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生為本是教育教學的基礎,也是指導教師教學方向的風向標?,F如今,各類教學科目都逐漸意識到以生為本理念的重要性,教師也在有意識地將之融入自身的教育教學活動。以生為本教育的首要表現體現在課堂上,表現為學生能夠充當課堂的主人公,表現為學生本人主動接受知識。以生為本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將對以生為本的概念做出分析,從以生為本理念對初中音樂教學的必要性出發,對以生為本的初中音樂教學策略做出分析。
【關鍵詞】以生為本;初中音樂;滲透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95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1-0188-01
【本文著錄格式】吳漢奇.以生為本理念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J].北方音樂,2020,01(02):188,192.
引言
初中音樂是一門靈活開放的學科,優秀的教學資源和理念,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很大作用?,F階段初中音樂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與時俱進,教學方式缺乏特點,內容不夠生動,沒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音樂是一門藝術,也是生活中的一種美。教師應該側重于教會學生欣賞與感受音樂,并從中獲得鼓舞,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應該以生為本,注重在課堂中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在教學中要將自身視為傳播者和引導著,引導學生課堂積極發言,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以生為本理念解析
生,即為學生;本,即為根本。以生為本的內在含義,即為以學生為根本。以生為本式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方向上應當從培養學生全方面發展能力入手,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主動性。以生為本教學是人性化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關愛學生、發展學生,尊重學生差異性,提升學生素質,是各級教學的基本任務,也是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可持續發展人才的路徑之一。
二、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對初中音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一)順應新課改要求
音樂不僅是學生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音樂教學不但能夠奠定學生的音樂知識基礎,還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細胞,為學生往后的發展提供助力。隨著我國對教育改革的力度逐步加大,對教學方式及理念也提出新的要求,其中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更是多次被提及,對此,將以生為本教學理念滲透到初中音樂教學是順應新課改、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之舉。
(二)以興趣為指導,激發學習熱情
由于自身年齡及性格特點的限制,初中生各方面的發展還不夠成熟,在課堂上仍然需要依賴教師進行教學知識的學習。由此,教師應當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意識,將其融入教學內容制定與課堂教學中,在結合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制定各項教學策略,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拉近師生距離并依據這一理念進行教學安排,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音樂興趣,也有助于提升學習主動性,最終促進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為師生間的交流學習提供理論依據
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的最終目標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不但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更促進了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也是師生間合作交流學習的理論依據。在以往的教學中,師生間的交流僅限于教學知識的講解以及對疑難問題的解答,卻忽略了雙方合作交流,教師側重于授課,卻忽略了溝通。教師定期與學生交流音樂學習的心得感悟,師生間共同進行課堂討論。依據學生本身展開的音樂教學,不但為學生提供了解決自身疑惑的渠道,也使音樂教學更加適應學生需求、更加體現學生自身意愿。
三、將以生為本理念滲透到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在游戲中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發展,趣味教學被廣泛應用在許多學科中。教師結合以生為本的理念,在課堂中引入趣味教學這一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和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下冊中《讓世界充滿愛》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學習小組。之后布置課堂任務,要求每一位學生都將歌詞牢記在心,并在小組內相互檢查歌詞記憶情況。在學生完成這一課堂任務之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運用“歌詞接龍”這一小游戲,檢查學生對歌曲的掌握程度。首先,教師宣布游戲規則,游戲分小組進行。由教師隨機挑選歌詞中的一句,學生A需要將這句歌詞的上一句唱出來,之后是學生B唱學生A所唱歌詞的上一句,例如教師唱“我們同歡樂,我們同忍受”。學生A就需要唱出上一句歌詞。依次類推,直到小組內的全部成員演唱完畢,游戲結束。之后每組依次上臺依據上述規則進行展示,最后教師依據各小組的展示情況,評出排名靠前的三個小組,并予以獎勵。這一過程很好地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公,符合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且有效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從學生興趣出發,在課堂中插入動漫主題曲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當學生對一個疑難問題充滿興趣時,學生會自主地去鉆研這一問題。即使自己解答不出來,學生也會主動去查閱資料或者詢問教師。而在音樂課中,教師也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來挑選內容。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上冊中《我的祖家是歌鄉》這一高山族民歌時,由于民歌的演唱方式比較特別,對學生唱歌技巧要求較大。教師在教學前期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用氣息支撐唱歌的技巧,之后再將這一技巧運用到民歌的演唱中。而對于這一唱歌技巧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一些歌曲來進行教學。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喜歡觀看動漫影片,很多學生喜歡唱一些熱門的動漫影片的主題曲。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最喜歡的動漫歌曲,之后以動漫歌曲為例進行有關唱歌時氣息運用技巧的講解。學生在聽到教師講解自己喜歡的歌曲時,就會對課堂內容充滿好奇感,注意力就會相對集中,進而提高其學習質量。
(三)結合多媒體教學,豐富教學內容
課堂中可以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這也是目前公認的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方式之一。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的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且知識覆蓋面較廣,學生的視野也變得更加開闊,這也符合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上冊中《走進西藏》這一歌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先在互聯網上搜集一個記錄西藏風土人情的視頻片段,將《走進西藏》這一歌曲設為背景音樂,在課堂前期播放給學生欣賞。學生在觀看了西藏的景色后,會對歌詞有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師再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PPT,在PPT中結合歌詞穿插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字與圖片,在課堂中期進行PPT的講解教學。在教師講解之后,學生已經對于歌曲有了較深的理解。最后,在課堂后期要求每一位同學寫下自己學習歌曲后的感受,并與其他同學分享心得。
四、結論
綜上所述,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下對人才培養的需求,以生為本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順應教育改革要求、提升課堂效率的理論依據。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多方位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之后,才能找出最優質的教學方案,要在充分考慮其需求的情況下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內容安排,以人性化的教學方式展開音樂教學。
參考文獻
[1]陳麗芳.以生為本,營造律動,讓音樂課堂煥發生命活力——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教師,2018(17):100-101.
[2]朱永超.“以人為本”,構建開放、和諧的初中音樂課堂[J].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2017(27):20.
[3]林燕.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初中音樂教學開展[J]. 黃河之聲,2017(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