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 要:企業文化是一個包含企業行為準則、企業信念、企業價值觀的復合體。企業經營理念、制度約束與企業文化的融合、凝聚密不可分。員工是企業的主體,企業行為最終是透過企業的員工實現。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曾指出,你能夠毀掉海爾,但你毀不掉海爾文化。事實證明,豐田、格力、蘋果等國內外大的品牌公司都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柔性管理,最終發展壯大。在當代企業文化中,如果以創新的思維去看企業的發展,企業的活力和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不斷提高。
關鍵詞:創新;思維 ;企業文化;發展
1 員工心性提升是企業市場競爭的內在驅動力
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先生的哲學智慧中,也提到了“提升心性、拓寬經營”這八個字。所謂心性,可以理解為人的道德修養,內心深處的真善美,是一種良心、理智、高層次的真我。在一個企業中,領導層是樹根,員干是樹葉,而我們中層干部是樹桿,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一個企業文化管理中,管理者的器量,也就是說他的人性修養、人生觀、哲學、思維方法或者說他的德行,決定著其企業所能達到的業績。提高心性要做到“三心”:一是要有“利他心”。“人之初 性本善”,每個人都擁有同樣的、充滿真善美、愛、忠誠與和諧的真我。但人同樣也有著利己的私欲。所謂提升心性,并不是說完全否定利己,徹底地消除人的自我,而是要通過努力去抑制利己性、低層次的自我,向著高層次的、利他的真我不斷地錘煉自己。對于我們企業員工,如何能樹立“公司是我家”的理念,做到“廠興我榮、廠衰我恥”,“舍小家為大家”;對于我們企業干部,如何能做到以人為本,多站在職工的角色及時了解職工的所需所想,做到互相了解,加強溝通,傾聽意見,與職工感同身受的平等交心,為企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我覺得這就是利他的表現。二是要有“感恩心”。復旦大學一位心理學教授曾經說過:“我們只要活著就應該感恩”。對于個人而言,一個企業給了我們每個人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我們應該感恩;對于工作,有很多同事相處都是緣分,他們經常會在工作中提醒你,幫助你,鼓勵你,幫助你進步和成長,我們應該感恩;對于學習,我們公司,能給我們連續兩年提供這么好的學習機會,讓我們的工作能力和思想境界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我們應該感恩;對于生活,企業增效,職工增收,滿足了我們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們沒有理由不感恩。因為我們知道現在有多人都在失業。三是要有“責任心”。責任,首先是對自己的負責,即一個人要懂得尊重自己的感情,尊重自己的理想,珍惜自己的寶貴年華和生命的活力。如果一個人什么也沒有做好,沒有得到大家對你的認可,那么,他就是對你自己不負責任。最終,影響最大的還是你自己,絕對不會是別人。其次,責任心是對自己所在的集體負責,一個人的責任心如何,決定著他在工作中的態度,決定著其工作的好壞和成敗。如果一個人沒有責任心,即使他有再大的能耐,也不一定能做出好的成績來。有了責任心,才會認真地思考,勤奮地工作,細致踏實,實事求是;才會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圓滿解決問題;才能主動處理好分內與分外的相關工作,從事業出發,以工作為重,有人監督與無人監督都能主動承擔責任而不推卸責任;在一個企業中,不論你是一名默默無聞的一般員工,還是大權在握的領導者,都應有責任心,凡事盡心盡力而為,以主人翁的身份和態度積極投身到企業建設中去,在企業發展中尋找自己的永恒。因此,唯有提高心性,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性修養并磨煉自己的人格,才能拓展業績,使企業得到長足的發展。
2 員工價值觀提升是保證企業長盛不衰的內在核心力
企業核心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力”,其能量滲透到企業的目標、戰略、日常管理及一切活動中,反映到每一個部門、每個員工、每一項服務上,也會輻射到企業的外部。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只有構建適應時代需要的新的企業核心價值觀,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對于一名員工而言,工作是人生最寶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我們應該明白工作的意義所在:一是要明白什么是工作?工作是鐵飯碗,可以賺錢養家糊口,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的想法。工作就是一個人價值的體現,不工作就會被社會淘汰,被企業淘汰,工作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價值,堅持不懈的工作可以鍛煉我們的心智,提升自身的素養。二是要明白為什么要工作?眾多事實表明,“真正的快樂就是奉獻”,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一個企業中,當員工把工作當成是為社會做奉獻,因為自己的工作得到大家的認可,從中體現自己的價值,不求回報,才能讓你感受到人生的快樂和時間的寶貴。也許在一個企業中有些崗位工作很辛苦,只要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看問題,從中找到它的背后隱藏著快樂和歡喜,這都是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和歷練,我們人生的體驗。三是要明白怎樣去工作?我們要發自內心,要有目標和方向,以積極的態度認真面對自己的工作。對于一個企業要創建自己的品牌,成為“一流”是目標;對一個員工,認真的、專業的、誠實的投身工作,能鑄就美好的心靈,一步一步提升自身的品格是目標;對于我們老百姓,就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目標。只要有了目標和愿景,我們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只有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才能擁有前進的動力。我們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喜歡上已有的工作,腳踏實地的,從眼前開始。只要喜歡了,就能不辭辛勞,不把困難當困難,埋頭工作默默無聞。
3 員工精氣神提升是塑造企業形象的內在勃發力
一流的企業,源于一流的員工;一流的員工,來自其一流的精神狀態。良好的精神狀態是一個人理想信念堅定、工作作風踏實、責任意識強的集中體現。它決定工作標準,展現敬業精神,牽引能力素質,員工的“精、氣、神”的提升能激發自身潛能和渴望干好工作的強大動力。一是“精”字,就是精神、精髓、精要,就是以勇爭第一的精神激勵員工。在精神培育、精神氛圍和精神傳播方面引領并融會貫通。企業可以通過行為文化培訓、職工書屋、組織文體活動、職工座談會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全面打造“我們同企業共成長”的理念,讓員工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企業文化的魅力,融入其中。二是“氣”字,就是氣魄、氣場、氣勢,就是以永不服輸的志氣凝聚員工。這種志氣的成功打造靠的就是始終堅持“感恩、求真、向善、唯美”的道德規范,以企業行為文化管理制度和激勵約束機制,打造良性循環的制度文化,塑造敬業創優的濃厚氛圍。每月幾十條來自基層員工的合理化建議,每年隆重的標兵和先進員工表彰,堅持為職工發放生日蛋糕、慰問困難職工等一系列扎實有效的措施,有力營造了敬業愛崗、奮發向上、創先爭優的濃厚氣氛,增強了廣大職工熱愛企業、建設企業、發展企業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三是“神”字,就是神氣、神韻、神采,就是以永無止境的理念服務社會。企業形象和企業品牌就是企業的名片,樹立企業形象,鑄造企業品牌,靠的是企業優質的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我們每一位員工的形象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形象。如果說企業文化是一個分子,那么“精”則是其核心層,“氣”是中心層,“神”為彰顯層。以“精”為核心,向外拓展,則形成了企業的氣質、氣氛,精和氣向外發揚,則彰顯出企業的神韻、神采。企業的“精、氣、神”強大了,企業文化建設就會轉變為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助推企業和諧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