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依檸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新媒體產業正在不斷沖擊著傳統媒體行業。在媒介生態的重大變革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優勢互補的融合發展之路已經成為新時代媒體發展的必然。播音主持行業作為媒體傳播的重要載體,逐漸呈現出平臺多樣化、形式多元化的特點。在新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人只有抓住機遇直面挑戰,才能在時代的潮流中不斷轉型與發展,成為新媒體時代的中堅力量。
關鍵詞:新媒體;融媒體;播音主持
中圖分類號:G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2-00-02
新時代背景下媒體融合發展之路已經和國家發展同命運、共呼吸。2019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第四屆中國—阿拉伯國家電視臺合作論壇的賀信中指出,希望中阿雙方攜手努力,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為推動中阿戰略伙伴關系做出更大貢獻。
新媒體是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產物,它得益于以無線通信、數字技術為代表的互聯網時代,以電腦、手機等終端為載體,為用戶提供信息與服務。新媒體是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并充分汲取其優勢。傳統媒體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廣播、電視、報刊等,而新興媒體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等使媒體的信息容量不斷擴大,媒體邊界被無限拓寬。以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優勢互補有機整合,達到資源共享、內容互通的融合發展模式已經成為新時代媒體發展的必由之路。融媒體背景下,以傳統媒體為定位的播音主持行業正在面臨重大沖擊,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因此,播音主持人只能抓住機遇、直面挑戰,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和內在素質,爭做新媒體時代的弄潮兒。
一、新媒體的發展歷程
媒介生態的變革與受眾需求的變化息息相關,中國新聞媒體的發展以黨報官媒為起點,歷經都市報、門戶網站、社交媒體的發展歷程,背后正是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對媒體信息多樣化、平民化的需求日益增強的反映。借助移動互聯網的春風,新媒體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精英媒體階段
新媒體誕生之初,媒介領域的專業人士,他們因為較高的文化素質及社會階層身份,掌握著更先進、更豐富的媒介資源,具有前衛的媒介傳播意識,因此這一時期是精英媒體階段。現如今,要想從琳瑯滿目的媒體平臺中脫穎而出,精英媒體模式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典型代表就是具備官媒色彩的澎湃新聞[1]。澎湃新聞作為新媒體和傳統媒體融合發展的先行軍,自2014年7月上線以來,已經在社會上引發廣泛關注。澎湃新聞將讀者定位主要為60后和70后的高知群體,他們大多集財富、名利和地位于一身,在消費、知識和管理上很有話語權。時政新聞主打和高知人群定位,以優質內容進行吸引,讓澎湃新聞走上了精英媒體的成功傳播模式。
(二)大眾媒體階段
得益于媒介技術的不斷進步,媒體傳播成本也在日益降低,新媒體以更便捷的傳播方式及更豐富的信息傳播,同時催生了大眾媒體。大眾媒體以公眾為主要受眾群體,同時兼顧精英群體和草根群體。諸如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等大量門戶網站作為大眾媒體的典型代表,使得公眾有機會接觸到更豐富的新聞信息。時至今日,以手機等移動媒體為主的新媒體已為廣大受眾所享,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三)個人媒體階段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作為具有媒介特長的個體,開始逐漸通過網絡平臺發表自己的言論和觀點,新媒體發展進入個人媒體階段。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微信、微博等社交網絡等占據了民眾生活的一隅。據統計,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8.54億,其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1%。借助智能手機的平民化浪潮,各大媒體公司、視頻網站紛紛推出手機客戶端,手機客戶端因此成為新媒體發展的新引擎。
二、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現狀
在新時代大環境下,新媒體正勢如破竹般發展,給傳統媒體給來重大沖擊和挑戰,以及前所未有的機遇。以服務傳統媒體為定位的播音主持行業,逐漸呈現出新的發展景象,其中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一)平臺多樣化
在傳統媒體中,平臺大多可分為廣播和電視兩種,而新媒體發展則依靠移動互聯網的帶動為播音主持行業提供更加多樣化的平臺。無論是類似抖音、快手的短視頻平臺,還是深受人們喜愛的網絡節目,都為播音主持從業者提供了跳出傳統媒體平臺、在新平臺中展現自我的機會。例如在節目《奇葩說》中,靈活多變的形式以及隨機應變的臨場能力讓原本工作在傳統媒體的主持人找到了更可以展示自我風格的平臺,極大地豐富了播音主持行業的內涵。
(二)形式多元化
在傳統媒體中,主持人主要起到掌握局勢,把握現場,聯結節目的作用。但是在新媒體背景下,主持人獲得更多的互動性和參與感,可以讓受眾看到更平易近人、更有親和力的主持風格。以《吐槽大會》為例[2],主持人張紹剛在節目中不僅僅是簡單意義上把控現場,更是參與到節目的每一個環節,他“吐槽”他人,同時也被他人“吐槽”,這種主持人和參與者的雙重身份讓節目充滿活力深受喜愛,正是新媒體形式多元化的體現。
三、新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人的創新發展方式
新媒體產業的蓬勃發展也讓播音主持人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轉型發展。我們只有敏銳地捕捉到新的媒體生機,銳意進取,才能在互聯網浪潮推動的新興媒體中站穩腳跟,真正實現播音主持人的創新發展。
(一)提升專業能力
傳統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大多依據提前備好的稿子進行播讀,這種準靜態的播音主持挑戰性并不高。但是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媒介生態處于不斷地動態變化,這也就要求播音主持的從業人員積極注重專業能力的提升,以駕馭各種形式的播音主持工作。業務能力是檢驗播音主持人是否合格的基本標準,新媒體行業要求播音主持人,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會“播”,更要注重“采” “編” “播” “攝” “導”一體化全面發展,才能在新媒體浪潮中具備站得住腳的業務能力。此外,交互性作為新媒體區別于傳統媒體的關鍵,播音主持人要加強與受眾的互動交流。這種交流在新媒體時代要注重線上和線下雙管齊下齊頭并進,線上主持時多與觀眾互動,增強觀眾的參與感,調節整體節目氛圍;線下時通過社交平臺與受眾互動,得到觀眾對于節目問題和意見的反饋,進一步提升節目質量。只有通過不斷提升以業務能力和互動交流能力為內核的播音主持專業能力,播音主持人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沖擊帶來的挑戰。
(二)提高內在素質
這種內在素質對于播音主持人來說是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是在專業能力之外的閃光點。作為一個優秀的主持人,不光要有標準的普通話,更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量,這樣才能做到在語音發聲正確的基礎上妙語連珠,出口成章。要達到這一點,我們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主持涵蓋的范圍特別廣,我們不光要掌握歷史,還需要掌握美學、哲學、宗教、藝術知識等等[3]。這些知識都需要我們長期積累,這樣才能讓我們在主持時所表達的內容更有深度和廣度。其次,我們要有豐富的思想內涵,要做到“以人為本”,突出人的主體。思想內涵是反應人的業務水平的重要標志,只有提高思想內涵才能讓節目變得更有力而深刻。然后,我們要不斷創新自己的播音主持風格,注意提升自己的播音主持魅力,鮮明的個人特色能很好地提高辨識度和認可度,吸引到更多的觀眾,在節目改型發展中仍舊保有競爭力。最后,作為播音主持人才,要有正確的政治意識。自覺增強政治意識和社會責任心,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服務百姓和社會,從而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四、結語
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科技發展使媒介生態發生重大變革,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新時代媒體發展的必由之路。播音主持行業在新媒體趨勢引領下逐漸呈現出平臺多樣化、形式多元化的發展特點,而正處新媒體發展浪潮中心的播音主持人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我們唯有抓住機遇,直面挑戰,不斷提升專業能力,不斷提高內在素質,才能在新時代媒體轉型與發展潮流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王培培.新媒體環境下“澎湃新聞”的精英媒體模式[J].新聞傳播, 2016(2X):29-30.
[2]杜波.新媒體時代下主持人的未來發展方向[J].西部廣播電視, 2019(14):145-146.
[3]王蕊.新媒體大環境下播音主持人創新發展趨勢研究[J].視聽,2019(08):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