須要在充分了解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之上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也是對所學知識的一個鞏固過程。
4 結束語
總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應該積極應對新時代的人才培養需求,不斷的更新教育體系,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以便培養出的人才更好的適應實際工作的各種問題,為學前教育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S].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
[2]王善虎,呂小允.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構建[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4): 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