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曄
【摘要】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小學語文不僅僅是一門講授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科,更是一門通過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傳統中華文化的學科,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民族自豪感,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通過利用語文教學滲透傳統中華文化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學生的語文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使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作用以及小學語教學中傳統中華文化的滲透措施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 傳統中華文化? 滲透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7-0054-02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語文作為傳承中華文化的科目,其意義和責任重大,中華傳統文化要從小培養,要從小學語文課堂開始滲入,傳統中華文化能夠使學生體會中華精神,堅定民族信念,增強民族自豪感[1]。學好語文知識才能夠更好的弘揚傳統中華文化,使傳統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將傳統中華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逐漸滲透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言歸舉止,使學生行為規范,注重禮儀,全面發展。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中華文化的作用
(一)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經過了長時間的洗禮,人們不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利用實踐,逐漸淘汰不符合現實意義的經驗,現在留下的經驗都已經是寶貴的財富,這些傳統美德深深的影響著我們,使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繁榮、昌盛[2]。
小學階段是學生的啟迪階段,學生還沒有樹立明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這就需要教師良好的引導,在小學語文課堂滲透一些傳統中華優良文化的小故事,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作用,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例如在學習《青山處處埋忠骨》時,教師可以再多找一些民族英雄的故事講給學生聽,從而起到通過小學語文課堂滲透傳統中華文化,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的作用。
(二)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
“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是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這簡短的幾個字,也將我國的傳統美德表達的清清楚楚,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例如《開國大典》的學習時,就可以將這一內容滲透到這一課的教學中,從而起到從小培養學生優良品質,努力做一名有道德的公民的作用。
(三)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任、義、禮、智、信”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能夠表達我國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時常會接觸和學習到《論語》,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中華文化還有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作用。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中華文化的滲透措施
(一)充分將教材和傳統中華文化相結合
隨著學生年齡段逐漸成長,針對五年級的學生,對愛國情懷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悟,而人教版五年級的教材中,有許許多多的與愛國有關的課文,例如《狼牙山五壯士》、《難忘的一課》、《毛主席在花山》、《豐碑》等等,充分的將教材內容和傳統中華文化相結合,能夠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更好的領悟傳統中華文化。
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時,在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而犧牲自己抗擊日寇時,一定要使學生體會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從而滲透傳統中華文化,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以及奉獻精神,使教材內容與傳統中華文化完美融合,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奉獻精神。
(二)營造良好傳統中華文化學習氛圍
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做好引導和拓展才能夠很好的在語文課堂中滲透傳統中華文化,尤其是對于一些比較難理解的傳統中華文化,所以這就需要教師營造良好的傳統中華文化學習氛圍。
首先教師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則,在教學和日常中的一言一行都要是學生的榜樣,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其次在課堂中,要抓住所有與語文課堂知識有關能夠滲透傳統中華文化的機會,最后可以在教室布置上對學生進行影響,可以在教師內布置一些中華傳統文化美德圖文,使學生一直處于被熏陶的狀態。
(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傳統文化具有一定的傳承性,傳承性具有一定的淘汰性,不是所有的傳統文化都是優秀的,所以在歲月的洗禮下,人們逐漸淘汰了不符合現實所需要的一些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留下好的,適合的所用,所以教師要將這些好的,傳承下來的優秀傳統中華文化滲透到語文日常教學中,可以在語文課堂中利用實踐活動、情境表演等等教學方式,把教材內容與中華傳統優良文化相結合,表現出來,使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究下潛移默化的受到中華優良傳統文化的影響。
例如在學習《開國大典》這一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感受當時的宏偉氣氛,讓學生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感到驕傲,并且能夠永遠記住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天。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中華文化是非常有必要性的,要做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中華文化,教師要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從而最大程度的將教材和優良傳統中華文化相結合,滲透到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3]。教師自身也要為人師表,做好模范作用,處處給學生做榜樣,從語文課堂和班級管理兩方面滲透傳統中華文化,使學生能夠更加優秀、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先鳳.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09):54-55.
[2]孫宏偉.經典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06):67.
[3]陳雅涵.談小學語文教學中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9(0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