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俊
摘 要: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數學這門學科都是一門非常困難的學科,很多學生會覺得這門學科怎么學也學不會,其實這主要還是因為學生的答題能力并沒有達到一定的要求,如果學生的數學答題能力比較高的話,那么學生很輕松地就可以在考試中取得一個比較好的成績。怎樣培養學生的答題能力,是現在數學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答題能力;了解題目;鍛煉心態;杜絕粗心
為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上的知識,讓學生在考試的時候可以準確而迅速地答完題目,教師可以嘗試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數學答題能力并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形成的,而且想要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也并不是非常困難,只要能夠掌握正確的方法,那么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是非常迅速的。筆者在本篇文章中介紹了一些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答題能力的方法,如果各位教師對怎樣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這個問題有疑問的話,可以從本文中獲得答案。
一、了解題目考查知識
學生在考試的時候一定要仔細了解題目,如果學生仔細閱讀這些題目的話,就可以明白這個題目要考查的知識點,這樣的話學生在做這個題的時候就不會覺得沒有頭緒,因為學生已經知道這道題應該用什么方法來做,之后學生在充分利用題目中給出的條件,把這些條件通過合理的方式聯系起來,理清這些線索,學生就可以很快找到正確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提高學生的做題效率。
例如,在“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章節的內容當中,這一章節的主要是想學生介紹關于學習兩位數和三位數的乘法,這一章節的知識也是學生學習數學這門課程的一個非?;A的知識,其實這一章節的知識并不是很難,主要就是計算量比較大,學生在計算的時候如果出現馬虎的話,那么想要做對這個題目就比較危險了。在考場上,很多學生在做題目的時候,由于趕時間,不會仔細閱讀題目,這樣的話題目中隱藏的一些做題的線索,學生可能也沒有注意到,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更快地做題,教師一定要在考前的時候向學生強調要仔細閱讀題目,讓學生從題目中明白這一題考查的是什么知識,這樣的話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解決這道題。
二、限制時間,鍛煉答題心態
因為平時的考試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學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整個試卷才可以,但是平常學生在做題目的時候并沒有這么多的要求,只要能夠把題目的結果給算出來那就可以了,這樣的話會讓學生在做題的時候沒有時間觀念,時間一長養成習慣了,在考場上學生都不會非常關注時間,這就導致學生在考試的時候會感覺到非常緊張,本來學生會的題目,但是由于緊張的原因,最終都沒有算出來,難題不會做,簡單的題卻又因為自己的原因沒有做出來,這樣的話學生的數學成績當然會比較低。因此,在平常的時候就應該培養學生做題的時間觀念,鍛煉學生答題的心態,這樣的話學生在考場上的時候才不會發生更多的意外。
例如,在“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一章節的內容當中,這一章節主要就是讓學生學習比較大的數目的除法,其實這一章節的題目都非常簡單,學生只要認真仔細,很快就可以做出來,但是很多學生平時在做的時候只是追求質量,但是并沒有關注過速度,因此學生在平常做題的時候很輕松地就可以把題目給計算出來。在考試的時候,由于時間的限制,學生在計算的時候會非常迅速,而在這種情況下出現錯誤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而到最后學生又可能沒有檢查試卷的時間,這就導致學生明明可以得到這些分數,但是卻沒有得到。
三、仔細審題,杜絕粗心失誤
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如果學生想要在數學這門學科上得到一個高分的話,就一定要在考試的時候非常細心才可以,因為如果學生在一個地方因為馬虎出現錯誤的話,就會導致整個題目出現錯誤,這也是學生在考試的時候普遍會犯的一個錯誤,但是卻也無可奈何,因為學生并不是不會做這道題,明明思路都非常正確,只不過是在最后計算最終結果的時候出現了差錯,結果導致整道題都錯誤了,那么這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遺憾的。
例如,在“公頃和平方千米”這一章節的內容中,其實這一章節的內容的知識是非常簡單的,主要就是幫助學生區分兩個概念:公頃和平方千米,之所以強調這一點,就是因為很多學生在做題目的時候,不會仔細審題,比如說教師在平常上課的時候都會強調要統一單位,但是在這個地方也經常會出現一些小陷阱,就像有的題目當中給出的條件是公頃,但是最后的結果的單位卻是平方千米,這就是非常細小的一個知識點,如果學生沒有仔細閱讀題目的話,就會在最后的單位上出現錯誤,這在考試當中也是會扣分的。
總而言之,答題能力對于學生學習數學這門課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一定要在平時的時候就注意這個問題,不能等到考試來的時候才向學生強調,這樣的話是根本沒有作用的,畢竟考試的時間有限,學生為了能夠把試卷做完就會非常著急,不會考慮很多的問題,通過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這門學科,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王蘇云.小學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7)
[2]李建萍.小學高年級學生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