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加快加強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完善建立的需求不斷增長。只有在完善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支持下,才能保障應急救援工作的高效高質開展,為此,本文先就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現狀進行闡述,并詳細闡述了這一體系的構建措施和實施策略,希冀能從理論層面上對體系建設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構建;實施
引言
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得的良好建設,可以為航空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發揮作用。為保障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需求,促進應急管理能力的提高,這就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注重相關產業的良好發展。
1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現狀
當前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存在的問題仍然比較多樣,主要有以下幾個層面:
其一,應急標準覆蓋面不全。航空應急救援的標準覆蓋面不是很全,應急標準缺失問題較突出,沒有做好航空應急組織標準制定工作。當前的航空應急標準,和不同狀況的航空器設施設備標準會存在不適應的情況,應急救援術語以及表示標準等方面也相對比較缺乏,這些都會影響救援體系的完善建立。
其二,應急標準內容不科學。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標準內容的邏輯性缺失問題也很突出,由于我國在這一方面的發展還處在初期階段,航空應急標準不完善,安全管理當中涉及到應急預案標準,而應急預案應當服務于應急救援,這樣在標準內容上的邏輯性不是很強,會在具體的執行操作方面存在不協調的問題。
其三,救援各方溝通機制不完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做好救援各方的溝通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但實際上,救援各方的溝通機制仍然不完善,這就必然會影響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會降低航空救援的整體效率。
2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構建措施和實施策略
2.1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構建措施
(1)體系架構的建設。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構建涉及面比較廣,這就需要在實際的構建中從多角度考慮,如在航空應急標準體系框架的制定上,要重視航空應急標準的建立,從人員、環境、管理和設備等方面明確標準。基于空間的航空應急標準的建設方面,應當注重結合不同情境類型加以劃分,各應急救援情景都會有其特殊性,要注重和常規航空應急類型緊密結合起來,把航空應急救援劃分成海上搜救以及山區搜救等等不同情景,這樣在面對不同的救援情景時,就能按照不同的救援應急標準實施救援。對于不同時間以及不同級別的航空應急標準的制定,應該從應急救援的不同階段出發,并按照不同級別進行科學構建相應標準,這樣才能真正有助于呈現完善的應急救援體系。
(2)體系建設的要求。首先,構建航空應急救援體系要按照相應的要求,如按照系統性要求,積極指導航空應急救援任務來完成相應的工作,按照目標建設全面以及循序漸進的體系。其次,要依照層次化的要求進行構建,應急救援體系的構建需要采用不同標準及使用范圍和級別等來定期發布。另外,應急救援體系構建要按照分類以及獨立的要求,注重結合標準特殊性形成子標準體系,并要注重從獨立角度出發,各個標準之間不能出現交叉的問題。
(3)體系構建的優化。為能保障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質量,這就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優化,要注重創新體系,維護標準體系,注重采用航空應急救援標準體系的總引進,以及具體標準支撐,促進航空應急救援良好發展,充分注重做好標準體系改進維護工作。同時,要將政府組織協調以及監督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做好多部門的協作分工,應急救援參與主體涉及到的面比較多,有飛行器救援力量以及交通部、行業協會等諸多部門參與其中,在進行構建應急標準的時候就要注重多部門的合作,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標準的優化制定。另外,制定應急救援標準體系,要注重新的標準化法的落實,將社會團體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促進標準體系的完善建立。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中只有達到標準化的要求,才能保障實踐人員的安全。
2.2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具體實施
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具體實施當中,小規模的情況采用區域化的管理方式,通過地方政府進行決策以及指揮,并要注重緊急動員地方的航空應急救援的力量,迅速進行反應和上報。對于小規模的災害發生,救援辦公室接到信息就要及時組織航空應急救援評估和交流中心制定科學完善的應對方案,和辦公室相結合來做好應急準備工作。同時,醫療機構以及紅十字會也要及時將醫療力量進行緊密配合,做好地面救治以及航空應急救援的綜合性工作,只有從這些方面得到了強化,才能有助于標準體系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3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在航空應急救援標準體系的建設發展中,還有諸多層面需要改進和重視,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優化體系標準和內容,為建立完善的應急救援標準體系打下堅實基礎。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還需要不斷地對實際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進行深入研究,才能為實際航空應急救援工作的良好開展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李艷華,李冉.我國航空應急救援標準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9,29(08):178-184.
[2]邵文武,姜艷陽,黃濤.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構建與實施[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9,38(04):549-552.
[3]萬秋雯.我國航空應急救援現狀及發展建議[J].科技資訊,2019,12(22):218.
[4]林左鳴.發揮國產裝備優勢 構建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J].中國應急管理,2019(06):13-15.
[5]趙家鵬,劉立文.構建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設想[J].消防界(電子版),2019,5(24):38-39.
[6]劉楓.航空應急救援產業前景可期[J].消防界(電子版),2019,5(23):54-55.
[7]黎永志,于濤,婁健.機場應急救援的信息傳遞模型[J].民航學報,2019,3(06):36-40+35.
[8]徐天寶,鐘霞.首批兩架空客H135直升機交付使用? 齊魯交通布局我省航空應急救援服務體系[J].山東國資,2019(10):57.
[9]航空工業直升機. 民族直升機產業助力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N]. 中國航空報,2019-10-12(002).
作者簡介:姜玉威(1972.09--),漢族,山東蓬萊人,本科,研究方向為應急救援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