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波 高雙方
【內容摘要】隨著國家素質教育改革進程的深入推進,初中德育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傳統的授課模式主要是以教師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開展理論授課,難以調動學生開展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不利于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將所學的知識加以應用,影響了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滲透勵志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引導他們樹立長遠的理想和目標,明確自身未來的發展方向,實現全面綜合發展。本文闡述了初中德育教育現狀、德育教育中滲透勵志教育的意義,并結合實際提出了加強初中德育中滲透勵志教育的具體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德育教育;勵志教育;措施
德育教育作為初中基礎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模式的深入實施越來越受到重視。傳統的德育教育授課模式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開展理論授課,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固化,教學形式不夠豐富,忽視了勵志教育,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加強勵志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德育教育系統的教學體系,引導學生培育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當然德育教育和勵志教育的融合還需要講求方式方法,加強初中德育中勵志教育方式研究意義重大。
一、初中德育教育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在初中德育教育中雖然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開展了一些教學模式探索,但是總體上分析,一方面教師本身對德育教育重視程度不夠,自身的素質和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德育教育教學形式創新、教學資源體系構建、實踐應用等沒有和學生實際、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影響了德育教育的有序開展。另一方面德育教育和勵志教育融合性不強,教師沒有充分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成長特點等激勵學生正確認識學習德育知識的意義,不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人生觀。
二、初中德育中滲透勵志教育的意義
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加強勵志教育,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讓他們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想追求什么、應當怎么做,提高獨立思考和行動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激發學習動力,提高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習成績。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正確地處理大我和小我之間的關系,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斷努力、腳踏實地、奮發圖強,實現更好的蛻變。
三、初中德育教育中滲透勵志教育的具體措施分析
為了進一步促進勵志教育在德育教育中融合的有效性,建議:
1. 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
初中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加強德育教育需要教師做好示范,為他們樹立標桿,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自覺和行動自覺。所以德育教師應當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經驗探索,圍繞初中德育教學,搜集關于勵志教育相關的內容并尋找銜接點,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搜集相關的資源并圍繞初中生的身心特點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開拓他們的學習視野,為他們提供更多的人生指導,同時還要加強勵志文化建設,積極運用校園網、互聯網載體等開展勵志教育相關內容的宣傳,比如每月可以組織開展一次勵志文化主題班會,鼓勵學生善于從身邊的細節入手注重觀察,分享勵志小故事,從而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養和學習技能。教師可以和學生分享自己的人生成長經歷,或者引入一些榜樣的案例,這樣可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航標,激勵他們奮發向上,為未來的成長等打下堅實的基礎。還可以引入一些反面案例,讓學生通過對比反思不思進取帶來的不良影響,提升德育學習自主性。在德育教育中教師可以引入詩人屈原洞中苦讀終成功的案例——“屈原小時候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里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于成為一位偉大詩人。”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聯系當下自己的學習情況如何提高學習效率、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等,共同構建良好的競爭學習、立志成才氛圍。
2. 注重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探索
勵志教育和德育教育進行融合,需要不斷擴充學習資源,同時也應當注重教學模式的創新。在注重基礎理論知識教學的基礎上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和興趣等探索更加趣味生動的授課模式。比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方式引入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或者背景資料等,或者定期舉辦一些趣味性的知識競賽等活動,調動學生參與德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找出學習中遇到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同時教師還應當注重實踐教學,理論教學再豐富都需要通過付諸實踐來加以體現,在實踐中開展勵志教育、德育教育,比如組織開展一些課外健步走活動或者公益助人活動,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參加一些志愿服務等活動,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注重家校互動。教師和家長要為學生健康成長創設良好的一致的文化環境,通過加強溝通、深度交流等方式及時發現學生在生活、學習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和困惑,為他們答疑解惑,更好地提升知識綜合應用能力。
3. 注重構建系統科學的評價體系
德育課程學習應當注重考核評價的綜合性,在制定教學評價機制時要充分融入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學生自評以及同伴評價等方式,還可以針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開展分層次教學評價,設定分層次教學目標和內容體系,鼓勵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每一個進步等,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相長。要注意把握勵志教育并不是單純地進行內容的宣貫,教師應當在德育教育中通過和學生的交流互動等挖掘學生的閃光點,給予更多的鼓勵和贊揚,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習成效和綜合素質,為未來的成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成長為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
【參考文獻】
[1]崔馳,朱更強.勵志教育對學校德育工作之實效性研究[J].學周刊,2018,No.367(19):55-56.
[2]劉巖.初中德育中勵志教育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1):58.
[3]譚建平.勵志教育理念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的滲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9):6.
[4]高平.勵志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3):241.
(作者單位:安徽省利辛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