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革,人們可以發現社會各界對于小學教育體系教學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動下,小學作為學生學習和成長中至關重要的啟蒙階段,學生在這一時期的學習水平、認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十分有限,因此需要教師給予積極和耐心的引導,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是學生必須重點掌握的一門學科。基于此,文章針對小學數學高年段教學引導學生思維能力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段;學生思維
小學生正處于一個特殊的年齡階段,愛玩是學生的天性,高年段的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在很多方面還是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高年段教學中要針對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出發,既要保證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又要保證教學過程的有效性。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思維邏輯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綜合性的應用意識與思維。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為數學教學增添全新的生機與活力,為學生數學綜合素養與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小學數學高段教學的現狀
第一,從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來看,教師由于多年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因此對于數學教學還是習慣于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習慣將數學知識點以自己的方式傳授給學生,給學生帶來一種“被迫”學習的感受;而且教師在教學觀念上習慣將自己放在主導位置上,沒有認識到學生在學習中重要的主體地位,這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教師在這樣的教學觀念下營造的課堂氛圍也經常呈現一種無趣的狀態,這不符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很難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從學生自身學習現狀來看,可以發現大多數小學生并未認識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價值,認為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較少,總體上來說主動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并不高。此外,小學數學高年段接觸的知識點較為復雜多樣,在這給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又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當代小學數學高年段的教學現狀并不樂觀,需要教師去不斷地研究和學習,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數學課堂教學,從而引導學生正確的數學思維。
二、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引導學生思維的意義
1.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數學高年段教學中引導學生的思維,有利于讓學生從內心真正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從而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學習數學知識,對于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能夠產生積極的作用。很多小學生到了高年段數學學習的過程容易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思維跟不上數學知識點的變化,同時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因此容易失去學習的主動性。而在小學數學高年段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來幫助學生重新找到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2.有利于改進數學教學的方式
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動下,可以發現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無法跟上教育發展的趨勢,也無法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必須針對當前教育發展的趨勢來改變教學方式,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而想要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就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教學途徑。因為教師要做到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就必須重新認識自己的角色定位,重新審視自己在數學課堂上應該處于的位置,從而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給學生留出充足的自我展示空間,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真正的想法表達出來,對于學生思維的引導和培養能夠從另一方面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小學數學高段引導學生思維的策略
1.創設有利于引導學生思維的教學環境
想要在小學數學高年段教學中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最重要的是教師要認識到環境對人影響的重要性。小學生的心理年齡還不夠成熟,因此環境對于其影響比較重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關于環境的創設主要包括班級內環境和課堂教學氛圍兩個方面。第一,教師要從教室環境的布置上做出改變,比如在教室內增加一些綠植,促使學生的心理能夠感覺到放松,降低學生面對數學學習的不良情緒。第二,教師要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在教學中要多用一些輕松親切的語言來與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以此來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更加有利于學生跟隨教師的引導來發散思維。例如,在翼教版“對稱、平移與旋轉”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做出一些回答,表達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后,先用親切點的語言肯定學生想法的準確性,肯定學生的每一點進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產生學習數學的信心,之后教師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加入學生的討論中,適當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自然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
2.設計有利于引導學生思維的數學問題
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動下,我們會發現問題教學法被越發廣泛應用,這是因為在合適的時機提出一些數學問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高年段教學中,教師想要正確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設計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教師在小學數學高年段教學中可以通過問題的層層遞進,來逐漸將學生的思維引入教師的“陷阱”里,從而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感。例如,在翼教版“多邊形面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解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即S=底x高/2,并且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三角形面積的推導過程,之后讓學生通過這個去自主思考平行四邊形、梯形面積等公式的推導過程,將學生的思維逐漸引入更深的層次里,提高學生學習的水平與數學綜合能力,為引導學生思維提供積極的幫助。
3.組織有利于引導學生思維的教學活動
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要做好教學內容引導者和教學活動組織者的角色,通過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來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內容的選擇上,一定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有針對性地設計,為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提供有利的幫助,發揮教學活動的最大價值。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來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發現數學學習的趣味和價值,這樣才有利于教師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例如,在翼教版“統計與可能性”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多種音樂的類型,比如音樂劇、流行樂、rap、搖滾樂等,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全班學生的喜愛情況進行統計,并分析一切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學生通過這個教學活動的參與過程就能夠學習到什么是統計,并且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隨著當前社會發展趨勢的不斷變化,小學作為學生一生學習和成長至關重要的啟蒙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教師更要積極地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正確的引導。在小學數學高年段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認識到當前教學現狀中的問題,并且準確分析小學數學高年段教學中引導學生思維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不斷研究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來實現學生數學思維的正確引導,改變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刻板印象,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和魅力,推動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朱陽金.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2(40):110-111.
[2]李紅梅.試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J].祖國,2016(18):221.
[3]徐 婕.小學數學高段如何引導學生思維[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9).
[4]程 園.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134-135.
[5]李春慶.略論有效課堂互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8(12):136-137.
[6]林忠鋒.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實效性[J].學周刊,2018(9):73-74.
[7]林秀清.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實效性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7(38):203-204.
[8]李冬梅.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應把握的若干環節[J].中國教師,2017(S1):70.
[9]唐小平.以生為本,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3):51.
[10]程文春.實現有效的課堂互動,提高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實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6(21):110-111.
[11]林學軍.整合生活課程資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J].學周刊,2015(10):113.
作者簡介:黃善英(1969—),廣西桂平人,小學高級教師,專科,研究方向: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