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煥文
【摘要】從“以知識為核心的時代”逐漸的走向“核心素養時代”這是教育的偉大變革。讓“知識教學”升華為“能力素養”,這些變化不僅挑戰著現有課程的設置和教學的評價體系。作為小學數學老師,如何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進行常態化的教學。讓小學數學發揮獨有的育人功能,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7-0179-01
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一個人全面發展包括自主發展、社會參與能力、文化基礎。簡單的來說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學會學習和健康的生活、社會參與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這些能力的發展,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同時也是適應社會發展提升我國教育發展的迫切需要。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開設的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學好小學數學對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小學數學教學要凸顯核心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來實施教學。
一、教師要把握教學的實質,凸顯立德樹人的育人價值
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落在學科素養里面。因此,小學數學要抓住課堂知識的傳授,啟發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才能進一步為學生的數學素養奠定基礎。小學數學學科它能培養學生獨特的思維品質和運算能力。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凸顯學科的育人價值,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
(一)把握數學教學的內涵,注重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
掌握小學數學知識的內涵就是要通過靜態的數學符號,教師要注重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對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的探索,找到學習數學的方法,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要讓學生自己找到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和技巧。教師要盡可能的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們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感悟數學的魅力,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
(二)關注數學思想方法,激發學生的思維
小學數學它本身就有一定的知識體系結構,哪怕是它有著最簡單的內容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方法。如果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掌握方法,每一道簡單還是難算的數學題它都有解題的密碼和鑰匙。小學生的思維它具有獨特的特點,學習小學數學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特點進行教學。讓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探索的過程中,慢慢的感悟知識,形成自己的經驗和學習方法。實現對數學知識基礎的深化,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
(三)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數學學習的方式不單指的是聽、講、練習、和推理等,在數學學習中數學閱讀、數學游戲,生活實踐和網絡研究都是獲取數學的主要渠道和方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豐富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學習數學能力的全面提升。傳統的教學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教學形式,教師要豐富教學的模式,把教學目標的實現作為重要的任務。有關專家根據知識的認知方式提出了學習心理的相關研究理論,提出了學習有直觀學習,間接學習,和基于現場實景學習這三類學習方式。直覺學習就是更多的關注于模仿,間接的學習就是把教材作為學習的主體去情景的學習,基于現場情景的學習就是將學習的機會轉化為現實的問題情景,就是通過問題的解決去學習知識。面對真實的問題,體驗豐富的學習活動,經歷知識再創造的一個過程。由此把握數學內涵的實質要放大學科育人的價值,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這三種學習類型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習的內容來實施。讓學生體驗到多樣化的學習。
二、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得到發展
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要發展學科育人的價值,需要面向全體學生。在當前班級授課制的教學背景下,要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讓數學課堂關照每一個學生的需求而設置。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凸顯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性
當教師面對一個比較大的班集體時,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幾乎成了困擾每一個基層數學老師的難題。但是新的教育理念提出:“教育要面向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和自主表達自己思想的機會和權利。”因此,教師在課堂中,創設情景提出問題讓學生參與課堂。這個過程中不能鄙視或者歧視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后進生。積極的開導他們,讓他們也參與數學游戲活動。提升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的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是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的給學生舉一些個性化的鮮活的素材。讓課堂交流更注重于思維的形成過程,讓每一個學生夠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教師要設計具有挑戰性的活動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過于簡單,學生會不加思索的說出答案,這樣的課堂從表面看起來非常的熱鬧,實際上它忽視了學生思維的形成。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要考慮一定的階梯性和挑戰性的問題,如果學生能夠回答上來,這樣的問題就是浪費孩子們的時間和精力。學生回答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才能讓學生的思維活躍,才能讓學生的數學本能得到盡力的發揮到極點。
(三)要綜合的評價學生注重核心素養
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不僅僅是對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發展。它更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要綜合的進行。采用多元化的結構性的評價體系。要客觀的綜合性的評價每一個學生。同時就是要加強學生學習過程要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自我反思,從而養成他們自我學習的好習慣。
三、結語
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合作發展,這不僅僅是學科素養的要求,更是體現核心素養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為培養適應現代化的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