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花 劉洪霞 唐雷雨



【摘要】文章從混合式教學平臺的搭建,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展開論述,將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開展混合式教學,并用統計分析法對采用不同教學模式的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基于在線教學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提高了考試成績。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 在線教學平臺? 高等數學? 統計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5-0125-02
高等數學是理工科院校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對學生后繼課程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高數課程內容繁多且抽象,學生難以理解,而大多數高校數學課都是大班授課,并且學時緊張,數學教師為了完成教學進度,常常采用單向灌輸的教學方式,沒有時間與學生交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難以實現,這就使探索高數課程教學新模式變得十分必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一些優質的在線教學平臺應運而生,網絡教學資源越來越多。混合式教學(Blending Learning)就是將傳統教學和e?鄄Learning(即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通過兩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到深地引向深度學習,既發揮了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混合學習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的混合,也是各種教學要素的混合,包括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資源、教學環境、教學媒介、教學目標等要素,以求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回報。
一、在線教學資源建設
線上的資源是實施混合式教學的基礎,我們倡導的混合式教學就是希望把傳統的課堂講授通過微視頻上線的形式進行前移,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盡可能讓每個學生都帶著較好的知識基礎走進教室,從而充分保障課堂教學的質量。2018年《高等數學》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在我校立項,課題組成員對課程進行整體梳理,按照教學大綱,對不同章節教學內容進行分析設計,將高等數學課程細分為226個知識點。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制作PPT課件,錄制微視頻,每個視頻是一個結構完整的知識點,時間在5-15分鐘之間,以滿足學生碎片化時間學習的需要。同時每個知識點內容之間又相互關聯,體現了知識單元的邏輯關系,前后呼應,形成系統。盡力做到微視頻“主題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應用面廣”的特點。每個視頻播放中都會插入彈題,每個知識點配備與之相對應的習題,每個單元設計具有鞏固性、延伸拓展性的測試題。目前所有知識點已在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上線,并在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部分班級的教學中開展了試點。在使用過程中通過課堂詢問和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學生對資源的反饋意見,對教學資源不斷進行改進,更新新的微課。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
混合式教學的操作程序集中于三部分:課前線上學習,傳統課堂學習,課下在線測試。
(一)課前學習
課前線上預習,學生登錄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依據教師發布的任務,查找相應的資源,觀看教學視頻,找出疑難問題。在此期間,學習者可以基于疑難點問題進行交互、分享、討論。預習階段的互動方式可以是平臺設計的留言板、討論區,也可以利用平臺之外的QQ,微信等工具進行互動。教師利用碎片化時間在線答疑,參與跟帖討論,收集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情況,有針對性的備課。
(二)課堂學習
課堂上,教師將學生預習中反應出來的問題分類,讓學生采取分組討論,教師可以面對面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給予個性化指導。借助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學系統,學生手機登錄學習通,將討論的結果投射到大屏,針對學生反應出來的共性問題,教師進行集中的理論講授,幫助學生建立起系統的理論知識結構,教師將其他優質在線資源分享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隨時提問,發起搶答,增加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
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螺旋式上升過程,每一次升級都需要在同一層次上進行一系列練習和分析。經過老師的查缺補漏、重難點突破之后,課堂上剩下的時間就是通過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活動為載體,組織同學們把在線所學到的基礎知識進行鞏固與靈活應用。讓師生之間的見面用來實現一些更加高級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認知層面參與學習,幫助學生加速知識的內化。
(三)課下學習
基于在線教學平臺開展一些在線小測試是反饋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課下學生再次登錄學習通,完成知識點后的測試題。對問題的進一步思考可以促進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有效引導學生從課內向課外延伸,教師在網絡平臺上發布與本次課內容相關的任務,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按時提交研究結果和總結。
三、混合式教學效果分析
2018-2019第一學期在土木工程1-8班的高等數學教學中進行了探索和實踐,1-4教學班作為對照班,采取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5-8教學班作為實驗班,采取了混合式教學模式。都采用大班授課,同一專業,兩個教學班的學生整體程度和基礎差異也不大。期末考試我們采用教考分離、統一命題的方式,通過對試卷的定量建模分析,本次試卷難度適中,區分度較好,是一份高質量的命題。我們運用統計分析法將這兩組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對比分析。
四、結論
基于在線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生利用在線平臺可以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參與別人的討論。經過實踐,實驗班的學生已基本養成了自覺通過在線資源獲取學習資料,提問、交流討論和在線測試的習慣,而且成績遠高于對照班。
參考文獻:
[1]唐國強等.《高等數學》課程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J].高教學刊,2019(3):89-91.
[2]張冕.網絡教學平臺下《數學分析》課程的混合式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18):210-211.
[3]劉洪霞.高等數學試卷質量定量評價模型及分析[J].考試周刊,2015(45):1-2.
[4]方政蕊.運用統計分析法對比不同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成績[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33):12-15.
作者簡介:
郭花(1978-),女,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數學教育研究。