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紹理
摘 ?要: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來說,識字教學是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對于愛玩好動的小學生來說,為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識字學習中,必須要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挖掘漢字中的趣味元素,運用趣味識字教學方法,改變單一枯燥的教學局面,這樣可以顯著改善識字教學的落后局面。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將漢字與歷史生活相結合的方式,要結合生活實際,還可以運用猜謎語、編兒歌、表演記憶法等多種趣味識字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識字能力不斷提高,增加識字量積累。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方法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發展,小學語文面臨著重要的變革。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教學。小學生識字是為了深入學習做準備,只有認識更多的漢字才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得心應手,同時識字也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要想讓小學生充滿興趣的主動參與到識字學習中去,教師應該增加教學的趣味性,運用趣味識字教學的方法。所以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圍繞學生的興趣進行相應的設計,從而在趣味性教學中,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1.將漢字與歷史生活相結合,勾起學習欲望
中國的漢字非常豐富,源遠流長,從古代的甲骨文演化到今天的現代漢語,語文漢字的發展經歷了悠久的歷史,對于小學生學習識字來說,將一個字的歷史發展演變以及在生活中的象形含義相結合,將會達到非常好的學習效果[1]。例如在講解一些特別的漢字,如“魚”“馬”“月”等字的時候,可以詳細給小學生進行解讀,“魚”實際上是三個結構,由魚頭、魚身和魚尾相結合的,在現實中我們也能夠發現魚兒的結構與形狀,那么仔細看魚這個字就非常簡單了。對于“馬”和“月”字其實同樣也遵循這些道理。看似復雜的漢字,都是由簡單的字組合起來的,如果對象形字知識有了一定的認知,那么在漢字學習中就會更加簡單,因為象形字是對漢字本身含義的真實解讀,這些也更能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勾起學習欲望,并且還有助于漢字傳統文化的傳承[1]。我們目前運用的都是簡化字體,如果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能夠結合歷史,把字體形象的表達出來,那么就會大大增加小學生探討與學習文字的興趣,同時也會提高課堂效率。這種歷史的象形文字法再加上生活化的學習漢字的方法,使小學生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充滿熱情,自然識字率也會有所增加,應該在識字教學中得到廣泛運用。
2.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我們在學校中所學習到的知識都是有價值的,應該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相關問題,同樣地,在學習過程中也要注重結合生活實際,借助生活來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識,這樣的學習會有了一些趣味性,最終也會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傳統的識字教學就是教師單純地講授某個字詞,而且由于在漢字學習中還包含著很多的同音字、形似字等等,如果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學生在識字的時候很容易發生混淆的問題,如果教師能把識字與生活聯系起來,就能讓學生在趣味化學習中掌握字形、字義,真正提升識字能力[2]。形似字是小學生最難區分的,其關鍵就是要把握偏旁部首的運用,要理解各種偏旁的實際意義,這樣學生就不容易認錯、用錯字了。例如對于“挑、跳、逃、桃”這四個字,教師就可以問學生:“想一想,我們在跳躍的時候主要需要用身體哪個部位?”學生很自然的想到用腳,此時教師再讓學生仔細觀察“跳”這個字,發現足字也就是腳,對這個字也就會印象很深刻。同樣地,教師還可以再問:“桃子是一種很好吃的水果,我們在生活中一般都很愛吃它,而且小猴子也很愛吃桃子呢,那么桃子生長在哪里呢?再想一想并區分一下這個字吧。”學生們都知道桃子是長在樹上的,也就是應該用木字旁。
3.運用巧妙的方法,多種途徑提高趣味性
猜謎語是小學生比較喜歡的娛樂活動,是激發學生好奇心、開發學生智力的有效方法。在猜謎語過程中,學生會積極主動參與進來,學會了這種方法后,他們也會自覺運用到其他漢字上。以“彎”為例,教師可引導學生編謎語:一點一橫長,兩豎在中央,一邊一個點,弓字在下方。這樣學生也能自覺聯想到“變”字。
編兒歌屬于加深印象記憶法,把文字以歌唱的形式表現出來,鑒于歌唱形式的順口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在反復歌唱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的印象。教師可把生字編成順口溜引導學生做類似的模仿,如:一人為人,二人為從,三人為眾。學生通過自己自編自學,加深對生字的記憶。
此外,在教學中還有一些其他的識字技巧,像動作表演記憶法、加減表演記憶法等。動作表演記憶主要是通過動作表演加深記憶,例如“走”可以和走路聯系在一起,“跳”可以和跳高聯系在一起。通過一系列的動作表演,加深對生字的認識。而加減表演記憶法是由一個字聯想到與它相近的一系列生字,這種串聯式的教授方法由于其較強的聯系性與直觀性,相比于普通的教學方法,學生更容易消化,便于記憶[3]。以“草”為例,教師給出一個“草”,學生就會自然而然想到“花”等漢字。
結語
總之,對于低年級語文教學而言,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做到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通過運用趣味識字教學的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在趣味性的氛圍中學習,最終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當然,好的趣味教學措施還有很多,更多的方法仍然需要廣大教師不斷探索和創新。
參考文獻:
[1]王秀波.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03):92.
[2]劉海龍.淺議新課標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J].創新教育,2015(08):54.
[3]李景梅.趣味識字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課外語文:下,2017(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